【觀音】Guanyin |澎湖觀音亭 |

今年,靈鷲山觀音文化總會與生命和平大學合作,推動「觀音生態」理念,旨在將觀音菩薩的慈悲精神延伸至環境保護,實現生態和諧與永續發展。


《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記載觀音菩薩修行的經典,也是〈大悲咒〉的功德利益之所在。觀音菩薩的慈悲願力,正是為了眾生的解脱與安樂。
今年,靈鷲山觀音文化總會與生命和平大學合作,推動「觀音生態」理念,旨在將觀音菩薩的慈悲精神延伸至環境保護,實現生態和諧與永續發展。
慈山寺的建築與設計
慈山寺背靠八仙嶺郊野公園,以延續中國佛寺建築傳統為設計概念,不但借鑒盛唐建築風格,更具弘法道場的特色,寺院依自然環境佈局以建,分有主佛殿區、觀音聖像區和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等部分。甫進慈山寺大門,先會到主佛殿區,這裏由山門、彌勒殿,以至大雄寶殿等等,均坐落於主中軸線上,而��彌勒殿兩旁則建有鐘鼓樓、鐘樓,鐘樓下層則為地藏殿,各殿均有造工精細的佛像和宗教裝飾,配合四周翠綠的亭園樹木,氣氛確是莊嚴肅穆。


延伸閲讀…
慈山寺的建築與設計
慈山寺背靠八仙嶺郊野公園,以延續中國佛寺建築傳統為設計概念,不但借鑒盛唐建築風格,更具弘法道場的特色,寺院依自然環境佈局以建,分有主佛殿區、觀音聖像區和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等部分。甫進慈山寺大門,先會到主佛殿區,這裏由山門、彌勒殿,以至大雄寶殿等等,均坐落於主中軸線上,而��彌勒殿兩旁則建有鐘鼓樓、鐘樓,鐘樓下層則為地藏殿,各殿均有造工精細的佛像和宗教裝飾,配合四周翠綠的亭園樹木,氣氛確是莊嚴肅穆。
延伸閲讀…
觀音聖像區
最值得重點參觀的,當然是寺院東側的觀音聖像區。越過慈山寺第二大殿普門和洛伽池,便看到高達七十米的素白觀音像,而由普門至觀音像之間,是一條栽種了十八棵古羅漢松的筆直大道慈悲道,善信來到,都會以拱水的方式向觀音像參拜,以達致祥和平靜的心境。
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
除了建築及宗教佈置值得細賞,寺院內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