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言」之義:從責備到解釋


「言」一字,其義廣泛,牽涉多面向之解讀。本文將剖析其複雜性,逐一探討其內涵。
義項 | 解釋 | 出處 |
---|---|---|
責備 | 指責備之言;謗言 | 《易·需》 |
過失 | 指過失 | 見聞一多《古典新義·周易義證類纂》 |
善言 | 指善言 | 《禮·曲禮》 |
論談 | 謂論,談論 | 《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
發端 | 解釋引文、詞語或某種現象的發端詞 | 《周禮·地官·大司徒》 |
通訊 | 軍中通訊問之人,指間諜之類 | 《周禮·大司樂注》 |
辭章 | 辭章也 | 《書·洪範》 |
議事 | 猶議也 | 《屈原·離騷》 |
言的部首:訁
言的部首「訁」在漢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不僅代表了語言和溝通的概念,且影響了許多與言語相關的漢字演化。以下將進一步探討「訁」的部首意義、演變與相關漢字。
「訁」的部首意義
「訁」部首字形源於「舌」的象形,描繪了人類用舌頭發音的動作。因此,「訁」部首代表了語言、説話和溝通的意義。
「訁」的演變
「訁」部首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當時的字形為一個「舌」形,搭配一個表示「人」的「口」形。後來,隨著漢字的發展,「口」形逐漸簡化,字形演變為現今的「訁」部首。
與「訁」相關的漢字
「訁」部首影響了許多與言語相關的漢字演化,以下列舉出幾個常見的例子:
漢字 | 釋義 | 部首 |
---|---|---|
話 | 講述、交談 | 訁 |
説 | 陳述、表達 | 訁 |
語 | 言語、話語 | 訁 |
言 | 文字、語言 | 訁 |
讀 | 朗誦、瞭解 | 訁 |
聽 | 傾聽、察覺 | 訁 |
議 | 商討、討論 | 訁 |
「訁」部首在漢字中的影響
「訁」部首在漢字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代表了語言和溝通的概念,也影響了許多相關漢字的演化。其形聲、會意等造字方法都體現了「訁」部首在漢字系統中的影響力。瞭解「訁」部首的意義和演變,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漢字的構造和文化內涵。
延伸閲讀…
言- 部首索引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言字解釋_言的意思、拼音、部首、筆畫、筆順、五行_漢程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