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走神位】退神儀式 |依靠寂止行進於勝觀 |廣論止觀初探0137 |

【請走神位】退神儀式 |依靠寂止行進於勝觀 |廣論止觀初探0137 |

請走神位

這些選擇並沒有對錯之分,每個人與神明的緣份都是獨特的。當緣份到了某個終點,我們可以選擇以最誠摯的方式與神明告別。倫師會在奉退神佛時,與神明稟報一切緣由,並請求神佛回歸天庭本位。退神時的具體流程雖然複雜,但倫師會盡力為客户提供圓滿的解決方案。

請走神位 Play

今天,倫師接待了一位客户,他家供奉了帝君,而長輩家則有三尊神佛:觀音、太子和土地公。因為客户是長子,他自然希望能夠迎接祖先並將其供奉在家中。然而,對於眾神的安排,倫師通常會給出不同的選項。客户可以選擇退掉一尊神佛,以達到家中供奉三尊神佛的平衡,或是將舊家中的三尊金身神佛圓滿地送回原位,這樣就能圓滿神明的事務。客户選擇了後者。

請走神位

這些選擇並沒有對錯之分,每個人與神明的緣份都是獨特的。當緣份到了某個終點,我們可以選擇以最誠摯的方式與神明告別。倫師會在奉退神佛時,與神明稟報一切緣由,並請求神佛回歸天庭本位。退神時的具體流程雖然複雜,但倫師會盡力為客户提供圓滿的解決方案。

最後,當神像被奉退後,倫師會在良辰吉日選擇火化金身,並以金紙財寶為伴,讓一切回到最原始也最真誠的狀態。這是對神明表達尊重,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神像、神桌等器具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圓滿的處理。

請走神位

倫師再次重申,退神時需以正大光明的態度進行,這是對神明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總示依奢摩他趣道軌理

如是已得如前所説無分別三摩地作意,彼唯應修具足明顯、無分別等殊勝之無分別耶?該到第二科了。

所得三摩地,引毗缽舍那。若不依此,難斷煩惱,欲界縱截,三界難除。故當修毘缽舍那。二種勝觀:世間道行,斷煩惱現行;出世間道,除煩惱種子。《聲聞地》雲:兩道為翫,無餘境界。獲得作意,樂斷之初,進道唯此。止觀相乘,輕安增盛,奢摩他固,應勤二道。

一位瑜伽行者的修持指南

意樂的重要性

是什麼決定了修行者選擇世間道還是出世間道呢?答案在於修行者的意樂。意樂,即修行者的願望和喜好,是推動修行的內在力量。一位瑜伽行者可能先從學習教典開始,當認知到寂止的侷限性時,便會進一步尋求出世間道的修行。

請走神位 Play

延伸閲讀…

退神儀式

走神(詞語)

寂止與作意的結合

根據《聲聞地》的教導,一位初修業的瑜伽行者需要在心中作意:「我要以世間行前行」或是「我要以出世間行前行」。通過持續不斷地修習這種作意,修行者的輕安與一心專注將會逐漸增長、廣大。當作意變得堅固、穩定時,修行者便能對於清淨所緣產生深刻理解,並且熟知寂止與勝觀的種種特徵。在這個階段,修行者便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樂選擇世間道或出世間道進行深入修行。

請走神位

意樂的重要性

是什麼決定了修行者選擇世間道還是出世間道呢?答案在於修行者的意樂。意樂,即修行者的願望和喜好,是推動修行的內在力量。一位瑜伽行者可能先從學習教典開始,當認知到寂止的侷限性時,便會進一步尋求出世間道的修行。

延伸閲讀…

廣論止觀初探0137 依靠寂止行進於勝觀

週二禱告事奉交通事項

善巧妙用止觀

在修行的過程中,還要善巧運用止觀的種種相狀。這包括了對於所緣的專注,以及在面對內外各種幹擾時,保持心念的穩定和堅固。修行者需要對於自己的修持有清晰的瞭解,並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道前行。

實踐指南

不斷修習寂止與作意,以增進輕安與專注。善取止觀的相狀,結合自己的意樂,選擇世間或出世間道。在修行的不同階段,保持心的穩定與堅固。

文章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