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字是個象形字,《説文》徐鉉注曰:「象宛轉飛動貌。
和「水」一起是「瀧」,是雨滴樣子,用為瀧瀧,同時它是個多音字,又音雙,瀧水是廣東一地名。


左半頂著表示刀狀器「辛」字頭,我們可以理解這是龍角,「辛」後來演變成「立」,月即肉,象徵龍嘴;右半復雜,像蛇或閃電那樣蜿蜒。
「龍」為部首漢字很多,而且它們大多發音是龍。
龍許多部首可以搭配,像它可「五行」搭配。
和「水」一起是「瀧」,是雨滴樣子,用為瀧瀧,同時它是個多音字,又音雙,瀧水是廣東一地名。
和「木」一起是「櫳」,是窗櫺木、窗意思,用來借指房舍,常用詞有簾櫳、房櫳、櫳門。
和「土」一起是「」和「壟」,這兩字意思一樣,是表田壟、壟溝及壟狀物。
和「金」一起是「鑨」,這是「礱」古字,是一種磨狀用來去掉稻殼農具,可用作動詞,表示磨。
漢字多有疊加現象,龍例外,兩個龍疊加是「」,三個龍疊加是「龘」,兩字發音是ㄉㄚ,表示龍騰飛樣子。


延伸閱讀…
此外,龍和草字頭、竹字頭、左耳旁、提手旁、王字旁、目字旁、月字旁、日字旁、耳字底部首搭配,是常用漢字;有許多古字包含龍,像單人旁、雙人旁、蟲字旁、足字旁、禾字底、馬字底、鳥字底龍,現在多廢止不用,而出現古籍上。
龍部首音龍漢字有那麼幾個,常用有「龐」、「龔」、「寵」。
龔、寵兩字龍有些音,龐則音調完全,字下有一龍,有了意,有點會意字意思吧。
漢字多有疊加現象,龍例外,兩個龍疊加是「」,三個龍疊加是「龘」,兩字發音是ㄉㄚ,表示龍騰飛樣子。
延伸閱讀…
「龘」有五十一畫,能算比畫漢字啦,可惜是誰沒見過龍,龍騰飛樣子無説起,是這兩個字成了死字;有個「龑」,音ㄧㄢ,這是五代南漢後主劉巖自己名字造字,意思是「飛龍天」。
可笑是,他怎麼造字,擺脱不了亡國命運。
還有些帶龍龍漢字呢。
中國古人想像力超龍,怕龍,龍創造了一個家族,其中有蛟、虯、螭、蟠、夔、鼉、狴犴、狻猊、貔貅、睚眥、贔屭,這些漢字雖部首各異,廣義上説人家是八百龍漢字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