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台灣人用成語的方式真的越來越誇張,明明是很簡單的事情,硬要用超浮誇的成語來形容,整個戲劇效果直接拉滿!像前幾天聽到同事說「我今天忙到『焚膏繼晷』」,結果只是加班到晚上8點…還有朋友說自己「臥薪嘗膽」減肥,其實只是少吃兩天宵夜XD
這種成語濫用現象其實超有趣,我整理了一些對照表:
實際情況 | 浮誇成語用法 | 台灣人內心OS |
---|---|---|
稍微努力 | 懸樑刺股 | 啊不就多滑30分鐘手機讀書 |
小感冒 | 病入膏肓 | 診所拿個藥而已是在演哪齣 |
排隊買奶茶 | 跋山涉水 | 從捷運站走5分鐘也叫跋涉? |
跟老闆打招呼 | 三顧茅廬 | 明明只是Line已讀不回… |
這種用法在社群媒體上特別明顯,大家為了讓貼文更有梗,成語一個比一個用得兇。像有人把「七月半鴨子」形容成「視死如歸」,只是講夜市烤鴨攤排隊人潮而已啊!還看過網友說自己「負荊請罪」,結果只是忘記回媽媽電話,下面留言整個笑瘋「要不要順便演個廉頗藺相如」。
連新聞標題也開始走這個路線,前陣子看到「饕客聞香下馬」,點進去發現是報導巷口新開的滷肉飯。最經典是有次氣象預報寫「風雲變色」,結果只是午後雷陣雨,被網友狂酸「下次颱風來要不要寫天地不容」。
最近在網路上常常看到年輕人用成語的方式越來越浮誇,像是「驚天地泣鬼神」、「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種超誇張的用法。為什麼年輕人現在用成語越來越誇張?原來是這些原因在影響著他們的語言習慣。
首先,社群媒體的演算法獎勵這種誇張表達。現在IG、抖音這類平台,越戲劇化的內容越容易獲得流量,年輕人為了吸引眼球,自然會把成語用得越來越over。你看那些爆紅的短影片,標題不用個「千古絕唱」、「萬世流芳」這種等級的成語,根本沒人會點進去看。這種環境下,成語的用法就被不斷推向更誇張的極限。
其次,年輕世代對傳統文化的重新詮釋也是一大因素。他們不太care成語原本的嚴謹用法,反而喜歡把古典詞彙混搭現代梗,創造出新的語感。像是把「望穿秋水」用在等外送,或是用「肝腸寸斷」形容手機沒電,這種反差萌的用法在年輕人之間特別受歡迎。
最後不能不提的是同儕間的模仿效應。當身邊朋友都在用「驚為天人」形容一杯奶茶,或是用「千古奇聞」講遲到五分鐘的事,為了融入群體,大家就會不自覺跟著這樣說話。這種語言風格就像病毒一樣在年輕族群中擴散開來。
誇張成語用法 | 傳統意義 | 年輕人新用法 |
---|---|---|
驚天地泣鬼神 | 形容極度悲壯 | 形容宵夜很好吃 |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空前絕後的成就 | 說自己打遊戲破關 |
萬劫不復 | 無法挽回的錯誤 | 形容忘記帶手機充電器 |
這種語言現象其實反映出現代年輕人的創意,他們把傳統成語當作表達工具,重新賦予符合當代生活的新意涵。雖然有時候長輩看了會搖頭,但不得不說這種用法確實讓語言變得更有趣了。不過要注意的是,在正式場合還是要回歸成語的本來用法,免得鬧笑話。
最近批改作文時,老師都在搖頭!學生作文裡的成語用法怎麼變得這麼浮誇。明明是要寫「考試很緊張」,硬要寫成「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描述「天氣熱」非得用「烈日炎炎、流金鑠石」。這些成語不是不能用,但用得這麼刻意,反而讓文章變得像在炫技,完全失去自然流暢的感覺。
現在的學生好像把作文當成成語大賽,看看誰能塞進最多華麗詞藻。我整理了幾種常見的浮誇用法,大家來評評理:
實際情境 | 正常表達 | 學生浮誇版 |
---|---|---|
考試前緊張 | 有點擔心 | 心亂如麻、坐立難安 |
吃美食 | 很好吃 | 珍饈美饌、齒頰留香 |
等公車很久 | 等了好久 | 度日如年、望穿秋水 |
被蚊子叮 | 很癢 | 痛不欲生、如坐針氈 |
其實寫作文最重要的是真誠,成語就像調味料,適量使用能提味,但整盤菜都是調味料誰受得了?有些學生可能覺得用越多成語分數越高,但老師看的是整體表達,不是成語數量。與其硬背成語,不如多觀察生活,寫出真實感受。
記得有個學生寫「媽媽煮的麵」,本來溫馨的題目,硬要寫成「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意境,結果整篇文不對題。還不如老實寫「媽媽總會多加一顆蛋」,這種細節反而更打動人。成語用得恰當是加分,用錯地方只會讓文章變得很「尬」,就像穿西裝去逛夜市一樣違和。
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人用成語變得這麼戲劇化?最近在社群媒體上滑到「他這波操作簡直是『驚天地泣鬼神』」這種浮誇用法,忍不住笑出來。記得小時候學成語都是「勤能補拙」、「腳踏實地」這種樸實款,現在卻變成「這杯珍奶好喝到『日月無光』」,整個畫風都不一樣了。
仔細想想,這種現象大概跟網路文化脫不了關係。年輕人為了在限動或貼文裡搶眼球,把成語當成調味料在撒,用量越來越重口味。以前形容天氣熱頂多說「烈日當空」,現在直接進化成「熱到『鬼哭神號』」,旁邊還要配個融化中的貼圖。
傳統用法 | 戲劇化變體 | 使用場景 |
---|---|---|
目瞪口呆 | 嚇到靈魂出竅 | 看到演唱會票價時 |
欣喜若狂 | 爽到原地升天 | 抽中限量公仔時 |
疲憊不堪 | 累到人魂分離 | 加班到凌晨後 |
這種現象其實滿有趣的,就像把文言文丟進果汁機打成冰沙。有些長輩會皺眉頭說「成語不是這樣用的啦」,但語言本來就是活的,你看連菜市場阿姨都會說「這顆高麗菜甜到『黯然銷魂』」。不過最誇張的是上次聽到有人形容排隊買雞排「彷彿經歷了『九死一生』」,到底是有多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