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紫陽】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中共為何恐懼趙紫陽 |未普評論 |

【趙紫陽】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中共為何恐懼趙紫陽 |未普評論 |

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趙紫陽是一位備受尊敬的領導人。他在改革開放時期擔任重要職務,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治改革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他的政治生涯並未一帆風順,最終在1989年的政治風波中,趙紫陽因其堅定的改革立場和對民主運動的支持而受到嚴厲處分,並被軟禁至去世。趙紫陽的領導風格和政治理念至今仍被許多學者和政治觀察家所稱道,他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政治傳奇,值得我們深入探索。

生平

  • 1919年10月2日,趙紫陽出生於河南省滑縣。
  • 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 1949年後,歷任河南省副省長、省長等職務。
  • 1956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 趙紫陽逝世18年:中共在改革開放中的艱難選擇

    趙紫陽先生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領導人,他曾擔任國務院總理和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職務。然而,由於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中的堅定立場,他遭到了中共當局的嚴厲打擊,被剝奪了一切權力,並在隨後的歲月中被軟禁了16年,直至去世。自那以後,中共當局對趙紫陽的記憶和影響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和封殺。

    趙紫陽的政治遺產

    趙紫陽的政治遺產不僅是他在位時的改革舉措,更重要的是他對民主、法治和人權的承諾。他的理念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內部一種理性的聲音,一種對社會進步和政治改革的渴望。然而,由於他的理念威脅到了既得利益者的權力基礎,他被剝奪了影響力的機會。

    趙紫陽 Play

    此外,趙紫陽提出的約束最高領導人權力的觀點,對於當今中共政權來説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他認為,應當實行中央常委輪流坐莊,通過制度來削弱執政黨對國家的控制權,並使中國走上民主和法治的道路。這些觀點對於那些在獨裁和專斷中感到自在的領導人來説,是極為刺耳的。

    趙紫陽

    趙紫陽的政治遺產

    趙紫陽的政治遺產不僅是他在位時的改革舉措,更重要的是他對民主、法治和人權的承諾。他的理念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內部一種理性的聲音,一種對社會進步和政治改革的渴望。然而,由於他的理念威脅到了既得利益者的權力基礎,他被剝奪了影響力的機會。

    中共當局的恐懼

    中共當局對趙紫陽的恐懼

    趙氏遺產:市場經濟、民主政治與思想理念的傳承

    趙紫陽

    趙紫陽的五位傑出子女,與父親在心照不宣中達成共識。他們理解趙紫陽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最終選擇了返回民間。經過長達十四年的艱苦談判,他們終於實現了將父母親的骨灰安葬在民間陵園的願望。從那一刻起,趙紫陽真正與中共割席,他的精神也由此得到了完全的自由。今天,在趙紫陽逝世19週年紀念之際,回顧他的政治思想遺產,對中國擺脱當前困境、實現憲政轉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趙紫陽 Play

    延伸閲讀…

    【未普評論】中共為何恐懼趙紫陽? — Rfa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未普評論】趙紫陽的遺產為中共指出一條明路 — Rfa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在中共執政的歷程中,趙紫陽以其獨到的政治經濟理念和實踐,為中國的改革開放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趙紫陽曾表達過對所謂「現代化」即「西化」的看法,認為這意味著與西方現代文明的匯合。他認同市場經濟已成為世界的主流經濟,而民主政治則是主流政治。然而,趙紫陽並不認同當前中共政權所信奉的與普世價值相悖的理念——專制。

    趙紫陽

    趙紫陽的五位傑出子女,與父親在心照不宣中達成共識。他們理解趙紫陽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最終選擇了返回民間。經過長達十四年的艱苦談判,他們終於實現了將父母親的骨灰安葬在民間陵園的願望。從那一刻起,趙紫陽真正與中共割席,他的精神也由此得到了完全的自由。今天,在趙紫陽逝世19週年紀念之際,回顧他的政治思想遺產,對中國擺脱當前困境、實現憲政轉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延伸閲讀…

    六四運動的來龍去脈

    事實查核

    趙紫陽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十年經驗歸結為兩條:一是市場經濟,二是民主政治,二者缺一不可。根據筆者的觀點,趙紫陽的遺產可以分為三大塊:經濟遺產、政治遺產以及思想遺產。

    經濟遺產集中體現在改革計劃經濟、推動市場經濟的舉措上。趙紫陽實施了一系列簡政放權的措施,全面突破了計劃經濟體系,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和創新力。簡政放權包括將種地自主權交還農民,將生產和銷售自主權還給企業,將地區發展自主權

    趙紫陽的憲政民主思想

    共產黨的角色與責任

    • 黨政分開是趙紫陽政治改革的核心主張,他深刻理解到共產黨凌駕於憲法、法律和國家政權之上的問題,並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來推動憲政民主的發展。趙紫陽認為,中國必須順應世界潮流,轉向民主政治。(參考資料:吳偉,2014年12月29日,《紐約時報》)

    • 趙紫陽在軟禁中對宗鳳鳴透露了他的深遠見解,他認為中國遲早要走民主政治的道路,共產黨不應該被動地等待變化,而應該自覺地引導轉變。(參考資料:宗鳳鳴,軟禁中的談話:聽趙紫陽談改革,單少傑,2019年10月16日)

    • 趙紫陽的思想遺產中,對一黨專制和憲政民主轉型的思考尤為深刻。他在共產黨高官中是一位思想家,對黨內外的影響深遠。(參考資料:《杜導正日記:趙紫陽還説過甚麼》,第233-234頁)

    • 趙紫陽主張共產黨應該自覺地推動民主轉型,實行主權在民的制度,而不是現行的主權在黨。他還提出要建立議會民主制,這與中共的主權在黨體制截然不同。

    • 趙紫陽認為中共應該培育反對黨,以防止一旦黨的統治結束,國家陷入混亂。他強調,共產黨不應該害怕反對黨,而應該主動引導和參與民主轉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