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台灣開車的朋友要注意啦!路上出現不少仿冒的「車牌 梅花」壓紋技術,這些假車牌做得越來越逼真,連老司機都可能看走眼。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怎麼辨識這些高仿車牌,還有改裝車牌框時要注意哪些細節,才不會不小心觸法被開單。
先說說最關鍵的梅花壓紋辨識法。真品車牌上的梅花圖案是用特殊鋼印壓製的,摸起來有明顯凹凸感,而且每個花瓣的線條都很清晰。假車牌要嘛是用貼紙貼的,要嘛是印刷的,仔細看會發現這些特徵:
辨識要點 | 真品車牌特徵 | 假車牌常見問題 |
---|---|---|
梅花壓紋 | 立體鋼印,反光均勻 | 平面印刷,反光不自然 |
字體邊緣 | 銳利無毛邊 | 常有模糊或鋸齒狀 |
材質觸感 | 金屬質感,重量沉 | 塑膠感重,較輕薄 |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改裝碳纖維車牌框,這種29×16公分的款式最近很夯,標榜能完美貼合梅花凹孔車牌。但要注意啊!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車牌周邊不能加裝任何會遮擋號碼或梅花國徽的裝飾物。前陣子就有網友分享,只是貼了透明的保護貼,結果因為反光讓梅花圖案看不清楚,就被警察攔檢開單了。
說到假車牌的進化程度真的很誇張,連專業的監理站人員都要用特殊儀器才能辨別。最近查獲的案例顯示,有些假車牌連防偽雷射標籤都仿得唯妙唯肖。不過魔鬼藏在細節裡,真品車牌的梅花中心點會有細微的放射狀紋路,這個目前假貨還模仿不來。大家在停車場或路上看到可疑車牌,可以多留意這些小地方。
台灣車牌梅花標誌的由來,你知道嗎?這個小小的梅花圖案其實藏著不少台灣歷史故事呢!每次在路上看到車牌,那個五瓣梅花總是特別顯眼,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背後代表的意義。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陪伴我們多年的車牌標誌,到底是怎麼來的~
說到梅花標誌的起源,要回溯到1970年代。當時台灣的車牌設計大改版,政府決定用梅花作為主要識別圖案。為什麼選梅花呢?因為梅花在台灣文化中象徵堅毅不拔的精神,就像梅花在寒冬中依然綻放一樣。而且啊,梅花也是中華民國的國花,用在車牌上更有代表性。有趣的是,早期梅花標誌旁邊還有「台灣省」或「台北市」的字樣,後來才統一成現在的樣子。
這裡整理一下台灣車牌梅花標誌的演變過程:
時期 | 特色 | 備註 |
---|---|---|
1970年代前 | 無固定標誌 | 各地車牌設計不一 |
1970-1980 | 梅花+「台灣省」字樣 | 開始統一設計 |
1980-1990 | 梅花+縣市名稱 | 如「台北市」、「高雄市」等 |
1990年代後 | 單純梅花標誌 | 取消地域區分 |
你知道嗎?早期的梅花標誌其實有分顏色喔!像是計程車用黃底紅字,軍車用黑底白字,梅花標誌的顏色也會跟著變。現在雖然大部分都是白底黑字,但仔細看還是能發現一些特殊車輛的梅花標誌不太一樣。這種設計讓警察伯伯在值勤時能更快辨識車輛類型,算是很實用的小巧思呢!
說到梅花標誌的製作,早期都是人工噴漆,所以每輛車的梅花形狀會有些微差異。現在雖然改用電腦刻印,但那個五瓣造型可是嚴格規定的。下次等紅綠燈時不妨觀察一下,會發現路上的梅花標誌都長得一模一樣,這可是經過精確計算的標準化設計喔!
為什麼台灣車牌要有梅花圖案?原來跟這段歷史有關!每次在路上看到車牌那朵小小梅花,你有沒有想過它背後的故事呢?其實這個設計可不是隨便選的,而是跟台灣的歷史背景和當時的政治氛圍息息相關。
說到台灣車牌的演變,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但那時候的車牌還沒有梅花。直到1960年代,政府決定在車牌上加入國花梅花,這可不只是為了美觀而已。當時正值冷戰時期,台灣在國際上處境艱難,梅花被選為象徵堅毅不拔的精神,就像在寒冬中依然綻放的花朵一樣,代表著台灣人在逆境中的韌性。
車牌上的梅花設計其實經歷過好幾次變化,從最早期的簡單線條到現在比較精緻的版本。有趣的是,不同時期發放的車牌,梅花的樣式也略有差異,這些小細節都成了車牌收藏家研究的重點。
時期 | 梅花設計特徵 | 車牌底色 |
---|---|---|
1960-1970年代 | 簡單線條,五瓣梅花 | 白底黑字 |
1980-1990年代 | 較立體,加入陰影效果 | 陸續改為綠底白字 |
2000年後 | 更精緻,有漸層效果 | 多元配色 |
除了歷史意義,梅花在車牌上的位置也很有講究。通常會放在車牌號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這個位置既不會影響號碼辨識,又能讓梅花圖案清晰可見。有些特別的車牌,像是外交車輛或特殊用途車輛,梅花的設計還會有些微差異,這些都是車牌愛好者津津樂道的細節。
下次等紅綠燈的時候,不妨多留意一下周圍車輛的車牌,看看能不能發現不同時期發放的車牌上梅花的差異。這些小小的設計變化,其實都記錄著台灣社會的變遷和時代的印記。
最近有朋友問我:「如何辨識真假車牌?關鍵就在這朵梅花」,其實台灣的車牌防偽技術真的蠻厲害的,尤其是那朵小小的梅花暗記,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讓你在路上也能輕鬆分辨車牌真偽。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找梅花啦!從2021年開始,台灣新式車牌在「車號下方」都藏有一朵立體浮雕梅花,真牌的梅花摸起來會有明顯凹凸感,而且在不同角度下看還會反光。假牌要嘛沒有這朵梅花,要嘛就是印得很平面,這個真的超好認的。另外真牌的梅花旁邊還有細微的防偽紋路,用手機鏡頭放大看會更清楚。
再來教大家幾個進階的辨識方法:
辨識要點 | 真牌特徵 | 假牌常見問題 |
---|---|---|
反光效果 | 車牌在光線下有金屬光澤 | 反光效果差或完全不會反光 |
字體清晰度 | 字體邊緣銳利無毛邊 | 字體模糊或有印刷網點 |
材質觸感 | 摸起來有顆粒感且堅硬 | 表面平滑或材質偏軟 |
梅花位置 | 固定在車號正下方 | 位置偏移或根本沒有 |
平常在路上等紅綠燈的時候,可以多注意前面車子的車牌狀況。真牌的數字和字母都是沖壓成型的,所以從側面看會有點凹凸不平,假牌很多都是用貼紙或噴漆的,整個平面就很假。另外真牌的螺絲孔位都很工整,假牌常常會歪掉或是有重新鑽孔的痕跡。
還有一個冷知識要分享,真牌在紫外線燈照射下會出現螢光防偽標記,這個通常藏在車牌的角落,像是「台灣省」或「台北市」這些字樣旁邊。雖然一般人不會隨身帶紫外線燈啦,但如果你是做相關行業的,這個方法就超級實用。現在很多停車場管理員都會用手電筒照車牌檢查,就是因為假牌做不到這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