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怎麼算】揭密「農曆怎麼算」:國曆轉農曆必備指南

【農曆怎麼算】揭密「農曆怎麼算」:國曆轉農曆必備指南

| 倘若一日正午前後日投影最長,或太陽位於南方的南迴歸線上,則定義為冬至。 |
| 農曆不是單純依賴數學公式計算的曆法,而是需要採用天文觀測資料的天文曆法。 |
| 冬至的定義分為「冬至日」與「冬至時刻」,其中「冬至日」為正午時間與冬至時刻最為接近的一天。 |
| 至於農曆的閏月的置入規則,則是遵循「無中置閏,閏前不閏後」的原則。 |
| 曆年與迴歸年的相符,主要通過設置閏月得以實現。 |
| 朔月的確定工作交由紫金山天文台負責,使用現代天文儀器來測算朔月的時刻。 |
| 而月分的劃分,規定朔日為第一天的初一,之後依序為初二、初三等,直到下一個朔日出現,即為下一個月。 |
| 農曆中的節令,也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奇數個,而中氣則是指偶數個節氣。 |
| 定朔的步驟與定氣類似,均由紫金山天文台使用先進的現代天文觀測儀器進行測量並運用相關公式計算出結果。 |
| 上巳節落在農曆三月初三。 |
| 除了越南以外,琉球及部分東南亞地區同樣採用農曆,但名稱有別。 |
| 依據太陽直射點位於北迴歸線或南迴歸線的時刻,分別稱為夏至與冬至。 |
| 越南將農曆新年稱作「Tết Nguyên Đán」,而韓國則稱為「설날」。 |
| 農曆紀元起始於黃帝時代,比西方曆法早了2698年。 |
| 儘管農曆陰陽合一的曆法規則誕生於商代,但有記載於典籍與甲骨文中的農曆資訊卻更多見於黃帝時期。 |
| 定氣的步驟相當繁複,主要使用紫金山天文台的先進儀器測量天文數據,再運用萬有引力等公式計算出二十四節氣的具體時間點。 |
| 宋代以後,曆法逐漸開始使用定朔和定冬至的方法來劃分時辰。 |
| 至於置閏的具體判定方法,有遵循傳統的平氣置閏,現行的定氣日置閏,以及根據朔、冬至的具體時分先後來劃定的定氣時刻置閏。 |
| 農曆新年是中國等多個國家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
| 朔日定義為一個月的第一天,也就是農曆的初一。 |
| 2033年出現的問題,與冬至是屬於上一月還是下一月有關。此爭議源於定朔平朔及定氣平氣之間的差異。 |

農曆怎麼算?深入淺出解析農曆計算方法

農曆,又稱陰曆或華夏曆,是中國傳統的曆法,廣泛應用於華人社會中。它的計算方法有別於陽曆,本文將深入淺出地解析農曆計算原理。

農曆怎麼算 Play

曆法基礎

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同時考慮月相週期和地球繞太陽公轉週期。其計算建立在以下基礎上:

農曆怎麼算

名稱 數值
一朔望月 (朔至朔) 約 29.53 天
一回歸年 (春分至春分) 約 365.25 天

一、確定朔日

朔日是指新月階段,即月亮與太陽形成合相。古人通過觀測月球形狀變化確定朔日。

具體方法:

  1. 觀察夜晚天空,尋找新月。
  2. 計算新月與前一個朔日相隔的天數。
  3. 以 29.53 天為標準,將相隔天數四捨五入至最近的整數,即為朔日與前一個朔日之間的朔望月天數

二、確定閏月

由於朔望月與回歸年之間存在約 11 天的差距,因此每隔 2 至 3 年需要加入一個閏月。閏月一般加在農曆6月或農曆11月,使農曆一年12個月變成13個月。

確定閏月的方法:

  1. 計算從某個朔日(例如冬至所在的朔日)到下一個冬至所在的朔日之間共有多少個朔望月。
  2. 如果朔望月個數為 12,則該年無閏月。
  3. 如果朔望月個數超過 12 個,則從第一個冬至朔日後的 11、12、13 個朔望月中選取一個加為閏月。

三、確定日期

確定了朔日和閏月後,就可以根據以下規則確定農曆日期:

  1. 朔日為每個農曆月的第一天,稱為初一
  2. 從初一到下一個朔日之間的天數為該農曆月的天數
  3. 若該農曆月包含閏月,則在該農曆月之前插入一個閏月

表格計算舉例

下表給出了 2023 年農曆的計算示例:

月份 朔日 朔望月天數
正月 2023-01-22 29
二月 2023-02-20 30
三月 2023-03-21 29
七月 (閏) 2023-08-16 29

由表可見,2023 年農曆七月為閏月,加在農曆六月之後。

總結

透過確定朔日、閏月及計算天數,即可計算出農曆中的年、月、日。農曆的計算原理既涵蓋了月相週期,也考慮了地球繞太陽公轉週期,展現了古代中國人的智慧結晶。

延伸閲讀…

國曆轉農曆、農曆換算、國曆農曆對照表、農曆生日查詢換算

查詢農曆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