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小人】驚蟄來了!「3招」送小人、招貴人,遠離是非風暴

【送小人】驚蟄來了!「3招」送小人、招貴人,遠離是非風暴

驚蟄打小人:驅邪迎祥納福運

驚蟄,二十四節氣中之第三個節氣,象徵著春雷驚醒蟄伏已久的蟲獸,意味著寒冬消退,萬物復甦。根據民俗傳承,驚蟄也是祭白虎送小人的適宜時機,希望藉此驅散是非小人,祈求順遂祥和的一年。

相傳白虎為口舌是非之神,每逢驚蟄,便會現身人間覓食。若於此日祭拜白虎送小人,可遠離小人是非,避免無端橫禍。祭祀白虎的方式多元,其中最為知名的便是「打小人」儀式。

打小人起源於古人驅逐害蟲的行為,歷經演變成為一種祈福迎祥的民俗活動。根據習俗,於驚蟄當天,可於三岔路口、橋底等煞氣較重的地方進行打小人儀式。儀式中,會使用黃紙裁剪小人五張,並於其臉部以不同顏色的筆繪製五官。

送小人 Play

繪製小人完成後,將小人放置於自宅陽台或户外曬棉被的空間。使用木質拖鞋拍打小人,邊拍打邊念誦「打過小人順順利利行好運」、「打過小人事業大展鴻圖」等祈福言詞。拍打至滿意後,再以腳踩踏數次,最後將小人焚燒並將灰燼埋於草叢中。

打小人儀式中,需注意以下禁忌:不可指名道姓地咒罵對象,避免損害自身德行;不可對準孕婦施打,以免傷及胎氣;不可在家中或辦公室進行打小人,以免引來不吉之物。打小人儀式完成後,應將鞋子及衣紙圖鑑棄置,以防黴運沾身。

送小人

驚蟄打小人習俗流傳至今,反映了人們祈求平安順遂的心理。透過祭祀白虎、打小人等儀式,希望驅除邪祟,迎來福運,讓自己與親友在新的一年中都能遠離小人是非,安康吉祥。

項目 習俗 禁忌 地點 時機
祭白虎送小人 祈求遠離是非小人 不可在家中或辦公室進行 三岔路口、橋底、路旁、山邊 驚蟄
打小人 驅逐黴運和壞運 不可指名道姓 三岔路口、橋底、路旁、山邊 驚蟄或其他適合時日
腳踏小人 加強效力 不可對孕婦施打 三岔路口、橋底、路旁、山邊 驚蟄或其他適合時日
焚燒小人 消除黴運 不可保留灰燼 三岔路口、橋底、路旁、山邊 驚蟄或其他適合時日
埋葬灰燼 隔離黴運 須掩埋深處 草叢、土坑 驚蟄或其他適合時日

送小人

何謂送小人?

「送小人」是一種傳統民俗儀式,旨在將晦氣、厄運或疾病等負面事物「送」走,掃除陰霾,帶來好運。常見於生病、流年不順或住宅出現異象等時刻。

送小人之起源與演變

「送小人」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中國,人們相信「百病生於氣」,負面情緒會導致身心失調。因此,透過儀式性的舉動,將這些負面能量釋放出去,祈求吉祥平安。

隨著時代演進,「送小人」的儀式形式也不斷變化,但其核心概念始終如一:將不吉利的事物驅除,祈求好運。

送小人的步驟與方法

送小人的具體步驟因地區、流派而異,但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步驟 説明
準備 準備所需物品,如紙人、桃枝、艾草等
作法 透過特定儀式動作,將負面事物轉移到紙人或物品上
去處 將紙人或物品丟棄於特定地點,如路口、橋下等
慶祝 完成儀式後,進行簡單的慶祝或酬神儀式以祈福

常見的送小人物品

送小人的儀式中,常使用以下物品:

物品 象徵意義
紙人 代表負面事物所寄託的對象
桃枝 具有辟邪驅鬼的作用
艾草 祛除晦氣,淨化空間
雞蛋 吸收負能量
黑豆 象徵「驅黑」和祛除不潔

送小人地點與時間

送小人的地點和時間並無嚴格規定,但以下時機較為常見:

  • 時間: 農曆正月(避開初一、初二),端午節,中元節
  • 地點: 路口、橋下、水邊,或煞氣較重的場所

送小人注意事項

送小人的過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項:

  • 心誠: 儀式效果與施術者的誠心密切相關
  • 慎選地點: 避免選擇人多或陰暗的地方
  • 尊重習俗: 遵循傳統儀式,避免隨意變更
  • 妥善處理: 儀式後妥善處理紙人或物品,避免造成污染或破壞環境

送小人の效用與爭議

送小人間相傳有以下功效:

延伸閲讀…

打小人

送小人迎貴人 – 命理先生

  • 化解厄運
  • 改善運勢
  • 驅逐邪祟
  • 身心淨化

不過,也有人認為「送小人」只是一種心理安慰作用,並無實質效果。此外,關於儀式中使用的物品和做法的爭議時有所聞,例如焚燒紙人造成的空氣污染、使用雞蛋會招致動物保護團體的質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