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道門,稱道會門、會門道、幫會道門。
是指以宗教異端信仰紐帶民間秘密結社,多教、會、道、門取名而簡稱「會道門」[1]。
中國共產黨認為,會、道、門、教、社是反動組織和邪教。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會道門邪教相提並論[2]。
此中國政府對「邪教」論述可分為四個時期:
[4]
會道門起源於15世紀明代正德年間,但其歷史可追溯6個多世紀前元代晚期。


元代、明代時期稱「左道亂正之術」、「妖黨」、「邪民説」、「黨」。
「邪教」一詞正式刊載官方文書始於清代。
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諭令中出現「左道惑眾」,「踵行邪教」,「加治罪」規定。
此後「嚴行查處」,「邪教惑眾」條例多次出現在官方文書上。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稱「道會門」或「邪教」;解放區最初稱「道門」和「會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通稱「會道門」;20世紀80年代後產生邪教,則直接稱「邪教」。
不論哪種稱謂,所指是那些以惑眾、亂世和奪權宗旨説教和組織。
所以,秘密教門和會道門,會政府認定邪教,因為它們具備政府認定邪教六大特徵,即:教主崇拜、精神控制、編造説、斂錢圖財、秘密結社、危害社會。
然而,於元明清時期秘密教門反抗過帝王統治,現今學術界有人稱「秘密教門」,區別於民國以來會道門[2][3]。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宗樹人(英語:David A. Palmer)指出,對「邪教」論述是中國政府用來控制宗教手段之一,區別順服其統治及符合識形態團體,以及削弱其統治或不符合識形態團體。
此中國政府對「邪教」論述可分為四個時期:
[4]
會道門起源於15世紀明代正德年間,但其歷史可追溯6個多世紀前元代晚期。
它是中國社會後期產生一種準宗教、秘密結社組織,具有封建迷信色彩。
近代會道門大多民間秘密教門演化而來,但兩者並非完全等同,之間存在一些區別。
會道門可分為「會門」(如大刀會、槍會)和「道門」(如九宮道、先天道、一貫道、歸根道)。
總體而言,「道門」歷史,民間秘密教門如白蓮教演化而來,「會門」晚,明末清初後迅速增加。
二者之間滲透、融匯,有時同一教門既稱「會」稱「道」。
這體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有了「會道門」這一名稱。
要追溯其歷史淵源,歷代白蓮教系統民間秘密教門傳承和發展密切相關[5]。
會道門形成於明代中後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南京國民政府前期興盛,抗日戰爭時期出現大分化。
羅瑞卿回答公安部研究決定,對反革命分子需要「殺一批,關一批,管一批」。


延伸閱讀…
1949年1月4日,華北人民政府發布《解散所有會門道門封建迷信組織》佈告:「佈告之日起,所有會門道門組織,應解散,不得再有任何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當時中國大陸共有會道門300餘種,道首和骨幹分子82萬人,道徒1300餘萬人。
1949年11月1日,中央公安部部長羅瑞卿第一次全國公安會議上講話:「若干地區……取締幫會(主要指青紅幫)、會道門(主要指一貫道)做出了一些成績。
……東北取締一貫道,天津打擊幫會頭子爭取幫會羣眾工作,有了若干,基本上打垮了這些反動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各類會道門組織敵視新政權,進行反政府宣傳,策劃武裝暴亂。
1950年6月召開中共中央七屆三中全會,毛澤東書面報告中雖然肯定了鎮壓反革命必要性,但口頭解釋這個報告想時,説前一切工作還是「國家財政經濟狀況基本好轉而鬥爭」;土地改革中,我們敵人是夠大夠多;「不要四面出擊」,「不可樹敵多」,要分清,「一個方面有所讓步,有所,集中力量另一方面進攻。
」1950年10月8日,中央軍委命令東北邊防軍改組中國人民志願軍,準備入參戰。
次日,毛澤東召見羅瑞卿、彭真,毛澤東説,中央軍委決定出兵朝鮮,但是國內存在國民黨勢力,特務、土匪和其他反革命分子活動,想聽聽公安部打算。
羅瑞卿回答公安部研究決定,對反革命分子需要「殺一批,關一批,管一批」。
延伸閱讀…
毛澤東要求羅瑞卿彭真起草一份鎮壓反革命文件,這1950年10月10日《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指示》(雙十指示)。
1950年10月16日,羅瑞卿第二次全國公安會議上傳達了毛澤東指示:「一是我們抗美援朝方針,於進行肅反;二是黨委領導要加強;三不要搞『左』了,要有計劃、有秩序地去做,不要誇大敵人。
」計劃,鎮反運動分為三個階段:
1950年11月12日,山西省展開統一行動全面取締會道門,幾天內逮捕了點傳師以上職業道首2050人,破獲密室暗道93處,繳獲沒收大批文件浮財,「了一貫道領導機關以摧毀性打擊」。
北京市發動了取締一貫道行動,兩個月運動中登記點傳師720人、壇主4775人、三才663人,封閉大小壇1283處,聲明退道者17.8萬餘人。
1950年10月到1951年底,各地判處死刑反革命分子中,反動會道門頭子(主要是一貫道)佔20%[6]。
1952年10月12日,羅瑞卿第五次全國公安會議上要求:「認真做好取締反動會道門工作,是此期(即第三期)鎮反中心,是鎮反徹底勝利標誌。
」1953年底,第三期鎮反運動基本結束。
會道門組織和成員數量減[7]。
一貫道是會道門組織,成為政府重點打擊對象[8]。
1954年,中國審理了51件會道門案。
但是中國政府沒有公佈有多少會道門[9]。
後來多次政治運動,絕大部分會道門中國大陸基本上銷聲匿跡。
「文化大革命」後,中國社會轉型,社會管理環境鬆,致使一些會道門不時再起,一些地方進行復闢活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