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親人過世之後,需要為親人準備照片當作是遺照。遺照要如何處理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需要考慮遺照的選擇、注意事項、擺放位置、遺照框顏色、緞帶選擇以及告別式後的處理方式。過世親人的遺照通常會被放在靈堂和告別式會場,這樣可以讓家屬感受到親人的陪伴並透過照片緬懷。無論是大頭照還是生活照,都可以成為遺照的選擇。在選擇遺照時,尺寸大小也是需要注意的。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處理遺照吧!
在家中親人去世後,選擇合適的遺照以及確定遺照的用途和擺放位置非常重要。本文將提供相關的注意事項和建議。
遺照的選擇和注意事項
選擇作為遺照的照片應注意以下幾點:
- 遺照的尺寸通常需要考慮靈堂和告別式會場的需求。靈堂使用的遺照尺寸一般為15吋,而告別式會場的遺照則會根據禮廳大小適當放大。因此,選擇照片時應確保照片的解析度足夠高,以避免放大後模糊不清。
- 遺照框的顏色通常是金色、香檳色或白色,而緞帶則多為黑色。不過,並非所有地區都會在遺照上加上緞帶。
- 根據傳統習俗,遺照在告別式後會先收好,直到亡者去世一年後才會在家中掛起。然而,由於台灣北部家庭空間較小,很少有空間掛放遺照,因此通常在告別式後將遺照隨棺木火化。
- 如果遺照在告別式後未被火化,可以選擇在一年後的吉日將其火化。
- 2011年曾經發生一起因在家中樓梯間懸掛親人黑白遺照而被警方以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移送法院裁罰的事件。法院認定這種行為違反了法律中「以其他方法驚嚇他人,且有危害安全可能」的規定,並處以罰鍰。因此,在家中掛放遺照時,應避免放置在外人易見的地方,以免引發法律問題。
遺照的擺放和使用
過世親人的遺照通常會放在兩個地方:靈堂和告別式會場。擺放遺照一方面是為了便於家屬和禮儀人員識別靈堂位置,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家屬在追悼時能夠感到親人仍在身旁的陪伴感。

當遺照不再作為靈堂或告別式會場的陳設後,其處理方式有所不同。根據傳統習俗,遺照會在亡者去世對年後合爐時一起擺放於祖先牌位旁,位於右上方的位置。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家庭空間限制,許多家庭並沒有將遺照掛在家中的習慣,而是選擇在告別式後將遺照火化處理。
結語
選擇和擺放遺照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過程,既要尊重傳統習俗,又要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在家族中,妥善處理遺照不僅是為了紀念先人,也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和法律問題。
遺照要如何處理
遺照是珍貴的回憶,讓我們可以永遠懷念已逝的親人。如何處理遺照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謹慎對待。以下是一些建議:
1. 妥善保存
首先,要確保遺照得到適當的保存,以防止其受損或失去價值。您可以考慮將遺照放置在專門的相冊或保護套中,避免直接陽光照射或潮濕環境。此外,適當的温度和濕度控制也是保護遺照的關鍵,因此建議在保存過程中使用酸性不鏽鋼夾子,避免磁性夾子造成照片損壞。
2. 數位化備份
為了避免遺照在意外損壞或丟失的情況下無法恢復,建議您將遺照進行數位化備份。這樣,即使原始照片損壞,您仍然可以擁有一個數碼版本的遺照。您可以使用掃描儀或數位相機來進行數位化備份,然後將照片儲存在雲端服務或外部硬碟中。
3. 照片修復
如果遺照因為老化或損壞而變得模糊或有瑕疵,您可以考慮尋求專業的照片修復服務。這些服務可以修復破損的印象,消除劃痕和皺摺,恢復遺照的原始美麗。
4. 製作相冊或裝飾
您可以考慮將遺照製作成精美的相冊,以便日後觀賞和分享。此外,您還可以使用遺照製作家居裝飾品,例如框架、相片牆或者懸掛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