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頭】佛像頭頂的凸起到底是什麼 |佛頭著糞 |

【釋迦牟尼頭】佛像頭頂的凸起到底是什麼 |佛頭著糞 |

我們視覺上習慣了佛頭頂凸起,即便知道佛像塑造並人(或正因如此),很少有人直接發問:頭頂這坨東西… 如果請諸位拿出筆和紙默寫一尊佛像,會出現怎樣畫面呢?體型是?姿態是站或坐或躺?每個人記憶,會直接反映自選佛像「代表」上。

之餘,筆者想大膽推測:「只要畫了佛像頭部,應該會畫一休平頭吧?!」我們視覺上習慣了佛頭頂凸起,即便知道佛像塑造並人(或正因如此),很少有人直接發問:「頭頂這坨東西是什麼?」朋友我,它表面的顏色和髮紋默認為「盤髮」或「髮髻」。

另一種答案出現時,有多少人會信服呢?佛經「百科全書」—《大藏經》收錄了一部《佛説造像量度經解》,仔細指導我們如何手指為度量單位來塑造各種佛像,而關於頭頂凸起部分如下寫道:即是説佛像頭頂有一塊叫「肉髻」東西,稱「烏瑟膩沙」(梵語: uṣṇīṣa),是佛頭頂隆起肉塊。

説天生戴王冠而,屬於印度傳説中偉人備「三十二相」(Lakshanas)之一,智慧,「肉髻」。

肉塊!知曉我覺得這是不可思議字眼,有學者反駁該觀點,古印度人盤髮習慣和印度佛造像風格,認為肉髻可能是肉塊,主張「三十二相」「肉髻」為「髮髻」。

但是依這位學者邏輯,「三十二相」全不合理,不僅是「肉髻」,「三十二相」字面上體現物理性質,大部分挑戰著現代人常識。

比如《長阿含經·》記載佛「身黃金色」、「身長倍人」、「廣長舌。

左右舔耳。

人們以來看到有關佛記載和佛像, 其於人類歷史一個玩笑, 如果不想説是於人類智慧一個侮辱.
試想一下, 一切有關佛資料, 無論經文典故, 規則戒條, 故事傳説… 有那不是出自人手筆? 有那一尊佛像不是出自人作品? 這些佛代言「人」, 佛名, 各有用意地運自己想像力來塑造出佛形象, , 包括無形精神和實質行為.
如果, 天上向下望著凡世間善男信女, 千百年來膜拜著各式各類千奇百怪自己, 你説「衪」心情會如何呢? 滿意於虛榮感覺? 或不堪於這七八糟? 可能是, 這位太子當年菩提樹下看透了塵世凡人而悟道成佛, 了這些年修行, 進一步看透了神佛境界, 上西天一層樓, 現時不知正身處於宇宙之外那一個角落…◎慈惠法師
「佛頭著糞」是禪宗裡講一句話,我們看釋迦牟尼佛雕像時,會注意到佛祖頭上有很多一粒粒突起東西,有人説這是肉髻。

釋迦牟尼頭 Play

懷疑「肉髻」討論簡化一個疑問句,:「頭怎麼可能出這樣肉塊?!」假如你這麼問,是下意識地佛像作人像來看吧。

確實,歷史上存在過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 Śākyamuni),但他並不能等同於《佛説造像量度經解》佛教文獻提倡塑造佛像,信眾們頂禮膜拜、或現移籍博物館和美術館佛像,它們象徵意義比釋迦牟尼實際相貌,所以釋迦頭顱有多(怪)顯然不是令人困惑重點。

印度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自1世紀興起後,從早期不表現佛「人像」,轉向追求「神人同形」造像藝術:即貌似真人樣貌,兼備凡人沒有特徵,「肉髻」便是其中一種產物。

既然「肉髻」是一種區別佛凡人象徵,那麼不管肉塊本身是不是合理,證明佛教藝術裡,佛超凡智慧,它塑造是可接受。

但至於如何表現「肉髻」,是另一個讓觀眾視覺謎團,看著下列來自世界各地佛像頭頂時,我們要用怎樣眼光來欣賞、認識這些「肉髻」呢?像【圖1】展示印度貴霜時代(Kushan Empire,公元30-375)馬圖拉(mathura)佛像「肉髻」呈卷貝形或蝸牛形,想象肉塊是怎麼(答應我不要説出來你聯想到什麼…)。

而泰國諸多佛像【圖2】,頭頂凸起之外,上方有呈尖塔形部分,道這些千奇百怪凸起,都統一叫「肉髻」嗎?這個答案是否定,大部分「肉髻」外觀依附著佛像頭髮(有螺髮、髮),有時有裝飾物,這回到了用以質疑「肉髻」是否合理要素——佛頭髮和裝飾物,多樣化凸起造型通過這兩者能順利解釋。

若改為:佛像頭頂凸起=「肉髻」+「髮髻」+「寶髻」(裝飾物),可行嗎?《佛説造像量度經解》告訴我們,這種「自助餐式」搭配並無大礙!基於信仰本身存在著文化環境、時代背景因素下變化,佛像頭頂凸起便能同時囊括幾種有意義(有意思)零件,既可以堆疊可以將「肉髻」含髮髻內,加以裝飾。

簡而言,佛像頭頂凸起答案不是單一而,雖然它廣義上代表著佛智慧,但當我們有緣比佛像時,視覺上差異往往訴説著多趣事,比如:其實凸起,佛像有我們習慣並「合理」地方,像這樣帽子能説佛像模樣深入人心。
釋迦牟尼頭

凸起肉髻、螺髮、長長耳垂,是佛像特點。

後,看著螺髮思索你有沒有想過另一個問題:佛明明是出家人,怎麼會有頭髮?!有緣請見下回分曉。

,犍陀羅藝術作為希臘化藝術印度佛教「混血兒」(Greco-Buddhist art),當時工匠(包括地地中海一帶外來人),滿足以象徵符號來詮釋佛陀,仿照希臘雕塑創造了「」佛像,確實有過影響。

因此,頭部來説,我們常看到該時期(1世紀左右)佛像髮紋呈現出希臘雕像所刻畫波浪曲線。

其一,目前看來,希臘諸多雕塑或人物造型確實有曲髮、螺髮,有一些盤髮成髻,但它們是否能等同於「肉髻」打一個問號;其二,希臘傳統或文獻記載中是否有「頂髻」信仰?他們來説,有沒有可能存在與印度傳統類「頭頂凸起大智慧相關」意義?並進一步刻意地造像中體現呢?設這個推測成立,那麼犍陀羅佛像「頂髻」可以地概括為:希臘化的髮紋覆蓋佛像肉髻上。

不過上述這些,主要集中1世紀、犍陀羅地區某種風格,佛像多樣化和肉髻存在歷史超過了我們探討範圍……「烏瑟膩沙」(梵語: uṣṇīṣa):orthogenesis 系統發生説,演化,直生論。

這個意象是要耶穌復活再生論基督宗教思想。

人們以來看到有關佛記載和佛像, 其於人類歷史一個玩笑, 如果不想説是於人類智慧一個侮辱.
試想一下, 一切有關佛資料, 無論經文典故, 規則戒條, 故事傳説… 有那不是出自人手筆? 有那一尊佛像不是出自人作品? 這些佛代言「人」, 佛名, 各有用意地運自己想像力來塑造出佛形象, , 包括無形精神和實質行為.
如果, 天上向下望著凡世間善男信女, 千百年來膜拜著各式各類千奇百怪自己, 你説「衪」心情會如何呢? 滿意於虛榮感覺? 或不堪於這七八糟? 可能是, 這位太子當年菩提樹下看透了塵世凡人而悟道成佛, 了這些年修行, 進一步看透了神佛境界, 上西天一層樓, 現時不知正身處於宇宙之外那一個角落…◎慈惠法師
「佛頭著糞」是禪宗裡講一句話,我們看釋迦牟尼佛雕像時,會注意到佛祖頭上有很多一粒粒突起東西,有人説這是肉髻。

有人説,這是釋迦佛陀當年菩提樹下、金剛座上修行時,很多鳥飛過來,糞拉他頭上。

説湖南東寺這個地方,有一天來了一個宰相,他看到佛像頭上有很多鳥糞,覺得以為然,問住持如會法師:「這些鳥有沒有佛性?」
如會法師説:「有啊,鳥有佛性。


宰相説:「既然有佛性,怎麼會這麼沒有禮貌,糞拉佛像頭上呢?」
如會法師回答:「是啊!牠有佛性會這樣。

你看,這旁邊有很多樹,很多欄杆,為什麼牠拉那裡,而要拉佛像頭上呢?」
常人聽到禪師的説法,覺得怎麼會這樣呢?其實,這裡面表達一個意義,我們知道鳥糞是骯髒,佛像是,佛像頭上有著骯髒鳥糞,説凡夫眾生雖然、貪欲、嫉妒、愚痴覆蓋,可是內本性是無染。

佛像本質是,那些垢穢、骯髒鳥糞,只是表面上外來的髒東西而已。

這些骯髒東西,既屬外來,不是本具,可以它清除掉。

修行要清除掉這些像鳥糞外來,讓我們本性,能夠顯露出來。

佛教裡有位菩薩,説過眾生或許認是薄地凡夫,認為自己愚痴,雖然如此,但是人人有佛性。
釋迦牟尼頭

因此菩薩一切眾生,並説:「汝作佛,我視汝。


每個人佛陀一樣,懷有、光明、智慧自性,千萬不要輕視自己、自我。

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講過一句很話:「奇哉!奇哉!大地眾生有如來智慧德相。

」所以,自我肯定是一件事。

{185}
 「佛頭著糞」是禪宗裡講一句話,我們看釋迦牟尼佛雕像時,會注意到佛祖頭上有很多一粒粒突起東西,有人説這是肉髻。

有人説,這是釋迦佛陀當年菩提樹下、金剛座上修行時,很多鳥飛過來,糞拉他頭上。

説湖南東寺這個地方,有一天來了一個宰相,他看到佛像頭上有很多鳥糞,覺得以為然,問住持如會法師:「這些鳥有沒有佛性?」如會法師説:「有啊,鳥有佛性。

」宰相説:「既然有佛性,怎麼會這麼沒有禮貌,糞拉佛像頭上呢?」如會法師回答:「是啊!牠有佛性會這樣。

但至於如何表現「肉髻」,是另一個讓觀眾視覺謎團,看著下列來自世界各地佛像頭頂時,我們要用怎樣眼光來欣賞、認識這些「肉髻」呢?像(圖1)展示印度貴霜時代(Kushan Empire,公元30-375)馬圖拉(mathura)佛像「肉髻」呈卷貝形或蝸牛形,想象肉塊是怎麼(答應我不要説出來你聯想到什麼…);泰國諸多佛像(圖2),頭頂凸起之外,上方有呈尖塔形部分,道這些千奇百怪凸起,都統一叫「肉髻」嗎?答案是否定,大部分「肉髻」外觀依附著佛像頭髮(有螺髮、髮),有時有裝飾物,這回到了用以質疑「肉髻」是否合理要素-佛頭髮和裝飾物,多樣化凸起造型通過這兩者能順利解釋。

釋迦牟尼頭 Play

延伸閱讀…

佛像頭頂的凸起到底是什麼?

佛頭著糞

佛像本質是,那些垢穢、骯髒鳥糞,只是表面上外來的髒東西而已。

這些骯髒東西,既屬外來,不是本具,可以它清除掉。

我們視覺上習慣了佛頭頂凸起,即便知道佛像塑造並人(或正因如此),很少有人直接發問:「頭頂這坨東西是什麼?」
如果請諸位拿出筆和紙默畫一尊佛像,會出現怎樣畫面呢?體型是?姿態是站或坐或躺?每個人記憶,會直接反映自選佛像「代表」上。

之餘,筆者想大膽推測:「只要畫了佛像頭部,應該會畫出一休和尚平頭吧?」我們視覺上習慣了佛頭頂凸起,即便知道佛像塑造並人(或正因如此),很少有人直接發問:「頭頂這坨東西是什麼?」朋友我,它表面的顏色和髮紋默認為「盤髮」或「髮髻」。

另一種答案出現時,有多少人會信服呢?佛經「百科全書」-《大藏經》收錄了一部《佛説造像量度經解》,仔細指導我們如何手指為度量單位來塑造各種佛像,而關於頭頂凸起部分如下寫道:即是説佛像頭頂有一塊叫「肉髻」東西,稱「烏瑟膩沙」(梵語: uṣṇīṣa),是佛頭頂隆起肉塊。

説天生戴王冠而,屬於印度傳説中偉人備「三十二相」(Lakshanas)之一,智慧「肉髻」。

肉塊!知曉我覺得這是不可思議字眼,有學者反駁該觀點,古印度人盤髮習慣和印度佛造像風格,認為肉髻可能是肉塊,主張「三十二相」「肉髻」為「髮髻」。

依這位學者邏輯,「三十二相」全不合理,不僅是「肉髻」,「三十二相」字面上體現物理性質,大部分挑戰著現代人常識。
釋迦牟尼頭

比如《長阿含經.》記載佛「身黃金色」、「身長倍人」、「廣長舌。

左右舔耳。

」相貌怪(關於「三十二相」説法,各經文記載)。

懷疑「肉髻」討論簡化一個疑問句,:「頭怎麼可能出這樣肉塊?!」假如你這麼問,是下意識地佛像作人像來看吧。

確實,歷史上存在過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Śākyamuni),但他並不能等同於《佛説造像量度經解》佛教文獻提倡塑造佛像,信眾們頂禮膜拜、或現移籍博物館和美術館佛像,它們象徵意義比釋迦牟尼實際相貌,所以釋迦頭顱有多(怪)顯然不是令人困惑重點。

印度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自1世紀興起後,從早期不表現佛「人像」,轉向追求「神人同形」造像藝術:即貌似真人樣貌,兼備凡人沒有特徵,「肉髻」便是其中一種產物。

既然「肉髻」是一種區別佛凡人象徵,那麼不管肉塊本身是不是合理,證明佛教藝術裡,佛超凡智慧,它塑造是可接受。

但至於如何表現「肉髻」,是另一個讓觀眾視覺謎團,看著下列來自世界各地佛像頭頂時,我們要用怎樣眼光來欣賞、認識這些「肉髻」呢?像(圖1)展示印度貴霜時代(Kushan Empire,公元30-375)馬圖拉(mathura)佛像「肉髻」呈卷貝形或蝸牛形,想象肉塊是怎麼(答應我不要説出來你聯想到什麼…);泰國諸多佛像(圖2),頭頂凸起之外,上方有呈尖塔形部分,道這些千奇百怪凸起,都統一叫「肉髻」嗎?答案是否定,大部分「肉髻」外觀依附著佛像頭髮(有螺髮、髮),有時有裝飾物,這回到了用以質疑「肉髻」是否合理要素-佛頭髮和裝飾物,多樣化凸起造型通過這兩者能順利解釋。

延伸閱讀…

肉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佛像頭頂的凸起到底是什麼?

若改為:佛像頭頂凸起=「肉髻」+「髮髻」+「寶髻」(裝飾物),可行嗎?《佛説造像量度經解》告訴我們,這種「自助餐式」搭配並無大礙!基於信仰本身存在著文化環境、時代背景因素下變化,佛像頭頂凸起便能同時囊括幾種有意義零件,既可以堆疊可以將「肉髻」含髮髻內,加以裝飾。

簡而言,佛像頭頂凸起答案不是單一而,雖然它廣義上代表著佛智慧,但當我們有緣比佛像時,視覺上差異往往訴説著多趣事,比如:其實凸起,佛像有我們習慣並「合理」地方,像這樣帽子能説佛像模樣深入人心。

凸起肉髻、螺髮、長長耳垂,是佛像特點。

後,看著螺髮思索你有沒有想過另一個問題:佛明明是出家人,怎麼會有頭髮?本文獲漫遊藝術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鼓勵多元評論觀點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遵守以下規範,您下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此規範:
你聽過慢性腎臟病嗎?其實全台灣有達95%患者,對自己罹患慢性腎臟病渾然不覺。

保護腎臟環境有關,第一步定期檢查、瞭解自己危險因子做起,人人應該積極參加成人健檢,為自己、地球盡一份心力。

許多人而言,「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看似熟悉陌生疾病;但説到「透析治療」(稱洗腎),是人人略知一二療程。

不過,你知道「腎臟病」與「洗腎」關聯性,瞭解腎臟保健知識嗎?統計,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百分之十二,換算下來,全台灣有263萬名慢性腎臟病人口;不過,其中有達95%患者,對患病渾然不覺。

這導致許多人發覺罹病時,腎功能所剩無幾,少數人可能得仰賴洗腎維生。

久而久之,這般察覺、治療晚現象,不僅讓許多民眾「慢性腎臟病」與「洗腎」畫上號,了人們慢性腎臟病恐懼。

事實上,腎臟病是可以治療。

慢性腎臟病屬於代謝疾病末端合併症,可以病程細分五期,而唯有進展到慢性腎臟病第五期,稱末期腎臟病,醫師會開始腎友討論腎臟替代療法(包含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臟移植、安寧療護)階段。

只要早期發現,不管是服用治療藥物、改變生活習慣,還是調整飲食,能控制住腎臟危險因子,減緩腎臟功能惡化速度。

身兼腎臟科醫師及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董事吳麥斯解釋,「腎臟發生病變到腎臟損壞是一個過程,只要發現、持續治療,可以不用走到洗腎地步。

所以,罹患慢性腎臟病並代表洗腎,代表人生希望結。

」另一方面,早期發現腎臟病不僅是造福患者、避免身心折磨而已,於減少地球資源耗損有處,例如患病服用藥物、往返醫院產生碳排放,或是透析治療過程消耗醫療廢棄品及水電資源;有國際醫學期刊研究指出,環境腎臟疾病之間存在雙向關係,環境因素產生,外環境增加罹患腎臟疾病風險。

受到研究啟發,國際間近年開始重視「綠色腎臟醫學」觀念。

吳麥斯董事長表示,「綠色腎臟醫學核心觀念,如何治療腎臟疾病時,降低我們地球損害。

」因此,台灣有多醫療院所投入識能推廣、危險因子控制、生活習慣倡導預防醫學推動,希望藉由這些方式讓人們維持一個,或減緩疾病進程狀態,藉此降低對地球損害。

來説,綠色腎臟醫學怎麼施行?吳麥斯董事過去提出醫療型態數位化、綠色醫材、醫療環境、膳食減碳、建置碳排盤查機制及訂定碳排標準六大措施;除此之外,他認為要綠色腎臟醫學,還需要提升全民識能,以及社會上下全面共識,包含政府決策、醫療院所適應。

政策制定決策端,需要瞭解治療方法會如何影響整個社會,並端點給予資源支持,塑造一個鼓勵「預防」而非追求「療效」綠色醫療環境;而醫療院所積極學習,並隨著醫療知識、綠色療法演進而適應、改變,綠色醫療概念;後是全民識能培養,透過教育宣導,讓民眾正確理解腎臟病病程進展、危險因子,同時預防醫學落實生活裡。

吳麥斯董事舉例説,「例如發覺自己有抽煙習慣、體重過危險因子,考慮是否要戒煙、控制飲食習慣;沒有相關病症人們,要定期接受身體檢查,發現問題即診,接受即時且治療,才能控制病程。

」讓民眾關注身體、發現疾病風險因子,衞生福利部國民署早在2011年起開始推動「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以下簡稱服務),民眾透過抽血、驗尿,掌握自己腎臟功能狀況。

各縣市政府積極配合推動多項措施,期望能提升民眾參與成人健檢使用率,例如:多數城市選擇搭配市民整合性篩檢項目執行,讓民眾能同時參與如癌症篩檢、B/C肝篩檢服務外篩檢項目,結束後能拿禮或參加抽獎,發揮資源整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