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的傳承與辛棄疾]
《水龍吟》的源流與演變
百餘載寒冬已逝,古琴傳奇《水龍吟》依然在曲徑幽深處迴盪。源起李白詩句,流傳古今,又冠以別名諸多,如《龍吟曲》、《莊椿歲》等。此調共計一百零二字,前後段句式互異,上下片的協韻方式亦不同。曲調跌宕,意境超然,最宜用來傾瀉澎湃的心緒和家國情懷。


古琴名曲傳頌千古
大詞人辛棄疾的一首《水龍吟》傳唱至今,筆者認為其詞作與古琴曲完美契合,相得益彰。在《國家寶藏》中,古琴大師李祥霆的演繹更是讓人如痴如醉。
家國情懷和壯志難酬
14歲的辛棄疾在祖訓教誨下成長,懷揣着一腔愛國熱忱。金軍入侵,中原淪喪,激發其立志驅逐敵寇,恢復山河壯麗。
21歲時,他攜千騎加入耿京的起事軍,立下赫赫戰功,聲名鵲起。渡江南歸之時,他年僅23歲,朝廷震動,舉國敬仰。
歲月流轉,時值辛棄疾44歲。回首少年時的激昂鬥志,猶然心緒激盪。壯志未酬,心中憾意綿綿。
晚年感懷寄情山水
暮年辛棄疾歸隱田園,在湖光山色間寄情山水。縱酒賦詩,醉卧花叢,但難掩心中孤寂和對國事的憂心忡忡。
隔着漫漫時光,我們依然能感受到這代詞人的苦悶與傷愁。牆上的寶劍在深夜悄然低吟,時時刻刻提醒着他未竟的事業。
表:辛棄疾生平及重要事蹟
事件 | 時間 | 年齡 |
---|---|---|
赴燕京應考 | 約1155年 | 14歲 |
起兵抗金 | 1163年 | 21歲 |
渡江南歸 | 1165年 | 23歲 |
歸隱田園 | 約1181年 | 44歲 |
金大喜《水龍吟》:豪放派詞作的代表
詞牌介紹
《水龍吟》為宋詞常用詞牌,雙調一百一十字,又名《水調歌頭》、《水龍引》。其格律:
字數 | 仄起平收 |
---|---|
仄仄仄仄 | 仄仄仄仄仄 |
平平仄仄平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仄仄 | 仄仄仄仄仄 |
平仄仄平平 | 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仄仄 | 仄仄仄仄仄 |
平仄仄平平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仄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金大喜與《水龍吟》
金大喜(約1282年-1352年後),號竹窗,江蘇武進人。元末明初詞人、書法家、琴家。他以詩詞擅名,與張雨、揭傒斯、徐琰合稱「三張一徐」,與徐琰合稱「二徐」。金大喜的詞作豪放奔放,氣勢磅礴,善用俚語俗語,以《水龍吟》為代表。
《水龍吟》詞作賞析
豪放風格
金大喜的《水龍吟》繼承了蘇軾的豪放風格,氣勢奔放,豪情萬丈。詞中直抒胸臆,不拘泥於形式,語言通俗易懂,展現了金大喜率真灑脱的性格。
壯麗景象
《水龍吟》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象,將讀者帶入一個氣勢恢宏的意境中。詞人通過對黃河、長城、泰山等名勝古蹟的描寫,展現了中華大地的壯美河山。
歷史感懷
《水龍吟》不僅抒發了豪情壯志,還寄託了詞人的歷史感懷。詞中對古人功業的仰慕,對時局的憂傷,以及對祖國未來的期盼,都體現在了詞作中。
《水龍吟》具體賞析
[原詞]
水龍吟
龍吟曲罷春生,龍涎香飄古城。萬裏晴空,玉笛一聲,驚散殘雲影。九天仙樂,飄飄渺渺,隨風去,誰識此音?
山河壯麗,天地蒼茫,英雄淚,美人香。誰能遣,一曲陽關,愁殺徵人腸。黃河九曲,繞地千里,東流入海,寄我相思情。
延伸閲讀…
【金晨|水龍吟】清冷冰輪·拔刀踢腿·超颯打戲混剪 – Bilibili
關大洲- 少年遊 – YouTube
[賞析]
- 開頭二句:描寫龍吟曲罷春回大地,龍涎香氣瀰漫古城,烘托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意境。
- 第三句:萬裏晴空,玉笛一聲,驚散殘雲。以玉笛聲比喻詞人的豪情壯志,展現出詞人昂揚奮發的精神。
- 第四句:九天仙樂,飄飄渺渺,隨風去,誰識此音?表達了詞人孤獨寂寞之情,無人能理解他的抱負。
- 第五句:山河壯麗,天地蒼茫,英雄淚,美人香。描寫壯麗的山河和美人,寄託了詞人的英雄豪氣和憂愁。
- 第六句:誰能遣,一曲陽關,愁殺徵人腸。感嘆無人能排遣心中的愁苦,一曲陽關更添徵人愁緒。
- 第七句:黃河九曲,繞地千里,東流入海,寄我相思情。以黃河的浩蕩東流比喻詞人的離愁別緒,寄託了詞人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
《水龍吟》與其他豪放派詞作之比較
特點 | 金大喜《水龍吟》 |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
---|---|---|---|
格律 | 雙調一百一十字 | 雙調九十八字 | 雙調一百零八字 |
風格 | 豪放奔放 | 豪放雄渾 | 豪放悲壯 |
主題 | 自然風光、歷史感懷 | 歷史興衰、人生短暫 | 家國情懷、英雄氣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