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蛇】金絲蛇路殺驚人!八成保育類金絲蛇命喪輪下

【金絲蛇】金絲蛇路殺驚人!八成保育類金絲蛇命喪輪下

台灣特有蛇類——金絲蛇

金絲蛇,學名 Hebius miyajimae,又稱台北腹鏈蛇,是台灣特有的一種無毒蛇類,屬於蛇亞目水遊蛇科東亞腹鏈蛇屬。

金絲蛇 Play

分佈和棲地

金絲蛇主要分佈於台灣本島北部,包括:

金絲蛇

地區 海拔
台北 500 公尺以下
新北 500 公尺以下
宜蘭 500 公尺以下
基隆 500 公尺以下
台中 500 公尺以下
彰化 500 公尺以下
南投 500 公尺以下
花蓮 500 公尺以下
台東 500 公尺以下

外觀特徵

金絲蛇是一種小型無毒蛇類,體長通常在 60-70 公分之間。其外觀特徵包括:

  • 頭部後方和頸部各有一個白色斑點
  • 體側兩邊各有一條橘紅色縱帶從頸部連至尾部

歷史淵源

金絲蛇最早於 1923 年日據時期被採集,但直到 1931 年才被正式發表為台灣特有蛇種。根據文獻記載,金絲蛇的採集地點主要集中在台北、新北、宜蘭、基隆、台中、彰化、南投、花蓮、台東等地,海拔均在 500 公尺以下。

現今記錄

目前,金絲蛇的記錄地點主要分佈在:

  • 桃園北橫公路巴陵至明池一帶
  • 拉拉山地區
  • 棲蘭山林區
  • 陽明山國家公園
  • 南投溪頭
  • 南投惠蓀林場
  • 宜蘭太平山
  • 宜蘭四季林道
  • 新竹司馬庫斯
  • 新竹鎮西堡
  • 新竹大鹿林道
  • 台北、三芝、石碇、桃園龜山、三峽滿月圓、桃園復興鄉、新竹五峯鄉、南橫梅山等區域

金絲蛇:台灣毒蛇中最美麗的殺手

金絲蛇是台灣特有的毒蛇,以其鮮豔的金黃色鱗片聞名,也是台灣毒蛇中最美麗的一種。但別被它的外貌所迷惑,金絲蛇的毒液足以致命,必須小心對待。

分佈與棲地

金絲蛇主要分佈在台灣中、南部低海拔山區,棲息於潮濕、多巖的環境中,如森林、溪澗等地。

外觀特徵

  • 體長:40-80公分
  • 體色:鮮豔的金黃色,背部有黑褐色斑紋
  • 頭部:呈三角形,黃色或橘色
  • 眼睛:大而圓,瞳孔垂直
  • 毒牙:位於上顎前方,可折疊

毒性與症狀

金絲蛇的毒液為出血性毒,含有神經毒素和凝血毒素。被金絲蛇咬傷後,會出現以下症狀:

症狀 出現時間
劇烈疼痛、腫脹 立即
噁心、嘔吐 1-2小時內
頭暈、視力模糊 數小時內
血尿、血便 數小時至數天內
呼吸困難、休克 嚴重情況下可致死

治療方法

被金絲蛇咬傷後,應立即就醫並採取以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