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效果】功效原理 |潛在副作用與建議劑量 |銀杏副作用 |

【銀杏效果】功效原理 |潛在副作用與建議劑量 |銀杏副作用 |

銀杏認為能改善記憶力、預防功效,但有其事嗎?銀杏處包括抗氧化和促進血液循環,但吃銀杏要注意禁忌和副作用,避免和8類藥物一起服用,以免引起反應。

銀杏(英文 Ginkgo biloba),屬落葉喬木,原產地中國浙江省,有人叫他公孫樹,去皮後種子稱為白果。

主要開花期為春季,秋季種子季節。

銀杏有臭味,種子可供食用和藥用,但白果具有毒性,吃多可能引起急性中毒。

病人會1~12時內出現噁心、嘔吐、腹瀉、意識和抽搐症狀,時會昏迷死亡。

食藥署指出,我國核准的含銀杏葉口服處方藥品適應症「末梢血行障礙」,指示藥品適應症「末梢血行障礙輔助治療」。

多篇研究指出,銀杏葉萃取物「無法」降低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發生率,或是減緩失智症或認知衰退速度。

銀杏效果 Play

銀杏人體功效可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銀杏葉萃取物。

銀杏葉萃取物中含有類黃酮類物質(Ginkgoflavon)具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進而保護腦神經細胞抗氧化壓力以及降低神經細胞受損;能增加血液流動性,達到改善末梢血液流通障礙及腦血管循環問題。

二萜類化合物(Ginkgolide A、B、C、M)有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功效。

來説銀杏葉萃取物效果包括抗氧化和促進血液循環。

銀杏葉萃取物外,銀杏種子具有療效。

中醫角度來説,白果可清肺胃濁氣,化痰定喘、止咳。
銀杏效果

白果中白果酸、白果酚有抗菌效果。

可抑制結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喉桿菌、枯草桿菌和大腸桿菌細菌生長。

有改善肺結核、支氣管哮喘和氣管炎功效。

聽到有人説記憶力該多吃銀杏,銀杏有沒有增強記憶力改善失智症功效?新光醫院營養師蘇妍臣表示,目前有相關研究證實銀杏能活化腦部功能、改善記憶力。

目前各國於銀杏研究多失智症有關。

多篇研究指出,銀杏葉萃取物「無法」降低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發生率,或是減緩失智症或認知衰退速度。

2017年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研究指出,目前並沒有確鑿證據證實銀杏葉能預防、減緩失智症或認知衰退。

其吃銀杏,多做心智活動、運動、避免壓力、多吃抗氧化蔬果、攝取具有優質油脂深海魚於預防失智症有效果。

目前無足夠銀杏功效相關研究,使用前請先諮詢您醫師或草藥醫師,然而,銀杏認為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有助腦部、眼睛、耳朵及腿部,延緩阿茲海默症導致腦部病變及思維問題。

另外,銀杏籽含有物質可殺死導致感染細菌、真菌,但需留意銀杏籽帶有毒性可能引發癲癇及意識喪失副作用。

若您有以下情形,請於使用前諮詢您醫師或藥師:於藥品規範,草藥規範嚴格,多研究佐證其安全性。

使用之前,請保服用處於風險,建議諮詢草藥醫師或醫師獲得多資訊。

適量口服銀杏葉萃取物大部分人來説是安全,不過請使用超過10天;靜脈注射銀杏葉萃取物可能會身體。
銀杏效果

生吃銀杏或烘烤過銀杏籽可能並安全,因為銀杏籽有毒性,生吃可能身體。

目前無足夠研究證實外用塗抹銀杏於皮膚上是否安全。

銀杏會導致一些副作用,例如反胃、頭痛、頭昏、、心悸和皮膚過敏反應。

銀杏葉萃取物可能有增加罹患肝癌及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機率風險,但此現象目前於劑量下動物實驗觀察結果,於人類是否有影響無足夠研究資訊。

銀杏可能引發皮膚過敏及黏膜刺激反應,是常春藤、橡木、漆樹芒果皮或腰果油過敏人。

註1此外,合併療法可降低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全血黏度。

銀杏效果 Play

延伸閱讀…

銀杏-血循良藥,但不宜過量

銀杏功效能增強記憶力?銀杏副作用、用量和禁忌一次看

有部分人皮膚銀杏葉萃取物會有過敏反應,若一天吃超過10顆烤銀杏籽可能導致呼吸困難、脈搏、癲癇、意識喪失或中風;生食銀杏籽可能導致癲癇發作及死亡。

然而,並非每個人會發生副作用,且每個人會發生副作用反應各有不同,若您副作用有任何疑慮,歡迎諮詢您醫師。

銀杏可能您身體狀況或您正在服用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如下,使用前請先諮詢您醫師或藥師,可能銀杏產生交互作用物質如下:銀杏(Ginkgo Biloba)是存在於地球上古老種子植物,可存活千年以上,數億年前恐龍時代時存在地球,而且環境變遷能生存,由此可見其生命力提到銀杏保健食品,大多是銀杏葉萃取物,實證醫學中,使用銀杏葉萃取物有什麼功效?有副作用或禁忌嗎?內文分析銀杏葉是銀杏樹具醫療價值部位,其萃取物含有萜類化合物、類黃酮和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發炎,血管擴張和血小板抑制效果,近百年來於改善血液循環障礙、耳鳴、眩暈和認知退化問題中風是世界上第二見死亡原因和第三見殘疾原因,68%中風屬於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roke),32%是出血性中風(hemorrhagic stroke)。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治療中因素是時間,患者每分鐘損失190,000個腦細胞、140,000萬個神經連接及12公里神經纖維。

大腦每停止供血時,會3.6歲,急性缺血性中風主要有兩種治療方式,靜脈溶栓和機械取栓。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3試驗,共1260位缺血性中風患者)指出,銀杏葉製劑輔助治療有積極作用,對患者神經功能(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中風量表/NIHSS 衡量)、日常生活能力(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 衡量)、血液流變學指標(血漿黏度和纖維蛋白原)有改善效果。
銀杏效果

註1*結論:缺血性中風患者,銀杏葉製劑輔助治療有正面幫助,但受限於樣本量及可能結果偏差,需多樣本品質試驗進一步驗證突發性耳聾(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稱突然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是一種耳科急症,定義三天內聽力圖中,三個頻率上損失30 dB(發病率每100萬成年人中2到30人)受影響年齡五、六十歲,它可以作為全身性疾病一部分發生,可以沒有任何可識別的全身性或局部,後者稱為“特發性”多數患者表現單側聽力損失。

然而,多達2%-3%患者經歷雙側聽力損失,4%-8%患者隨後幾年裡發現發展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

觀察,32%-65%特發性SSNHL患者可自行恢復,恢復往往發生頭兩周內。

3個月以上發性恢復可能性。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1試驗,共1069名突發性耳聾參與者)指出,與僅接受皮質激素治療患者相比,銀杏葉提取物加皮質類固醇有助提升臨牀治癒率和總有效率,相關指標如:純音聽閾均值(pure tone average)、全血黏度(whole blood high shear viscosity)、全血中切黏度(whole blood medium shear viscosity)、全血黏度(whole blood low shear viscosity)、血漿黏度(plasma viscosity)和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

註1*結論:銀杏葉提取物作為輔助療法,能突發性耳聾帶來正面幫助,但受限於含樣本方法學品質和偏倚風險,需多研究進一步驗證心絞痛(Angina Pectoris)是一種疼痛或收縮性,發生胸部前部(但可能輻射到頸部、肩膀、下巴或手臂),見於定性缺血性心臟病患者它是心肌缺血主要症狀表現,是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引起,這種疾病限制了心肌細胞供氧,體力消耗或情緒壓可能觸發疾病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41試驗,共4,462名心絞痛患者)指出,於藥物治療,合併使用銀杏達莫注射液及藥物能提升治療總有效率,心電圖總有效率。

註1此外,合併療法可降低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全血黏度。

延伸閱讀…

銀杏:功效原理、潛在副作用與建議劑量

銀杏治健忘?其實銀杏不適合這3種人吃

*結論:銀杏注射液藥物合併療法心絞患者有更佳治療效果,而受到方法品質限制,需多研究進一步驗證頭暈、眩暈、頭痛、嘔吐、複視、失明、共濟失調、身體兩側是見症狀,給患者生活和工作帶來痛苦和不便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0試驗,共1710例椎基底動脈循環患者)指出,銀杏注射液(共有4種)作為藥物輔助治療能提高臨牀治療總有效率,銀杏達莫注射液(GDs)效果顯著。

註2另外,經顱多普勒超聲(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及血液粘度相關指標改善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EGb)及舒血寧注射液(SXN)具效果*結論:椎基底動脈循環患者,使用銀杏注射液附加療法能帶來正面幫助,但於納入試驗樣本量和品質,需多大型研究加以佐證阿茲海默症,稱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是見可逆、進行性失智原因。

它特點是喪失記憶和認知能力,風險因素是年齡,65歲後患病率呈指數級增長,隨著發展中國家壽命增加,預計總體患病率20年內翻倍增長。

其病理特徵表現細胞內環境出現澱粉蛋白斑塊和神經纖維纏結、神經元死亡和突觸缺失,所有這些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7雙盲試驗,共939位阿茲海默症患者)指出,銀杏葉製劑(EGb 761)認知功能及整體臨牀評價指標(global clinical assessment)有改善效果,且具有安全性。

註1*結論:阿茲海默症,使用銀杏葉製劑或許能帶來正面幫助,但受限於樣本數及介入期間過,需大型試驗加以佐證耳鳴(Tinnitus)是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情況下產生聲音感知,症狀可為單側或雙側,可能伴有聽力喪失,類似於嘶嘶聲、口哨聲、嗡嗡聲、唧唧聲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多數人有耳鳴經歷,有10%15%會斷續發作,發族羣年者(60 69歲峯)、身體質量指數30 kg/m2以上、吸煙、糖尿病、血壓即使大多數人可以學會幻聲,有3%患者耳鳴重影響生活品質,可能造成易怒、躁動、壓力、失眠、和一則考科蘭系統性文獻回顧(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包含4試驗,共1543名參與者)指出,原發性耳鳴患者,使用銀杏葉萃取製劑未有幫助。

註1但血管性和阿茲海默症伴隨耳鳴現象,使用銀杏萃取製劑可能有但統計顯著改善效果*結論:截至目前,未有足夠證據能證明銀杏萃取製劑能改善原發性耳鳴,有待多研究進一步驗證急性高山病/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發生海拔超過2500米(8000英尺)地方,上升到高度後4 24時出現,同一高度2 3天內消失。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7試驗,共451名參與者)指出,匯總分析(pooled analyses)發現,雖然銀杏葉提取物可能具有急性高山病/高原病預防傾向,但效果達統計顯著(子羣組分析顯示出相似結論)。

註2*結論:截至目前資料表明,雖然銀杏葉提取物可能具有預防於急性高山病/高原病傾向,但相關證據,需多大型研究進一步驗證失智症是一種進性失憶和認知能力受損疾病,見類型是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佔所有病例三分之二《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DSM)-IV失智定義記憶衰退,同時有一項認知功能受損,如熟練動作(肢體失用)、語言(失語)或執行功能(如計畫、注意力和抽象推理),同時不能其它精神疾病來解釋,比如情緒障礙一則系統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4、安慰劑試驗,共1628位中度阿茲海默或血管型失智症患者)指出,口服銀杏葉萃取製劑(EGb 761)有助於改善神經精神症狀量表(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 NPI)護者(caregiver distress)評分,改善指標包括:、、、侵略、運動行為、冷漠、睡眠、夜間行為、、易怒和定性,但精神病症狀如:妄想,幻覺和興高采烈/欣則未有改善。

註1另外,關於預防效果,一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研究,共計5,889位參與者)指出,銀杏葉萃取並無法預防失智症發生。

註2銀杏葉萃取抗失智症分子機制可能其抗自由基及神經保護特性有關,具有降低β類澱粉蛋白質(beta-Amyloid)堆積、改善線粒體功能、降低血液粘度、改善神經傳導潛效應。

註3*總結:目前證據,銀杏葉萃取預防失智症發生,但罹病患者,使用銀杏葉制劑能帶來正面幫助隨著年紀變大,多數人有忘東忘西經驗,可能是走出們忘了拿鑰匙,忘了上一句話説什麼,如用心去想旁人提醒大多可想起,這類現象多是記憶容量及速度變弱造成,算是現象而有記憶力是維持競爭力武器,不管是學習、工作、生活及社交方面是如此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0研究,共2576位參與者)指出,於狀態者來説,銀杏葉萃取物於改善記憶、執行能力和專注力效果非但顯著,而且趨近於零(相關效應值年齡、持續期間、劑量及配方無關聯)。

註5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主要是下肢部位動脈阻塞,導致周邊組織血液流通引發跛行於運動時發生(是走路),症狀小腿出現疼痛、抽筋及,而休息一段時間會恢復銀杏葉萃取具有促進循環、血管及抗血小板凝結等效應,認為於外周動脈疾病有幫助一則考科藍文獻回顧(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包含14試驗,共739位間歇性跛行患者)指出,服用銀杏葉萃取雖有助改善行走距離(增加64.5公尺),但於安慰劑,改善幅度並無顯著差異。

註6發性運動障礙是一種服用抗精神病藥(antipsychotic drugs)後副作用(有20%-30%盛行率),主要造成肌肉自主抽動,臉部及口部肌肉受影響,造成口齒或吞嚥困,波及呼吸道,引發生命危險一則文獻統合分析指出(Meta-analysis,包含3試驗,參與者299位患有發性運動障礙精神分裂症患者),於獨用藥或安慰劑,銀杏葉萃取物(最佳劑量每日240 mg)合併藥物能改善發性運動障礙重度及臨牀症狀(AIMS評分表衡量)。

註1*結論:抗精神病藥引發發性運動障礙,如能併銀杏葉萃取物能降低此類現象重度多數人來説,適量使用銀杏葉提取物是安全,但報導可能副作用或反應有:腹瀉、胃部、胃痛頭痛、心跳、頭暈、、皮疹另外,食用生銀杏果或過量食用煮熟銀杏果會造成中毒,中毒主要症狀是呼吸困難、脈搏、癲癇、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神志不清、休克和抽搐,這是於銀杏果中含有4′-methoxypyridoxine 及 cyanogenic glycosides生物毒素,其中4′-methoxypyridoxine會抑制維他命B6、GABA 及glutamate生物合成、代謝和功能1. 備孕、懷孕期女性,可能會導致受孕困難、早產或分娩時出血2. 哺乳期女性,相關安全性未知3. 癲癇患者,可能增加發病機率6. 葡萄糖-6-磷酸脱氫酶缺乏(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又名蠶豆症或G6PD缺乏症)患者,可能導致急性溶血性貧血。

註17. 手術前兩周請停止使用銀杏關製品,這是於銀杏可能延緩血液凝固,讓手術期間和術後出血風險增加8. 服用具有抗凝血效應藥物或凝血功能者,可能增加瘀傷或出血風險,這是於銀杏具有抗凝血效應,見相關藥物名有:Aspirin(阿司匹林)、clopidogrel(氯吡格雷)、diclofenac(雙氯芬酸)、ibuprofen(布洛芬)、naproxen(萘普生)、dalteparin (達肝素鈉)、enoxaparin(依諾肝素)、heparin(肝素)、warfarin(華法林)9. 精神科常用藥物合併使用,可能影響藥物效力,見相關藥物名有:Alprazolam(阿普唑侖)、Buspirone(丁螺環酮)10. 抗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稱愛滋病病毒)藥物Efavirenz(依法韋侖)合併使用,可能影響藥物效力11. St. John’s wort(聖約翰草)及抗藥物fluoxetine(氟西汀)合併使用,可能引發(症狀有:、、和興奮)。

註212. 需要Cytochrome P450(細胞色素P450)酵素代謝藥物合併使用,可能影響藥物效力,(註3)見相關藥物名有以下:13. 降血糖藥物併,可能影響藥物效力,見相關藥物名有以下:Glimepiride(格列美脲)、glyburide(優降糖)、insulin(胰島素)、pioglitazone(吡格列酮)、rosiglitazone(羅格列酮)、chlorpropamide(氯磺丙脲)、glipizide(格列吡嗪)、tolbutamide(甲糖寧)14. 抗抑鬱藥Trazodone(曲唑酮)合併使用,有併導致昏迷案例。

註415. 增加癲癇發作機率藥物(如:麻醉藥、茶鹼、抗心律失常藥、抗生素、抗抑鬱藥、抗組織胺劑、免疫抑制劑、興奮劑)合併使用,可能會增加癲癇發作風險16. 抗癲癇藥物合併使用,可能影響藥物效力,相關藥物名有: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primidone(普裡米酮)、valproic acid(丙戊酸)、gabapentin(加巴噴丁)carbamazepine(卡馬西平)、phenytoin(苯妥英)17. 降血壓藥物Hydrochlorothiazide(氫氯噻嗪)合併使用,可能造成血壓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