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鏽顏色」是由鐵和氧氣進行氧化還原反應而生成的紅色鐵氧化物。鐵鏽主要由Fe2O3·nH2O和FeO(OH), Fe(OH)3組成。在氧氣和水的作用下,鐵會完全氧化成鏽。然而,鋁因為生成氧化鋁薄膜的原因,氧化速度相對緩慢,這被稱為鈍化反應。「鐵鏽顏色」闡述了鐵氧化的過程和影響氧化速度的因素。
鐵鏽改寫
鐵鏽成因與防治
鐵鏽是鐵氧化後的產物,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鐵和氫氧化鐵,形成過程涉及電化學反應。鋁因其表面形成了氧化鋁薄膜而具有良好的耐蝕性。


鐵鏽的形成
鐵在氧氣和水的共同作用下會逐漸氧化,形成鐵鏽。其他金屬雖會氧化,但不稱為鏽。純水或乾燥氧氣對鐵的氧化作用較小。在鐵表面鍍上其他金屬可以形成保護層,減緩鐵的氧化。
鐵鏽的反應機制
鐵與氧和水接觸時,會發生電化學反應,其中第一步是鐵失去電子,將電子交給氧。水的存在會加速反應速度。酸的存在也會促進鐵的氧化。
反應式 | 描述 |
Fe + O₂ → FeO | 鐵失去電子,形成氧化鐵 |
2FeO + O₂ → 2FeO₂ | 氧化鐵進一步氧化成正二價鐵的高價氧化物 |
FeO → FeO₂ + 2H⁺ + 2e⁻ | 在酸性條件下,氧化鐵轉換為亞鐵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
FeO₂ + H₂O → Fe(OH)₃ | 亞鐵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形成氫氧化鐵 |
由於反應持續進行,鐵鏽的成分會隨時間變化。鈣離子的存在會加速鐵鏽的產生,並與鐵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結合形成複合物沉澱。
防鏽措施
為了防止鐵鏽的產生,需要在鐵製品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保護層,如不銹鋼的表面有一層三氧化二鉻,以及其他金屬如鎂、鈦、鋅、鋁等形成的耐蝕氧化物保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