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 顏色】鐵的顏色大解密!純鐵驚人的色彩之謎

【鐵 顏色】鐵的顏色大解密!純鐵驚人的色彩之謎
  • 175°C下,鐵與一氧化碳反應形成五羰基鐵,通過熱分解生成十二羰基三鐵。
  • 碘化鐵可由鐵與碘在-20°C反應製備,其某些配合物具有穩定性。
  • 三氯化鐵是最常見的鐵三鹵化物,因為Fe3+會氧化I-,所以碘化鐵不能通過鹵化法製備。
  • 鐵與各種元素形成的鐵礦,主要有赤鐵礦、磁鐵礦和菱鐵礦等。
  • 地球上第五豐富的元素為鐵,普遍存在於地殼中。
  • 56Ni聚變產生的56Fe是核合成最常見的終點,也是鐵隕石和類地行星核心的主要成分。
  • 遙遠未來,所有恆星質量的物體都可能演變成冷鐵球。
  • Ia超新星爆發向太空噴出大量鐵,導致鐵在類地行星中廣泛存在。
  • 量子隧穿效應可能使輕於56Fe的原子核聚變為56Fe,重於56Fe的原子核衰變為56Fe。
  • 超新星更傾向於合成鐵而非鎳,因為56Fe每個核子的平均質量低於62Ni。
  • 60Fe是具有長半衰期的絕種同位素,目前已不存在於地球上。
  • 60Ni豐度和鐵穩定同位素比率的研究有助於理解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
  • 鐵是最常見的耐火元素之一,在宇宙中排名第六。
  • 磁槌形配合物二茂鐵的發現徹底改變了有機金屬化學。
  • 鐵的同位素56Fe為核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
  • 隨著質子數的增加,鐵合金的熔點、沸點和原子化焓都降低。
  • 鐵的同素異形體在不同温度和壓力下發生相互轉化。
  • 鐵在居里點以下具有鐵磁性,鐵原子中兩個不成對電子的自旋方向一致。
  • 鐵的四種穩定同位素分別為54Fe、56Fe、57Fe和58Fe。
  • 54Fe和56Fe是鐵中最常見的同位素。
  • 鐵在無外磁場下自發形成大小約10微米的磁疇。
  • 鐵是一種活躍的金屬,能與各種酸和元素反應。
  • 二茂鐵是一種有機鐵化合物,由鐵原子與五個一氧化碳分子鍵合而成。
  • 四羰基鐵酸二鈉又稱Collman試劑,含有-2氧化態的鐵。
  • 鐵在人體中主要分佈於血基質和肌紅素中,扮演氧氣運輸和儲藏的角色。
  • 鐵是許多氧化還原酶活性位置上的金屬。
  • 在工業、醫學和研究領域,鐵的化合物具有廣泛的應用。
  • 純鐵具有光澤、較軟、有延展性,密度為7.873 g/cm3,熔點為1535°C,沸點為3070°C。
  • 鐵是一種常見的工業金屬,與銅合金相比,其冶煉温度更高。
  • 隨著冶煉技術的進步,鐵在青銅時代開始取代銅合金。
  • 地殼中的純鐵十分稀少,基本上只存在於隕石中。

鐵的顏色

鐵是一種過渡金屬,具有獨特的顏色特性。鐵的顏色變化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鐵 顏色 Play

  • 氧化程度:氧化的鐵呈現為紅色或褐色。
  • 化學成分:與其他元素形成合金的鐵可以表現出不同的顏色。例如,與碳形成合金的鐵變成鋼,呈現灰色。
  • 表面處理:鐵的表面處理,如電鍍或塗層,也可以改變其顏色。

鐵的氧化顏色

氧化是鐵與氧氣反應的過程。氧化程度的不同會導致鐵表現出不同的顏色:

鐵 顏色

氧化程度 顏色
低度氧化 黑色
中度氧化 紅色
高度氧化 褐色

鐵合金的顏色

與其他元素形成合金時,鐵的顏色會發生變化。以下是常見的鐵合金及其顏色:

鐵合金 顏色
鋼 (與碳) 灰色
白鐵 (與錫) 銀色
不鏽鋼 (與鉻) 銀色或灰色
鑄鐵 (與碳和矽) 深灰色

鐵的表面處理顏色

通過表面處理,可以改變鐵的顏色。以下是常見的表面處理及其顏色:

表面處理 顏色
電鍍 (金) 金色
電鍍 (銀) 銀色
塗層 (油漆) 多種顏色

其他影響鐵顏色的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外,以下因素也會影響鐵的顏色:

  • 温度:高温下的鐵會呈現紅色或白色。
  • 光線:不同的光線條件會影響鐵的顏色感知。
  • 觀測角度:觀測者的角度會影響他看到鐵的顏色。

應用

鐵的顏色特性在許多應用中很重要,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