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築學裡,長廊(英語:Long gallery)是指一個狹長的房間,通常擁有挑高的天花板。在英國,長廊在伊麗莎白時代建築和雅各賓建築(英語:Jacobean architecture)風格的房子中很受歡迎。長廊通常會位於大宅的上層,並且橫跨建物的整個正面。長廊有多種用途:可用於招待客人,也可在天氣惡劣時在室內步行健身,亦可用於展示藝術收藏品。
長廊看起來像一條寬敞的走廊,但它是被設計為一個獨立使用的房間,而不是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的通道。在16世紀,在現今十分清楚的「走廊」概念還沒有被引入英國國內建築;在當時,房間是從屋外進入,或是從一個房間進入另一個房間。


長廊(又稱千柱廊[1])是中國
頤和園長廊:中國文化與建築的瑰寶
在中國北京頤和園內,有一處長廊,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評為世界上最長的木廊。這條長廊始建於18世紀中期,全長728米,共273間,雕樑畫棟,彩繪精美,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長廊的建成與清乾隆年間皇太后的遊覽需求有關,後經歷戰火破壞和多次修復,至今仍保存完好,並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向世人展示。
長廊的建築特色與歷史
頤和園長廊的設計獨具匠心,以木結構為主,橫跨頤和園的昆明湖岸,與萬壽山相接。長廊的每根柱子、每塊木板都經過精心的雕飾和彩繪,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長廊在歷史上曾多次遭受破壞,尤其是在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但均得到了後世的修復和保護。
長廊的歷史 |
修復與保護 |
1750年,長廊初建 | 195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週年,政府對長廊進行了大規模修繕 |
186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遭到破壞 | 197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週年,對長廊再次進行修繕 |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遭到破壞 | 1990年,長廊被記錄在吉尼斯世界紀錄 |
1959年後,政府多次修繕長廊 | 1998年,長廊作為頤和園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長廊並非僅作為一條通道,而是被設計成一個供人休息、觀景和欣賞藝術作品的場所。在長廊內,遊客可以欣賞到上萬幅精緻的彩繪,這些彩繪題材廣泛,包括山水風景、歷史故事、民間傳説等,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的豐富面貌和人文精神。
長廊的價值與保護
頤和園長廊不僅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珍品,也是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重要遺跡。為了保護這項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進行修繕和保養。同時,也在不斷加強對長廊的監測和管理工作,以確保其長期保存和永續利用。
頤和園長廊的建成,不僅是為了滿足皇家遊覽的需求,更是中國古代工匠智慧與藝術創意的體現。
長廊的每根柱子、每塊木板都經過精心的雕飾和彩繪,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長廊的修復和保護,不僅是為了保存這一歷史建築,也是為了傳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頤和園長廊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見證了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和藝術的高超水準,同時也是中國向世界展示其豐富文化遺產的重要窗口。
當我經過那條長廊時,我感受到一種特殊的氛圍。長廊的牆壁由古老的磚石構成,上面刻滿了歷史的痕跡。光線透過高聳的拱頂窗户灑落下來,在長廊裡形成了柔和的光影交錯。
走在長廊中,鄰近的壁畫和雕塑彷彿在述説著故事。我停下腳步,仔細觀察每一個細節。這些藝術品完美地融入了長廊的環境中,彰顯出其獨特的美感。
長廊兩側是排列整齊的古董傢俱,每一件都散發出濃厚的歷史氣息。它們曾見證了無數的時光流轉,目睹了歷史的變遷。想像著當年的人們坐在這些傢俱上閑聊,感覺彷彿能夠聽見他們的聲音。
長廊盡頭是一扇敞開的大門,透過門扉可以看到一片寬敞的庭園。花卉綻放,鳥兒歡快地歌唱著。長廊和庭園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長廊的盡頭是一個小型噴泉,水波粼粼。我坐在噴泉旁,靜靜地欣賞著這一切。長廊、庭園和噴泉,它們彷彿與自然融為一體,帶給我深深的寧靜與放鬆。
長廊,這個看似平凡的場所,卻藴含著豐富的故事與情感。這裡不僅是歷史的證人,更是人們尋找寧靜和慰藉的地方。我期待著再次走過這條長廊,去感受它獨特的魅力。
延伸閲讀…
長廊_百度百科
頤和園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