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通寶】開元通寶震撼登場,你絕對無法想像這其中的秘密!

【開元通寶】開元通寶震撼登場,你絕對無法想像這其中的秘密!

開元通寶是唐高祖武德四年七月十日,即公元621年8月2日,鑄行的一種貨幣,是唐代流行時間最長,最重要的流通貨幣。幣面錢文上下右左直讀為「開元通寶」,上右下左迴旋讀為「開通元寶」。

「開元通寶」雖然為唐代的主流錢幣,但並非年號錢,在唐朝289年時間裡也鑄行過年號錢,如唐高宗的「乾封泉寶」(始鑄於公元666年)、唐肅宗的「乾元重寶」(始鑄於公元758年)、唐代宗的「大曆元寶」(始鑄於公元766年)、唐德宗的「建中通寶」(始鑄於公元780年)、唐武宗的「會昌開元」、唐懿宗的「鹹通玄寶」(始鑄於公元870年),還有史思明的「順天元寶」,和非年號錢「得壹元寶」(始鑄於公元760年),以上以「寶」字。

開元通寶 Play


開元通寶,作為唐代最重要的流通貨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盛唐之鑄,四公元六二一年八月二日發行,實為當代鼎盛,流通貨幣之首。其幣面文「開元通寶」四字,或直或迴旋,顯現不一。

唐代貨幣演變

從秦半兩至漢五銖,形制繼承,每錢直徑八分,重二銖四絫,合三點七三克。十進制之錢、兩,取替十二進制之銖、絫。

貨幣 年份 鑄行時間
開元通寶 公元621年 長久且主導
乾封泉寶 公元666年 8個月
乾元重寶 公元758年 始行
大曆元寶 公元766年 地方官鑄
建中通寶 公元780年 地方官鑄
鹹通玄寶 公元870年 地方官鑄
順天元寶
得壹元寶

開元通寶之稱,雖與唐玄宗之「開元」年號同名,實則兩者無關。其鑄行遠在100年前,且非年號錢。唐代以後,「通寶」、「元寶」、「重寶」等名稱在錢幣上流行。[2]

考古發現,「開元通寶」並非唐玄宗時期獨有,早在「開元」年號之前,已有多處墓葬出土「開元通寶」。如湖北安陸吳王李恪妃楊氏墓(公元637年)、鹹陽長樂公主墓(公元643年)、西安偉兒墓(公元647年)、陝西弘乾鄭仁泰墓(公元664年)、湖北鄖縣李徽墓(公元684年)、河南偃師李守一墓(公元693年)、西安郭暠墓(公元695年)、陝西乾縣永泰公主墓(公元706年),西安郭桓墓(公元708年)。[4]

當元朝開國以後,貨幣制度開始逐漸形成。在此期間,「開元通寶」成為了當時的主要貨幣之一。開元通寶以其精美的造型和流通的便利性而受到廣泛的歡迎。

開元通寶的錢幣正面上有寫著“開元通寶”四個字,背面則是採用了傳統的穿孔設計。整體而言,開元通寶無疑成為了元朝貨幣制度中的重要角色。

在當時,開元通寶不僅在中國國內使用,還廣泛流通於東亞各地。由於元朝在經濟發展和貨幣流通方面表現出色,因此開元通寶也成為了當時國際貿易中的重要交易貨幣。它的流通範圍包括了中國、朝鮮、日本及東南亞等地區。

開元通寶以其精美的外觀和高度的工藝水平而聞名。每一枚開元通寶都由優質的青銅材料製成,並且在錢幣正面上刻有精細的字體和圖案。這些錢幣的製作工藝非常獨特,展現了元朝當時的文化和藝術水平。

此外,開元通寶的流通也給當時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推動力。這個貨幣系統的建立為貿易活動提供了方便,也促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開元通寶的流通使得商品交易更加便利,同時也提高了人們對貨幣信用的認可度。

總結而言,開元通寶作為元朝的主要貨幣之一,不僅在中國國內廣泛流通,還在國際貿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的精美外觀和便利流通性質深受人們的喜愛。開元通寶的出現和流通,推動了元朝經濟的發展,也對貨幣制度的健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延伸閲讀…

開元通寶_百度百科

開元通寶 – 國立歷史博物館-數位文創加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