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作套種可稱立體農業,是指同一土地上行、株距和佔地比例種植種類農作物,是充分利用種植空間和資源一種農業生產模式。
間作:幾種作物同時期播種,間作作物共生期佔一種作物全生育期一半;套種:時期播種叫套種,前季作物生長後期株行間播種或移栽後季作物種植方式叫套種,套種作物共生期,超過套種作物全生育期一半。
合理間作套種可以減少土地重茬危害,抑制病蟲害,有多種處,可促進作物增產增收。
1、間作套種作物,植株應能搭配,這樣有利於通風透光,使太陽光能得以充分利用。
如玉米與大豆或綠豆間作。
2、間作套種作物,病蟲害要能起到制約。
如大蒜套種玉米,大蒜分泌大蒜素能驅散玉米蚜蟲,使玉米菌核病發病率下降。
3、間作套種作物,根系應一。
即根系作物根系喜光作物搭配,土壤中各取所需,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養分和水分,促進作物生髮育,達到降耗增產目的。
如小麥和豆科綠肥作物間作。
4、間作套種,圓葉形作物宜尖葉形作物套作,這樣可避免擋風遮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如玉米與花生間作。
剋作物有:向日葵、西紅柿、蘋果,南瓜馬鈴薯,葡萄柏樹,高梁與芝麻,核桃蘋果,葡萄與花椒。


同時錯開收穫期,可避免勞力,有利於套作下茬作物。
如玉米間作紅薯,主作物玉米收,副作物紅薯後收。
6、間作套種作物,枝葉類型宜一橫一縱。
株形枝葉橫發展縱向發展間套作,可形成通風透光複合羣體,達到提高光合作用效益目的。
如玉米和紅薯間作。
7、間作套種作物,品種雙方要。
要利於雙方發育生長、互利共生或有利於一方,但損害另一方生長。
例如玉米套種大豆,大豆根瘤菌可為玉米提供氮肥,而玉米分泌無氮酸類,是大豆根瘤菌喜歡基質。
8、間作套種,耐陰作物宜抗旱作物搭配,這樣可充分發揮水肥作用,增強作物抗災能力,有利於減輕旱澇災害。
如玉米、高梁套種紅薯,玉米、高梁,紅薯耐陰。
9、間作套種作物,結實部位地上和地下相間宜,莖稈上開花結實作物地下結實作物套作。
這樣會形成授粉上爭鬥,地上莖稈開花結實作物可獨享風、蟲媒介體,有利於增產。
10、間作套種作物,種植密度要一。
一種作物種行,另一種作物種行,這樣於通風,保證增產優勢。
如玉米套種蠶豆,蠶豆行,玉米行。
11、間作套種,纏繞型作物稈型作物有機套作時,能節架條、省工省錢。
如玉米和黃瓜間作,可用玉米秸稈黃瓜架條,讓黃瓜纏繞玉米秸上,能減輕或抑抑制黃瓜花葉病。
12、間作套種,爬蔓型作物宜直立型作物套作。
如春玉米間作南瓜、晚玉米間作冬瓜,玉米上長,南瓜、冬瓜橫爬秧,影響。
且南瓜花蜜能引誘玉米螟天敵黑卵蜂寄生,可地減輕玉米螟危害。
13、認識作物相親與相剋。
作物相親相剋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物種植一起,雙方分泌殺菌素,生長素,有機酸,生物鹼等化學物質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對方生長。
促進雙方生長“相親”,反之,“剋”。
相親作物有:玉米和豆科作物,魔芋和玉米、向日葵稈作物,大蒜、韭菜與大白菜,包心菜十字花科作物,大豆和蓖麻,洋芋和菜豆,洋葱和胡蘿蔔。
剋作物有:向日葵、西紅柿、蘋果,南瓜馬鈴薯,葡萄柏樹,高梁與芝麻,核桃蘋果,葡萄與花椒。
1、棉花+玉米:棉田間種玉米可誘集蟲卵減輕棉苗受害。
棉田每隔10米穴播l行玉米(每畝50~60墩,每墩2~3株),可地改善棉田生態結構,誘集棉鈴蟲、玉米螟產卵,從而減少棉苗上落卵量。
間種玉米棉田,棉苗上落卵量減少60%~70%。
2、棉花(或油菜)+大蒜:棉花或油菜間種大蒜可驅避害蟲減少蟲卵。
大蒜揮發出來殺菌素——大蒜素具有辛辣氣味,可使為害棉花或油菜蚜蟲“退避三舍”,且棉花上二代棉鈴蟲發生減輕,其他害蟲會“聞風而逃”。
調查,間種田沒用藥物防治苗蚜,棉苗卷葉,而條件單作田防治苗蚜2次,卷葉株率達25%-28%;間種田二代棉鈴蟲百株有卵12粒,而單作田百株卵量500粒以上。
3、棉花+小麥:麥棉套種,這種配植方法對控制棉花苗期蚜蟲十分。
麥套棉於小麥屏障作用,不僅直接影響棉蚜遷入,而且棉田温度要單作田1℃左右,加上麥行天敵作用,苗蚜不用施藥防治控制為害。
4、棉花+綠豆:棉花豆間作,五六月份,單作田棉棵,於天敵、棲息;間作田綠豆發棵,田間氣候有利於天敵生存、繁衍,而豆蚜是天敵食料,所以天敵量增加,棉花害蟲減輕,可少防治1-2遍。
5、棉花+高粱:棉田間種高粱棉花畦溝旁栽植少量高粱,可誘集蜘蛛、蚜繭蜂、食蚜蠅、瓢蟲、小花蝽天敵來抑制棉蚜、棉鈴蟲害蟲發生和為害。
6、玉米+黃瓜:玉米間種黃瓜可減少黃瓜病毒病發生。
玉米行內種黃瓜,可使黃瓜花葉病減少61.6%。
能利用玉米秸稈做黃瓜架條,省錢省工。
7、玉米+紅薯:這兩種作物枝葉一個是縱向生長一個是橫生長,有利於通風透光,加強光合作用。
8、玉米+南瓜(或花生):玉米間種南瓜或花生可減輕玉米螟害。
南瓜花蜜能引誘玉米螟寄生性天敵——卵蜂,通過卵蜂寄生作用,可地減輕玉米螟為害。
另外,玉米間作花生可使玉米螟為害減輕。
玉米形葉,花生圓形葉,一起種植不會擋光,提供光能利用率。
9、玉米+辣(青)椒:玉米辣(青)椒間作可減輕辣(青)椒病害。
於玉米遮陰作用,辣椒日灼病和病毒病比單作田減少72%;玉米與青椒隔行種植,可使青椒病毒病減輕56.9%。
10、玉米+白菜:玉米間作白菜可減少白菜多種病害。
玉米間作白菜田,於田間氣温單作田降低0.5℃、地面温度降低2℃,可使白菜病毒病減少20%以上,白斑病減少18%,白菜軟腐病、霜黴病發生減輕。
11、 玉米+豌豆:玉米和豌豆混種能做到雙獲豐收。
玉米和豌豆兩者種一起會得益,雙雙增產。
間作:幾種作物同時期播種,間作作物共生期佔一種作物全生育期一半;套種:時期播種叫套種,前季作物生長後期株行間播種或移栽後季作物種植方式叫套種,套種作物共生期,超過套種作物全生育期一半。


延伸閱讀…
玉米分泌物質能促進根瘤菌繁殖。
13、玉米+蠶豆:玉米種植密度寬,蠶豆,間作種植便於通風。
14、小麥+煙草:麥煙套種,於麥株能阻礙煙蚜遷飛降落,加上麥田七星瓢蟲天敵作用,可以控制煙蚜為害。
另陝西省農林科學院特種作物研究所報道,單作田發生煙草花葉病,病株率達62.7%,而套作田5%。
15、小麥+蠶豆:小麥套種蠶豆能改變田間氣候,通風透光生長植株,能減少蠶豆褐斑病、麥鏽病發生和蔓延,能減輕旱澇災害。
16.大蒜+玉米:大蒜刺激性氣味,可抑制玉米螟、蚜蟲蟲害發生。
17.大蒜+油菜:原理同上,可減輕菜蚜危害。
大蒜間作其他作物能減少蟲害發生。
19、大豆(或花生)+蓖麻:大豆或花生間種蓖麻可殺死害蟲降低蟲口。
蓖麻可分泌物質,減少金龜子作物危害。
大豆或花生地裏、地邊地點種蓖麻,可使到豆田、花生田產卵金龜甲取食蓖麻葉後中毒死亡,其效果不亞於施用化學農藥。
20、胡麻+春小麥:胡麻春小麥混作可減少棉鈴蟲發生。
胡麻春小麥混作田,於麥芒防護作用,可使棉鈴蟲發生量減少。
據新疆昌吉縣農科所調查,混作田棉鈴蟲地邊有少量發生,而單作胡麻田每平方米有棉鈴蟲4-10頭,花蕾被害率高達35%。
21.茄子+小白菜:小白菜到8釐米左右時,套作栽種茄子,可以減少地老虎對茄子危害。
22、韭菜+豇豆:韭菜吸收部分營養,使豇豆會徒長而多結莢。
豇豆會韭菜遮陽,促進韭菜生長。
23、四季豆+小葱:淺根和深根套種,合理利用土壤空間,充分利用土壤養分。
24、芋艿+甜瓜:生長週期,錯開收穫時間,收穫。
利於後收吸收營養,促進高產。
26、大白菜+小菜心:大白菜植株,株間空隙,間作小菜心可合理利用土地。
27、生薑+西瓜:生薑喜,西瓜喜陽,搭配種植可減輕高温生薑危害。
28、冬瓜+番茄:番茄畦套種冬瓜,可防止番茄日燒病發生。
可以間作套種搭配方式有很多,種植朋友可以舉一反三,合理間作套種,減少疾病,提高產量!間作套種可稱立體農業,是指同一土地上行、株距和佔地比例種植種類農作物,是充分利用種植空間和資源一種農業生產模式。
間作:幾種作物同時期播種,間作作物共生期佔一種作物全生育期一半;套種:時期播種叫套種,前季作物生長後期株行間播種或移栽後季作物種植方式叫套種,套種作物共生期,超過套種作物全生育期一半。
延伸閱讀…
合理間作套種可以減少土地重茬危害,抑制病蟲害,有多種處,可促進作物增產增收。
1、間作套種作物,植株應能搭配,這樣有利於通風透光,使太陽光能得以充分利用。
如玉米與大豆或綠豆間作。
2、間作套種作物,病蟲害要能起到制約。
如大蒜套種玉米,大蒜分泌大蒜素能驅散玉米蚜蟲,使玉米菌核病發病率下降。
3、間作套種作物,根系應一。
即根系作物根系喜光作物搭配,土壤中各取所需,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養分和水分,促進作物生髮育,達到降耗增產目的。
如小麥和豆科綠肥作物間作。
4、間作套種,圓葉形作物宜尖葉形作物套作,這樣可避免擋風遮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如玉米與花生間作。
5、間作套種作物,主副作物時間要錯開,這樣晚收作物生長後期可充分地吸收養分和光能,促進高產。
同時錯開收穫期,可避免勞力,有利於套作下茬作物。
如玉米間作紅薯,主作物玉米收,副作物紅薯後收。
6、間作套種作物,枝葉類型宜一橫一縱。
株形枝葉橫發展縱向發展間套作,可形成通風透光複合羣體,達到提高光合作用效益目的。
如玉米和紅薯間作。
7、間作套種作物,品種雙方要。
要利於雙方發育生長、互利共生或有利於一方,但損害另一方生長。
例如玉米套種大豆,大豆根瘤菌可為玉米提供氮肥,而玉米分泌無氮酸類,是大豆根瘤菌喜歡基質。
8、間作套種,耐陰作物宜抗旱作物搭配,這樣可充分發揮水肥作用,增強作物抗災能力,有利於減輕旱澇災害。
如玉米、高梁套種紅薯,玉米、高梁,紅薯耐陰。
9、間作套種作物,結實部位地上和地下相間宜,莖稈上開花結實作物地下結實作物套作。
這樣會形成授粉上爭鬥,地上莖稈開花結實作物可獨享風、蟲媒介體,有利於增產。
10、間作套種作物,種植密度要一。
一種作物種行,另一種作物種行,這樣於通風,保證增產優勢。
如玉米套種蠶豆,蠶豆行,玉米行。
11、間作套種,纏繞型作物稈型作物有機套作時,能節架條、省工省錢。
如玉米和黃瓜間作,可用玉米秸稈黃瓜架條,讓黃瓜纏繞玉米秸上,能減輕或抑抑制黃瓜花葉病。
12、間作套種,爬蔓型作物宜直立型作物套作。
如春玉米間作南瓜、晚玉米間作冬瓜,玉米上長,南瓜、冬瓜橫爬秧,影響。
且南瓜花蜜能引誘玉米螟天敵黑卵蜂寄生,可地減輕玉米螟危害。
13、認識作物相親與相剋。
作物相親相剋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物種植一起,雙方分泌殺菌素,生長素,有機酸,生物鹼等化學物質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對方生長。
促進雙方生長“相親”,反之,“剋”。
相親作物有:玉米和豆科作物,魔芋和玉米、向日葵稈作物,大蒜、韭菜與大白菜,包心菜十字花科作物,大豆和蓖麻,洋芋和菜豆,洋葱和胡蘿蔔。
剋作物有:向日葵、西紅柿、蘋果,南瓜馬鈴薯,葡萄柏樹,高梁與芝麻,核桃蘋果,葡萄與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