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性情 意思】讓你心靈更豐富,陶冶性情是你的必修課!

【陶冶性情 意思】讓你心靈更豐富,陶冶性情是你的必修課!

陶冶性情

陶冶性情,意指通過外部影響的薰陶,以優化自身品德特質,促使心性得到提升。陶冶意指教化育人、修身養性、陶冶品格;性情指涉個人的秉性、氣質。

陶冶性情 意思 Play

陶冶性情的途徑眾多,包括接觸藝術、親近自然、博覽羣書,並用心體會和感受。透過這些途徑,個體的思想、人格、視野、情趣和品味得以改善,進而塑造出高尚、內涵豐富的人格。

陶冶性情 意思

陶冶一詞釋義繁多,其涵義包含:

  1. 指從事陶瓷製作和金屬冶煉,如《荀子·王制》所載:「農夫不伐木、不陶冶而足械用。」
  2. 製作和燒制陶瓷器,如《陶説·陶冶圖説》所述:「由內廷交出陶冶圖二十張。」
  3. 藉助窯爐熔鍊製作陶瓷器皿,如《明史·職官志一》記載:「虞衡典山澤採捕陶冶之事。」

陶冶性情,始見於南北朝時期。劉勰《文心雕龍》首言:「陶冶性情,功在上哲。」鍾嶸於《詩品》評論阮籍詠懷詩云:「可以陶性靈,發幽思。」蕭統論及陶淵明文學,則表示:「豈止仁義可蹈,抑乃爵祿可辭。」北齊顏之推亦謂:「至於陶冶性靈,從容諷諫,入其滋味,亦樂事也。」

陶冶性情之説,既反映了儒家思想在文學領域的實踐,亦體現了文學自覺的發展。隨著文學自覺性的提升,文學通過動人情感移化人性的獨特塑造人格功能得以凸顯,並被文學理論所概括。

經典依據

儒家典籍雖然未見「陶冶性情」之明言,但卻隱含此義。孔子倡議立身修德之道雲:「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朱熹註釋「興於詩」謂:「詩本性情」,「吟詠之間,抑揚反覆」,「可以興起其好善惡惡之心而不能自己。」朱熹註釋「成於樂」雲:樂「更唱迭和」,「可以養人之性情,而盪滌其邪穢,消融渣滓。」

孔子論述詩歌功用,有「興」、「觀」、「羣」、「怨」之説,亦云詩可以感發人情志,使之與人和而不流,對上怨而不怒。《禮記·經解》載:「孔子曰:人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温柔敦厚,《詩》教也。」温柔敦厚為陶冶性情的結果,這些論述皆體現了以詩陶冶性情的思想,實為陶冶性情之説的源頭。此外,《詩緯·含神霧》有「詩者,持也」之説,意指詩可維繫人性情,使不放縱,亦為後世一些論陶冶性情者之所據。

陶冶性情——涵養高雅情操的藝術

陶冶性情,意指透過各式各樣的藝術修養和精神活動,培養高雅的情操和道德品質。具體來説,陶冶性情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涵義:

  • 涵養審美趣味:
  • 欣賞藝術作品、文學作品或自然美景
  • 培養對美的不斷追求和欣賞能力
  • 培養高雅品格:
  • 通過詩歌、散文或戲劇領略人物精神
  • 學習尊師重道、待人接物之道
  • 寄情山水:
  • 親近自然,感受天地之美與人生之趣
  • 沉浸在自然景觀中,陶冶情操
  • 明理養德:
  • 通過哲學、宗教或經典文學作品,理解人生道理
  • 培養內涵豐富、心境平和的品質

陶冶性情的方式並非單一,而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途徑包括:

陶冶性情的方式 內涵
書法 修習書法不僅能訓練專注力,更能磨練心性,陶冶情操。
繪畫 繪畫的過程不僅是技術的展現,更是情感的表達,能培養藝術家的審美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
音樂 音樂的優美旋律和節奏能直接觸動人的心靈,培養高雅的情操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戲劇 戲劇的表演不僅能讓人獲得感官上的滿足,更能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啟迪觀眾,陶冶他們的性情。
古籍典藏 古籍典藏中的經典文學作品和哲學思想,能讓人獲得精神上的滋養,培養高雅的趣味和深沉的內涵。

陶冶性情對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有著深遠的影響。它不僅能塑造高雅的情操,還能涵養內在的修養,進而促進自我完善和培養和諧的社會氛圍。因此,陶冶性情應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精神傳承和實踐。

延伸閲讀…

什麼叫陶冶性情?

陶冶性情搜尋結果- 教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