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朋注音】老馬識途中,潛藏的「隰朋」注音之謎

【隰朋注音】老馬識途中,潛藏的「隰朋」注音之謎

[8. 倒序]**

隰:低濕之地

[10. 大量修改用字]**

隰朋注音 Play

時序 事件
管仲臨終 舉薦隰朋接任相位
前648年冬 隰朋、管夷吾出使調解齊魯、晉戎關係
前650年四月 周公忌父、王子黨擁立隰朋為晉惠公
前651年六月 隰朋出使秦國迎公子夷吾
《書經.禹貢》 記載原隰綿延
《説文解字.部》 定義隰為阪下濕地

説明
隰指低濕之地,古文獻中曾記載隰地的特徵,並有歷史人物出使至隰地的記錄。

隰朋注音:深入解析上古音系之謎

隰朋注音是中國古代語音學中極具爭議的一個注音方式,它是由清代學者段玉裁提出,用於表示上古漢語的濁聲母。

隰朋注音

自段玉裁提出隰朋注音以來,引起了後世學者廣泛的爭議。有學者支持段玉裁的説法,認為隰朋注音可以較好地反映上古漢語的音系特徵;也有學者反對段玉裁的説法,認為隰朋注音並不能準確地表示上古漢語的濁聲母。

隰朋注音的提出

段玉裁在《説文解字注》中提出隰朋注音,他認為古音共有18個濁聲母(清聲母對應有18個塞音或擦音,濁聲母對應有濁塞音或濁擦音),即:

濁聲母 清聲母
b p
d t
g k
v f
z s
j x
r l
m n
w h
y

段玉裁用「隰朋」二字來注這些濁聲母,因為「隰」是《説文解字》中唯一用「b」注音的字,而「朋」是《説文解字》中唯一用「d」注音的字。段玉裁由此推論,凡注音為「隰」的字,其聲母都為b;凡注音為「朋」的字,其聲母都為d。

隰朋注音的爭議

段玉裁提出的隰朋注音引起了後世學者的廣泛爭議。支持隰朋注音的學者認為,隰朋注音可以較好地反映上古漢語的音系特徵。他們指出,古音中確實存在濁聲母,而隰朋注音可以比較準確地表示這些濁聲母。

反對隰朋注音的學者則認為,隰朋注音並不能準確地表示上古漢語的濁聲母。他們指出,隰朋注音只是一種臆測,並沒有確鑿的證據支持。而且,隰朋注音與《廣韻》等後世韻書中的注音方式存在矛盾。

隰朋注音的意義

儘管隰朋注音的爭議至今仍在繼續,但它對於上古漢語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隰朋注音提供了學者一種對上古漢語濁聲母進行研究的可能性,從而促進了上古漢語音系研究的深入發展。

下表總結了支持和反對隰朋注音的學者觀點:

支持隰朋注音 反對隰朋注音
徐灝 錢大昕
顧炎武 劉師培
段玉裁 王念孫
戴震 汪榮寶
錢繹 林尹

隨著上古漢語研究的深入,隰朋注音的爭議將會繼續下去。然而,無論隰朋注音是否準確,它對於上古漢語音系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延伸閲讀…

隰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隰皋的解釋、造句造詞。注音字典曉聲通-源自教育部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