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簷雨遮新規:健全登記制度,避免糾紛
2018年1月1日起,內政部修正地籍測量實施規則,明確規範自此日期獲準興建的房屋,雨遮不再包含於附屬建物測繪登記中,亦不計入售價。此舉旨在健全登記制度,減少市場誤導和買賣糾紛。


雨遮原本具有遮陽、防雨和消防等功能,依現行建築技術規定,其範圍限制在外牆窗户或開口上緣不超過50公分。在2011年4月30日前取得建照的舊建物,雨遮仍可登記和計價。2011年5月1日~2017年的預售案,雖然雨遮未計價,但成屋後仍可登記。
過去,雨遮面積納入房屋總面積計算,使得公設比產生「錯覺」般的下降。此外,雨遮在權狀上登記於附屬建物內,也造成室內坪數虛增的假象。
為避免交易糾紛,內政部強調民眾在買賣房屋時應瞭解適用的登記規定,並要求不動產經紀業者提供正確資訊。購買有登記雨遮的物件,可從權狀判斷其佔比是否合理,專家建議在3~8%範圍較為適當。
雨遮與深窗的選擇
除了雨遮外,近年建商也開始採用「深窗」設計。深窗是建物開口部內縮,具有遮陽、遮雨等功能。相較於雨遮外突於建築物本體,深窗則是往內凹陷。
深窗沒有特定的技術規則,和雨遮具有相同原理:避免雨水滲入窗框和室內。不少專家認為,若要區分雨遮和深窗,從建築物本體延伸的就是雨遮,而往內凹陷的就是深窗。
在雨遮、深窗的選擇上,民眾應考量個人需求和建築物設計。雨遮的優點在於能避免雨水噴濺,但缺點是佔用户外空間。深窗則相反,不會佔用户外空間,但遮雨效果較差。
表格:雨遮與深窗的比較
特點 | 雨遮 | 深窗 |
---|---|---|
位置 | 建築物本體外延伸 | 建築物開口部內縮 |
功能 | 遮陽、防雨、消防 | 遮陽、防雨 |
技術規則 | 有 | 無 |
佔用空間 | 是 | 否 |
遮雨效果 | 佳 | 較差 |
注意事項
購買房屋時,民眾應留意以下事項:
- 瞭解雨遮和深窗的設計並選擇適合自己的類型。
- 詢問房屋登記相關規定,明確定義雨遮和深窗的登記方式及計價。
- 要求不動產經紀業者提供正確資訊,確保買賣雙方權益。
- 對於有登記雨遮的房屋,判斷其佔比是否合理,避免支付過高的價格。
雨遮功能:遮風擋雨,打造舒適建築空間
雨遮功能是建築設計中重要的考量因素,在保護建築結構、居住者舒適度以及建築美學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雨遮功能的優點
優點 | 説明 |
---|---|
防水 | 防止雨水滲漏進室內,保護建築結構和室內裝潢 |
遮陽 | 阻擋陽光直射,降低室內温度,提升居住舒適度 |
阻擋風沙 | 減少風沙吹入室內,保持室內空氣品質 |
美觀 | 具有視覺美感,提升建築外觀 |
雨遮設計考量
設計雨遮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設計考量 | 説明 |
---|---|
材料 | 常用材料有混凝土、金屬或玻璃 |
尺寸 | 雨遮的尺寸應足夠覆蓋建築出入口或窗户,並具有適當的傾斜角度 |
位置 | 雨遮應安裝在適當的位置,例如窗户上方或出入口上 |
排水設計 | 雨水應能順利排離雨遮,避免積水 |
雨遮安裝注意事項
- 確保雨遮安裝牢固,以承受風荷載。
- 定期檢查和維護雨遮,確保其防水功能正常。
- 選擇堅固耐用的材料,例如混凝土或金屬。
- 避免使用透水性高的材料,例如木頭。
結論
雨遮功能在建築設計中至關重要,不僅能保護建築結構和居住者舒適度,還能提升建築美學。通過仔細考慮設計考量和安裝注意事項,可以打造出具有出色雨遮功能的建築空間。
延伸閲讀…
陽台窗户是否要安裝遮雨棚?裝遮雨棚有什麼好處?
看房時別忽略它!設計不良下雨天就毀了| 好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