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用以記錄日月星辰運行位置,測量天體間距的恆星羣體,共包含28個星座。


距星是二十八宿劃分赤經坐標體系的標準星,其赤經差稱為「距度」。二十八宿與黃道和赤道均有交集。
由於歲差和觀測手法變遷,二十八宿的距度和距星曾歷經多次調整。其中,觜宿和參宿的距星在明清時期互換。
漢代《太初曆》確立了二十八宿的官方標準,並沿用至元代。明清時期,奎宿、觜宿、參宿的距星再次調整。
唐代《開元佔經》記載了據稱由戰國石申觀測的古代距度,與漢代以來的距度有較大差異,表明西漢時期對距星進行過調整。
二十八宿最初可能起源於個別亮星的觀測,後來演化為一個完善的觀測體系,用於排列和組織星座,也用於分野理論和占星術。
隋代《步天歌》將星空劃分為28個天區,按赤經度分入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又分為四組,分別與四宮、四象、四季相配。
二十八宿體系的創立年代可能早於公元前30世紀,當時赤道星宿與赤道帶符合較為理想。牽牛星和織女星的赤經順序對調時間約在公元前36世紀至前30世紀之間。
青龍星宿:東方蒼龍的守護者
青龍星宿是中國古代星象學中的東方七宿之一,屬於二十八宿中的「東方青龍」七宿。它包含七顆恆星,並被認為是東方蒼龍的守護者。
青龍星宿的七顆恆星
恆星名稱 | 字義 | 視星等 | 肉眼可見 |
---|---|---|---|
角 | 龍角 | 3.50 | 是 |
亢 | 頸隆 | 3.52 | 是 |
底 | 腹底 | 3.05 | 是 |
房 | 屋室 | 3.20 | 是 |
心 | 心臟 | 3.06 | 是 |
尾 | 龍尾 | 2.72 | 是 |
箕 | 簸箕 | 2.18 | 是 |
青龍星宿的神話故事
在中國神話中,青龍星宿與東方蒼龍相配,被認為是天上四靈之一。蒼龍被視為一條跨越天空的神話生物,其形象類似於東方龍,掌管著東方和春季。
古籍《淮南子》中記載:青龍「頭角伸縮,巨身千里,臨水而止,入海而息。」它的角代表角宿,亢代表頸項,房代表腹肚,心代表心臟,尾代表尾翼,箕代表簸箕。
青龍星宿的文化影響
青龍星宿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影響:
- 東方代表:青龍象徵東方,與太陽升起有關。
- 雨水掌管:青龍被認為掌管著雨水,故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
- 祥瑞徵兆:青龍出現常被視為祥瑞,預示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建築裝飾:青龍的形象常被用於建築裝飾,如建築物的屋脊、琉璃瓦等。
- 姓氏起源:「敖」姓相傳源自青龍,被認為是青龍後裔。
青龍星宿在現代天文學
青龍星宿中的恆星屬於不同的距離和光度。最亮的為心宿,視星等為3.06;最暗為箕宿,視星等為2.18。
在現代天文學中,青龍星宿被歸類為星野中的蛇夫座,主要分佈在天球赤道附近。其中,角宿和亢宿組成了蛇夫座中的「蛇頭」。
青龍星宿與現代科學
青龍星宿不僅在神話和文化中具有重要意義,也與現代科學有關,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