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元朗區議會經元朗民政事務處向各有關部門查詢後,確認「天水圍明渠」當時未有正式名稱,而當時元朗民政事務處表示會諮詢各有關部門後,會要求路政署於明渠旁行人路安裝指示名牌。


而天水圍明渠西面,沙洲里路近天月路一段2.74公里行人徑,命名為「天影徑」;而風水裏廈村河平行、490米長之行人徑則命名為「屏廈徑」。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元朗區議會經元朗民政事務處向各有關部門查詢後,確認「天水圍明渠」當時未有正式名稱,而當時元朗民政事務處表示會諮詢各有關部門後,會要求路政署於明渠旁行人路安裝指示名牌。
時今日,各部門及各界對「天水圍明渠」有稱呼,如環保署、食環署稱為「天水圍明渠」;而渠務署及《維基百科》稱為「天水圍河」;「萬裏地圖」稱為「天水圍渠」;規劃署於《洪水橋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稱為「天水圍河道」;普遍街坊會稱為「渠」,故未有統一名稱。
明渠污染源是流域內禽畜農場(豬場)非法排水和未接駁污水渠鄉村排放廢水。


延伸閱讀…
流域面積16平方公里,全長27公里。
明渠污染源是流域內禽畜農場(豬場)非法排水和未接駁污水渠鄉村排放廢水。
延伸閱讀…
而《洪水橋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天水圍明渠」兩側會改造為河畔長廊,長廊有住宅發展,商店街、單車徑及休憩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