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地意思】你的養地是什麼意思?快來解惑吧!

【養地意思】你的養地是什麼意思?快來解惑吧!

養地與囤房

前言

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停車位一席難求。但在大安區高樓林立的精華地段,竟然有豪宅旁空置著一塊停車場空地。房仲業者對此解析,不蓋房子卻蓋停車場,可能是為了「養地」,業主要等到房價時機再建房。另一方面,也不用擔心,閒置空地會被課税。房仲業者説明,如果預期房價會漲或者是沒有足夠信心,在等待時機的過程中蓋停車場收現金,等於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妙計。

養地意思 Play

養地

養地分為養地、圈地與獵地三階段。不少有辦法又有金融實力的人會串通,先判斷都市未來的發展動向和政府開發動態,即使養地地段的開發與政府投資看來遙不可及。這些欲養地者也會購買這些地,價格多為每坪千元以下。這些地可能都是林地、農地、水土保持地,擁有者均願意購買。購買後,土地大多是閒置,或是以極低的租金出租,並耐心靜待時機,完全不考慮租金收益。

養地意思

養地的時間十分冗長,許多不太有實力的養地者會耐心等待,但通常會透過他們的政商關係去運作政府開發。等到開發的時機成熟,養地者便會與其他投資者開始收購被養地包圍的地段,這種情況稱為「圈地」。此時,養地地段附近的大片土地,已經有大部分落入這些養地者與圈地者的囊中,地價更是水漲船高。當這些土地需要開始正式開發時,所剩的土地少之又少,真正開發商得以用極高的價格「獵地」,也就是競標剩餘的土地。養地者通常只會慢慢釋出土地,讓手中的土地不斷升值。就算間中有更替執政者,政局變動影響了他們的養地計畫,親信上台時,計畫也會再度死灰復燃。養地行為對房地產市場最大的影響是,在房地產市場不好的時候,建商沒有降價的空間。

圈地與獵地

圈地的主要時機是在養地地段附近的大片土地,多數已經落入養地者與圈地者手中時。這時候養地者會與圈地的投資者開始收購養地地段旁的土地,並會花費很多的錢。當養地地段需要開始正式進行開發時,就正式進入「獵地」的階段。獵地時所需的土地已經很少,通常由開發商以高價競標。

囤房

囤房是許多人在養地之外,常見的炒房方式。囤房不似養地,受限政府的法令與市場的供給。囤藏房地產的原因大多是為了投資或保值。直接換屋能力者,自然而然把舊屋囤了下來;父母會為了未成年子女未來,奠定他們的經濟基礎,多囤個幾間,準備等他們成年移轉給他們;有人想未來退休時能有個保障,囤個幾間當包租公;有時甚至只是錢多到沒地方放,有閒錢時就囤個一間……,一切看起來多麼順其自然。囤房行為看似合理,但是對房地產市場會造成扭曲的發展。囤房行為造成超過人口所需的超額需求,刺激房價上漲與超額供給。囤房者的資金來自閒置資金,他們的邊際成本遠低於自住者,讓自住者無法在價格上與其競爭。

結論

養地與囤房是操縱房地產市場的兩大元兇,導致台灣房價居高不下,令一般人望而興嘆,導致房地產市場失衡。政府應加強管制,還給全民一個公平的居住環境。

養地相關統計表

地區 養地數量 養地面積
台北市 100筆 10公頃
新北市 50筆 5公頃
桃園市 20筆 2公頃

囤房相關統計表

地區 囤房數量 囤房面積
台北市 200户 2000坪
新北市 100户 1000坪
桃園市 50户 500坪

養地意思:閒置土地與農業用地之差異

養地意思是指持有土地不開發,使其自然增值或作為農業用地的狀態。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養地意思,釐清其與農業用地的差異,並分析其優缺點。

一、養地與農業用地的區別

特徵 養地 農業用地
目的 持有增值或農業 農業生產
使用方式 閒置或少量農業 實際耕種、養殖
法令規範 農業發展條例
課税 依土地税法課徵 農業用地税率較低
補助 可申請農業補貼

二、養地優缺點

優點:

  • 待價而沽:持有土地等待地價上漲,獲取增值收益。
  • 税負較低:與農業用地相比,養地課徵的土地税較低。
  • 非農業用途彈性:未來可開發為住宅、商業等用途。

缺點:

  • 經濟效益低:土地閒置,無法產生經濟收益。
  • 地價波動風險:地價上漲有風險,可能導致虧損。
  • 破壞景觀:大量養地可能造成景觀破碎化。

三、結論

妥善管理土地,避免養地造成閒置浪費,促進土地合理利用,是政府與社會共同的責任。透過瞭解養地意思,釐清其與農業用地的差異,才能做出適當的決策,實現土地資源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