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要注意什麼?當你打算開始在新魚缸養魚之前,請記得先等待至少三天讓水與打氣機一同運作,以確保完全曝氣並消除其中的餘氯。水中的氯含量對魚類是有傷害的,因此確保氯自然揮發後才能開始考慮養魚。在魚缸中,清澈的水並不代表適合魚類生存,因為他們需要菌類來代謝有害物質。建議在建立良好的菌羣之前,可以先放兩顆文蛤或者一些生命力強的魚種,例如玉如意。大約兩星期後再考慮養缸中其他魚類。魚送回家後,可以將整包水和魚一起放入魚缸中泡水,待魚袋裡的水和缸中水温度相同後,約20分鐘後將魚缸中的水加入魚袋中,再等待20分鐘便可以將魚放入魚缸了。如果在新魚缸養魚的過程中或者魚類出現異常時,可以加入少量粗鹽以減少魚類感染真菌的機會。如果需要將水抽出魚缸,可以使用虹吸方式。
新魚缸的準備與養魚方法
新魚缸的靜置與除氯
- 新買的魚缸在裝水前,需要先將缸內殘留的包裝材料清潔乾淨。
- 接著加入自來水,開啟打氣機進行曝氣,至少連續運行3天,以便使水中的餘氯完全散發。
- 在曝氣期間,可以考慮先放入兩顆文蛤或一些生命力強的魚種(如玉如意),這樣可以幫助水族箱建立菌羣,分解有害物質。
- 經過約兩星期後,當水中的菌羣穩定,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放入想要養的魚類。
新魚的過水過程
- 將新購的魚連同袋內的水一起放入準備好的魚缸中,讓袋子內外的水温逐漸平衡,這過程約需20分鐘。
- 然後將魚缸內的水緩慢加入袋子中,再次等待20分鐘,讓魚適應新的水質。
- 最後,將魚輕柔地放入魚缸中。
水質管理的技巧
- 在新魚缸開始養魚前,可以放一些粗鹽在水裏,以降低真菌感染魚隻的風險。
- 每隔一段時間,需要將魚缸中的水部分抽出,同時補充新水,保持水質的穩定。
- 計算抽出和補充的水量時,可以使用公式:長x寬x高cm / 1000 = 公升數。
- 倒入水質穩定劑時,要按照產品説明上的比例進行操作。
- 在加水過程中,速度越慢越好,這樣可以減少水質的劇烈變化。
請注意,如果在加水過程中需要暫時離開,建議暫停加水,以確保安全。


養魚要注意什麼
養魚是一項有趣且具有益處的活動。然而,要確保魚兒健康並獲得最佳的生長環境,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需要記住。
首先,水質是養魚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水質有助於魚兒的生長和健康。確保水中擁有足夠的氧氣,可以通過安裝氣泵或增加水面的水流來實現。同樣重要的是確保水的温度適宜,這可以通過使用加熱器或冷卻器進行調節。
其次,餵食是養魚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適當的餵食量和頻率是確保魚兒健康的關鍵。要注意不要過度餵食,這樣可能會導致水質惡化和魚兒的生長問題。同時,確保提供均衡的食物,包括魚糧、活餌或人工餌料,以滿足魚兒的營養需求。
另外,定期清潔魚缸也是非常重要的。積聚的污垢和殘留物可能會對魚兒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使用適當的工具和清潔劑進行定期清潔,並注意不要使用過多的清潔劑,以免對水質產生不良影響。
此外,定期檢查魚缸的設備和過濾系統也是非常重要的。確保所有設備運作正常並及時更換損壞的零件,這樣可以保證魚兒獲得良好的生長條件。
最後,注意魚兒之間的和諧相處。不同品種的魚可能會有不同的社交需求,有些魚甚至需要單獨飼養。確保魚缸中的魚兒互相協調,避免互相攻擊或壓力過大。如果有需要,可以諮詢專業人士的建議。
綜上所述,養魚需要注意水質、餵食、清潔、設備和魚兒間的相互關係。遵循這些注意事項,您將能夠養出健康、快樂的魚兒。
延伸閲讀…
養魚新手入門:12個教學讓你養魚一次上手(新手必讀)
魚到底要怎麼養才健康? – 農業知識入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