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龍脈位置】香港龍脈位置:一窺香港奇幻風水圖景

【香港龍脈位置】香港龍脈位置:一窺香港奇幻風水圖景

香港龍脈位置的深厚底藴成就了這個國際商業大城市的遠大未來。位於中國廣東南大門的香港,坐擁中國南幹山脈的盡龍結穴之處。從大庾嶺開始,它編織蓮花山脈,終至惠陽,再到深圳,最終的來龍山——梧桐山。而香港更因為珠江的恩賜,天門開、地户閉,擁有豐沛的水資源。

香港龍脈位置 Play

香港地理位置極其優越,位於中國廣東的南大門,是中國南幹山脈的終點龍穴之地。山脈起源於廣東五嶺中的大庾嶺,山系向東延伸形成九連山,接着崛起為蓮花山脈,轉向西南迅速延伸至惠陽,到達深圳的寶安縣,在梧桐山(高944米)處聳立,穿過峽口迎送,氣勢磅礴,成為香港的來龍山。

香港的風水特點

香港倚靠珠江三角洲,珠江水系源源不絕,從香港的西北方,即戌乾方,經汲水門流入維多利亞港,再從東南方,即辰方,從鯉魚門水口流出,形成了“天門開、地户閉”的格局,來水大,去水小,加上維多利亞港水深,儲水量大,維港兩岸山巒環繞,構成了一個風水極佳的國際商業大都會。

梧桐山~紅花嶺(麻雀嶺)

香港的來龍山脈起源於深圳沙頭角的梧桐山,經過跌斷和過峽,衝上紅花嶺(492米),成為香港的入首龍,山巒的餘氣延伸至禾徑山,再經打鼓嶺、上水華山,最後到達沙嶺、羅湖一帶。

紅花嶺~龜頭嶺~黃嶺

紅花嶺的主脈再次跌斷過峽,沿着凹下丶上禾坑一帶延伸,上龍攀登至龜頭嶺(486米),經過平頂坳丶南山及石坳山後轉向東行,形成了屏風山及黃嶺。之後,山脈繼續向東延伸,形成了八仙嶺,並灑落了烏蛟騰、吊燈籠及橫嶺等地。

黃嶺~九龍坑山~大刀屻

黃嶺的一條細脈向下延伸,穿過南山尾丶沙羅洞,再攀上九龍坑山,而主脈則在此處卸下,由大埔康樂園穿越田地過峽,經圍頭村,最後衝上大刀屻。由東北向西南疾行的山脈,在打石湖處分支形成雞公嶺(圭角山),轉向北面,形成了大羅天、麒麟山、落馬洲、洲頭、馬草壟以及盡龍於大石磨一帶。

大刀屻~觀音山~大帽山

大刀屻的主幹龍脈經過嘉道理農場,衝上觀音山,最終登上香港的祖山大帽山(957米)。大帽山形狀頭圓身闊,五行屬金,由於其高聳入雲,是全港最高的祖山,因此有“獻天金”之稱。

大帽山~屯門一帶

大帽山的山脈分支眾多,向西延伸的一支經過蓮花山、田夫仔、白虎谷、紅水山,再經過藍地、屯子圍,最後上龍至靈渡山(大頭金),向北行至輞井,盡龍至尖鼻咀。靈渡山的山脈向南延伸,拔起青山(583米)、龍鼓灘一帶。

大帽山~荃灣~葵涌~青衣~馬灣~大嶼山

大帽山的另一條山脈從荃灣、葵涌延伸,經過荃灣永遠墳場,潛龍過峽上青衣島,再經馬灣,直奔西南方的大嶼山,最終上達大東山及鳳凰山。

香港龍脈位置在香港的地理環境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香港位於中國南部,緊鄰珠江三角洲和南中國海。其地形複雜,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島嶼等多樣的地形特徵。這些地貌特點被認為與龍脈有著密切的關係。

香港龍脈位置

龍脈是一種古老的傳説,認為地球上有一種能量線路,貫穿著山脈和河流,影響著土地和人們的生活。在中國文化中,龍被視為吉祥的象徵,龍脈則被認為是龍的運行軌跡,代表著繁榮、和諧和幸福。在香港,這種信仰也深深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和城市規劃中。

香港龍脈位置被認為與城市的繁榮和發展息息相關。根據傳統信仰,龍脈的能量流動可以帶來好運和財富。因此,當選址建造新的建築物或開展重要項目時,往往會優先考慮龍脈的位置。這種信仰的體現可以在香港的土地使用和城市設計中看到。

例如,香港的一些地標建築物,如港島的石壁道傳統中醫中心和香港大學的香港科技湖地標大樓等,根據傳説所謂的「九龍龍脈」的能量流動的線路,選址而建。這些建築物不僅體現著傳統文化的傳承,也象徵著對繁榮和發展的追求。

此外,香港的一些地區規劃和道路設計也受到龍脈信仰的影響。例如,香港的中環區被認為是香港的龍脈之一,因此許多道路和建築物的設計都遵循了龍脈的走向。這種設計理念旨在保護和激發龍脈的能量,為城市帶來好運。同樣地,香港的新界地區也被認為擁有豐富的龍脈資源,因此在規劃和開發新界地區時也會謹慎考慮龍脈的位置。

總的來説,香港龍脈位置在香港的土地使用和城市設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種信仰的存在不僅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環境的敬畏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體現了人們對於繁榮和發展的追求。香港的獨特地理環境和龍脈信仰的結合為這座城市增添了獨特的魅力。

延伸閲讀…

香港龍脈(上)

【樓住有玄人‧一】香港那些地區大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