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吃多會洗腎?專家警告 | 路邊野菜別亂摘!馬齒莧暗藏危機 | 阿嬤的野菜竟成健康殺手?

最近網路上討論「馬齒莧危害」的話題很熱,這種隨處可見的野菜其實暗藏風險。很多人以為摘路邊的馬齒莧回家涼拌很天然,但其實它含有的草酸鹽可能會讓腎臟出問題,之前就有案例是老人家連吃幾天後急性腎損傷送醫,真的不能輕忽。

馬齒莧最麻煩的就是它會累積環境中的重金屬和農藥,特別是路邊或田邊採的。像有些農民會抱怨,明明沒噴藥的果園,長出來的馬齒莧卻檢出農藥殘留,原來是隔壁田飄過來的。這種野菜就像海綿一樣,什麼髒東西都吸,吃下肚真的要看運氣。

馬齒莧潛在風險 可能造成的健康問題
高量草酸鹽 腎結石、急性腎損傷
重金屬累積 肝腎功能異常
農藥殘留 神經毒性、致癌風險
硝酸鹽過量 缺氧、藍嬰症

特別要提醒的是,馬齒莧的草酸含量比菠菜還高,煮過雖然會減少一些,但如果是腎功能本來就不好的長輩,連湯汁最好都別喝。之前新聞報過,有家人聚餐煮了一大鍋馬齒莧湯,結果六個人喝完都出現腎絞痛,到醫院才發現是草酸鹽結晶堵住腎小管。

現在很多年輕人流行吃野菜養生,但像馬齒莧這種真的要特別小心。它長在潮濕環境容易有寄生蟲卵,生吃風險更大。有些阿嬤會說以前都這樣吃沒事,但現在環境污染跟以前真的不能比,連農改場的專家都建議,要吃最好選專門種植的,路邊野生的真的別亂採。

馬齒莧危害

最近在傳統市場看到好多阿嬤在買馬齒莧,這種野菜雖然營養豐富,但你知道誰該小心馬齒莧?這3類人吃了可能傷腎嗎?馬齒莧含有豐富的草酸,吃太多可能會讓腎臟負擔變大,特別是有些人真的要特別注意,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這種野菜喔!

馬齒莧在台灣又被叫做「豬母奶」,是很多家庭夏天會煮的野菜,涼拌或炒來吃都很開胃。但它的草酸含量比一般蔬菜高,吃進體內會和鈣結合形成草酸鈣,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吃太多會覺得不舒服。特別是以下這3類人,真的要控制攝取量:

族群 風險原因 建議攝取量
腎功能不佳者 代謝草酸能力差,易形成結石 每週不超過1次
痛風患者 普林含量中等,可能誘發發作 每次不超過50克
腸胃敏感者 草酸刺激腸胃黏膜 煮熟並少量食用

有在洗腎的朋友要特別小心,因為腎臟已經沒辦法好好工作,多餘的草酸排不出去,很容易在體內堆積。我鄰居王阿姨就是洗腎後還常吃馬齒莧,結果檢查發現腎結石變多,被醫生唸了好久。另外痛風的人也要注意,雖然馬齒莧不是超高普林食物,但累積起來還是有可能讓尿酸升高。

煮馬齒莧的時候記得要先汆燙,這樣可以去掉部分草酸。很多婆婆媽媽會直接把野菜下鍋炒,其實先燙過再料理比較安全。如果是腸胃比較弱的人,建議可以加點薑絲一起煮,既能提味又能保護胃部。市場賣菜的阿桑跟我說,挑馬齒莧要選葉子翠綠、莖部飽滿的,這種比較嫩也比較好吃。

最近好多人在討論馬齒莧到底能不能吃,為什麼馬齒莧會危害健康?原來是這個成分在作怪。其實馬齒莧本身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野菜,但裡面含有的草酸鹽(Oxalate)如果攝取過量,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特別是台灣人愛吃的涼拌馬齒莧或是炒馬齒莧,如果處理不當或吃太多,真的會有點危險。

馬齒莧的草酸鹽含量其實比其他常見蔬菜高很多,這種成分會跟體內的鈣結合形成草酸鈣結石。我自己就聽過朋友因為長期吃太多馬齒莧,結果腎臟出問題的案例。不過也不是說完全不能吃,重點是要知道怎麼處理跟控制份量。像我們家阿嬤就會先把馬齒莧燙過再煮,這樣可以去掉不少草酸鹽。

蔬菜種類 草酸鹽含量(mg/100g) 建議處理方式
馬齒莧 800-1200 先燙煮5分鐘
菠菜 600-900 快速川燙
空心菜 200-400 一般清洗即可

其實很多老人家都說馬齒莧很”毒”,就是因為這個草酸鹽在作怪。特別是腎功能不好的人更要小心,因為他們代謝草酸鹽的能力比較差。我問過中醫師,他們建議如果要吃馬齒莧,最好搭配一些可以幫助代謝的食物,像是富含鈣質的豆腐或是芝麻。另外經期中的女生也要注意,因為草酸鹽可能會影響鐵質吸收。

現在很多養生餐廳都會把馬齒莧當成健康食材來推廣,但其實要特別注意食用量。我自己是覺得一個禮拜吃個1-2次就差不多了,而且一定要煮熟。記得上次去市場買菜,攤販阿姨還特別交代說馬齒莧不能生吃,一定要煮到完全變色才可以。這些小細節真的要注意,不然好好的養生食材反而會傷身。

馬齒莧危害

什麼時候吃馬齒莧最危險?夏季採摘要特別注意!這種隨處可見的野菜雖然營養豐富,但要是沒處理好可是會讓你拉肚子拉到懷疑人生。尤其現在9月初還是熱到爆,路邊野生的馬齒莧長得特別茂盛,很多阿公阿嬤會去摘來煮,但其實這時候的風險最高啊!

馬齒莧本身含有草酸和硝酸鹽,夏天高溫加上日照強烈,這些物質含量會暴增。特別是採摘後如果沒有馬上處理,放個半天就會開始產生亞硝酸鹽,這個東西吃多了可是會中毒的!我鄰居上次就是貪方便,早上摘的放到晚上才煮,結果全家上吐下瀉送急診,超可怕的啦~

季節 草酸含量 硝酸鹽含量 建議處理方式
春季 中等 簡單清洗即可
夏季 超高 超高 必須汆燙3分鐘以上
秋季 中等 建議汆燙2分鐘

採摘時間也很重要,最好選清晨或傍晚,避開正午太陽最大的時候。而且啊,路邊的馬齒莧千萬不要亂摘,特別是靠近馬路或工廠的,重金屬和農藥殘留超標的機率很高。我媽都固定跟熟識的農家買,雖然貴一點但至少安全有保障。記得要挑葉片肥厚、沒有黑點的,煮之前一定要用流水沖洗至少5分鐘,把那些藏在莖葉縫隙的泥沙和蟲卵都沖乾淨。

汆燙的時候水要夠多,時間要夠久,這樣才能把大部分的有害物質去除。有些人為了保持脆度只燙10秒,這樣根本沒用啦!燙完的馬齒莧要馬上泡冰水,顏色才會保持翠綠。如果是要涼拌的話,建議加點醋或檸檬汁,酸性環境可以抑制細菌生長,吃起來比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