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馬斯洛需求五層次理論,工作要維持基本生活温飽第一層生理需求外,第二層安全需求,安全工作環境是人們選擇工作條件。
職場環境安全衞生管理便是一環,若管理,導致發生。
於「職業安全衞生法」第 2 條中明訂「職業災害」指因勞動場所建築物、機械、設備、原料、材料、化學品、氣體、蒸氣、粉塵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工作者疾病、、失能或死亡。


我國於保護勞工安全及,源於民國18年公佈「工廠法」,而後經濟發展,職業災害次數及重度,且發生電子公司作業女工,有機溶劑中毒及造船公司發生乙炔爆炸,造成死傷工安事故,引起各界重視,於民國63年公佈施行「勞工安全衞生法」。
其擴大保護勞工範圍,加重僱主責任及提高罰則。
此後因應我國產業型態轉變,如危害性物質使用、機械設備欠缺危害防護缺失、順應國際標準及擴大保護勞工對象需要,修正多次法條內容並更名為「職業安全衞生法」。
確認事業單位是否遵循法令規範,勞動部職業安全衞生署公佈民國110年度勞動檢查方針中,提及願景、目的為: 檢查人力,發揮監督檢查效能,透過事業單位分佈情形、性質、地區特性及安全衞生條件、勞動條件現況,選列風險事業及勞動法令規定實施檢查,來促進職場安全衞生,維護工作者安全及、持續降低職業災害,保障勞工基本人權、加強勞動條件監督檢查,保障勞工權益,確保安全勞動力及工作場域,提升國家競爭力。
於「職業安全衞生法」第 2 條中明訂「職業災害」指因勞動場所建築物、機械、設備、原料、材料、化學品、氣體、蒸氣、粉塵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工作者疾病、、失能或死亡。
職業災害發生大都依循著某一種規則或型態而存在,統計民國98年民國108年這10年之間災害類型,前三名大多墜落、感電、物體倒崩塌。
而這幾個類型危害,不僅發生於營造業,民國108年50人以上事業單位職業災害統計行業別災害次數分析,第一名運輸及倉儲業;第二名為住宿及餐飲業;第三名批發及零售業,多年前勞動部勞動檢查年報職業災害罹災者及發生災害單位資料發現,罹災勞工接受安全衞生育訓練者佔 71%,因此職業安全衞生管理各行各業重視。
綜觀國內職災事故危害原因,大多普遍圍繞「人安全行為」及「作業中安全環境管理」因素狀態下,因時、地、因人發生。
然而,職災事故發生,自有其安全衞生管理缺陷根本原因或基因原因如(1)作業環境未改善及維持;(2)作業方法改善;(3)建立安全作業標準;(4)訂定安全衞生工作守;(5)實施教育訓練;(6)安全衞生動檢查;(7)監督指導、未善盡安衞管理職責。
管理或缺陷是導致間接原因存在根本原因,而間接原因存在導致直接原因存在,導致事故發生。


延伸閱讀…
前言上週工安百科安迪帶領我們進入安全衞生時光廊,大家介紹了海因裏希法則、災害事故主因、冰山理論,還記嗎?如果忘記了,要記花點時間複習一下喔!接續上週,深入瞭解安全理論模型旅程繼續下,Let’s go Heinrichs 骨牌理論模型1931年,工業安全工程師 Heinrich H.W. 提出意外事故發生骨牌理論:意外事故是一連串事件,並、邏輯秩序中發生,。
上述五個意外事故因素密切相關,前者傾倒,後者傾倒,因此只要消除其中一個前項因素,會導致後項因素結果。
Bird 事故因果連鎖理論模型Frank BirdHeinrich H.W.事故因果連鎖理論基礎上,提出事故因果連鎖理論:Frank Bird博德事故因果連鎖理論認為:事故直接原因是安全行為/安全狀態;間接原因包括個人及工作條件因素。
管理或缺陷是導致間接原因存在根本原因,而間接原因存在導致直接原因存在,導致事故發生。
延伸閱讀…
Adams 事故因果連鎖理論模型該理論Bird事故因果連鎖論有類事故因果連鎖模型。
Adams事故因果連鎖理論中,事故直接原因(安全行為、安全狀況)稱作「現場失誤」,且該理論核心於現場失誤背後原因進行深入研究。
操作者安全行為及生產作業中安全狀況現場失誤,是於企業領導者及事故預防工作人員管理失誤造成。
管理體制領導者信念、目標及規範,決定各級管理人員安排工作、工作基準及指導方針問題。
北川徹三事故因果連鎖理論模型工業事故發生原因是複雜多,受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水準諸多社會因素,企業內部傷害事故發生和預防有著影響。
北川徹三基於這種考慮提出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