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體有用,體用不二」是宗教家、哲學家們的共同見解。在禪宗頓悟「明心見性」後,體用才真正結合,禪宗成為體用的極致體現。但是,近人對禪宗缺乏本體論的批評以及對於體用不分的指責,都是對禪宗的偏見和誤解。本文的目的就是澄清這樣的誤解。首先,通過禪宗的成立和修行方法,我們可以看到禪宗的獨特之處以及與其他宗派的區別。接著,我們綜合禪宗祖師的言論以及對於體用的理解,得出了禪宗體用觀的精義:(一)禪宗所説的「心」、「性」、「體」、「一物」等都是本體不同的名稱;(二)本體無所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憂無喜,本質上潔淨無瑕;(三)本體超越一切限制、言語、痕跡,無法被智慧所知,無法被邏輯所求;(四)本體無形無色。」
當談到「體用不二」這樣的關鍵詞時,我們可以探索身心合一的重要性。在現代社會,人們經常將身體和心靈分開看待,將它們視為獨立的實體。然而,「體用不二」的概念強調了身體和心靈之間的密不可分關係。


身體是心靈的一個重要表達方式,我們可以透過它來傳達我們的情感、思想和狀態。在運動、舞蹈和表演中,我們使用身體來表達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情感。同樣地,心靈的狀態也可以影響我們的身體反應,例如壓力會導致肌肉緊張,快樂則會讓我們面帶微笑。
「體用不二」的概念也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關注自己的身體需要,例如定期運動、均衡飲食和充足休息。透過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我們能夠增加精力和專注力,更好地應對工作和壓力。
此外,身體和心靈的狀態也可以相互影響。當我們感到壓力、憤怒或悲傷時,我們的身體反應往往會跟隨著改變。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感到煩躁時,透過深呼吸和放鬆身體可以幫助我們平靜下來。同樣地,具有良好身體狀態的人通常更容易保持積極的心態,對困難和挑戰懷有更強大的抵抗力。
綜上所述,「體用不二」的概念提醒我們要將身體和心靈視為一體,重視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關注自己的身體需要,我們能夠改善身心狀態,提升生活品質。讓我們與自己的身體建立更深入的聯繫,並實現身心的和諧。
禪宗的體用觀
禪宗,作為一個以頓悟為修行核心的佛教派別,其對體用關係的看法極具特色。在禪宗眼中,體用不二,本體不僅是思維的對象,更是生命實踐的源泉。以下將從禪宗的成立與修行方法、禪宗祖師對體用的著述以及禪宗體用觀的精微特點三個方面來探討禪宗的體用觀。
一、禪宗的成立與修行方法
禪宗的獨特之處在於其修行的直接性和簡捷性。禪宗不注重繁瑣的經教學習和知識分析,而是更強調直接參究心性,通過對話、行動、沉默等方式,觸發學徒的內心覺悟。在禪宗的修行中,“明心見性”被視為最高境界,即通過直觀的方法,認識到自己的本心本性,從而達到解脱。
二、禪宗祖師對體用的著述
禪宗歷代祖師在修行後的開悟經驗中,對體用關係有諸多精妙的表述。他們常用“心”、“性”、“體”、“一物”等名詞來指稱本體,並強調本體具有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憂無喜的清淨本質。他們還指出,本體是無形無質、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並且與宇宙萬物相互滲透,隨緣而起用。此外,祖師們還強調本體的動用不絕、攝用歸體以及體與用之間的微妙結合。
禪宗祖師 | 體用觀點 |
六祖惠能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
青原行思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
雲門文偃 | “linger on in utter quietness, the true nature will reveal itself.” |
三、禪宗體用觀的精微特點
禪宗體用觀的精微之處在於其超出了理性思維的範圍。與其他哲學家通過思維和推理來探討體用不同,禪宗通過直覺的頓悟來證悟體用的真諦。禪宗的修行者通過嚴格的修行和師徒間的切磋,力求達到對本體的真實體會,而非僅僅停留在知識層面的理解。因此,禪宗的體用觀有其獨特的深刻性和實踐性,是其他哲學家所難以比擬的。
延伸閲讀…
“體用不二”是什麼意思?
《六祖壇經》機緣品──法海禪師
總之,禪宗的體用觀以其直觀的頓悟方法和對生命實踐的強調,展現了其精微而超絕的特點。禪宗不僅在理論上體現了體用的不二關係,更在實踐中將這一理念融入到個人的修行和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