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溪斜張橋
橫跨於高雄市大樹區與屏東縣九如鄉交界的高屏溪斜張橋,為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南二高、國道三號)的重要橋梁,雄踞位置於高屏溪河口上游約28公里處。此標誌性建築,連結高雄與屏東兩地,擔負起國道三號跨越高屏溪進駐屏東的重要門户職責。
斜張橋的結構與設計


斜張橋以其獨特的結構而聞名,由高聳的主橋塔和斜拉鋼索支撐著橋面。這種設計能有效地從橋面傳遞重量,為跨度較長的橋梁提供穩定的支撐。
高屏溪斜張橋的規格
高屏溪斜張橋全長2,617公尺,其中西端採斜張橋設計,長度為510公尺,塔高183.5公尺,相當於60層樓高。它是台灣首座複合式的斜張橋,同時也是亞洲最長的非對稱式單橋。
工程簡史
高屏溪斜張橋,又稱南二高斜張橋,源自於國道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的燕巢九如段高屏溪河川橋工程。於1996年4月29日開工,由中華顧問工程司設計,並由泛亞工程建設、利德工程、日商華大成營造和川田建設共同承攬。歷經1,280個工作天,於1999年12月30日正式完工通車。
斜張橋的發展史
儘管斜張橋的外觀呈現出現代感,但其概念早在1595年出版的《Machinae Novae》一書中即已出現。不過,實際應用直到二戰後歐洲鋼材短缺時才逐漸被採用。相較於吊橋,斜張橋因所需鋼纜較少且施工較快,成為中長跨度橋梁(150公尺~850公尺)的理想選擇。在長跨度橋梁領域,斜張橋已成為吊橋之外的最佳橋型。
屬性 | 詳細資訊 |
---|---|
位置 | 高屏溪出海口上游約28公里 |
連結城市 | 高雄市大樹區、屏東縣九如鄉 |
長度 | 2,617公尺 |
斜張橋長度 | 510公尺 |
主塔高度 | 183.5公尺 |
竣工日期 | 1999年12月30日 |
設計單位 | 中華顧問工程司 |
承攬單位 | 泛亞工程建設、利德工程、日商華大成營造、川田建設 |
高屏溪斜張橋吊索固結方式
高屏溪斜張橋吊索固結方式是一種獨特的技術,用於確保高屏溪斜張橋的吊索在承受重載時保持牢固和穩定。
固結目的
吊索固結的主要目的是:
- 提高吊索的耐用性,防止因疲勞或環境影響而失效
- 增加吊索的抗震性和抗風性
- 減緩吊索老化和腐蝕的過程
- 確保橋梁結構的整體安全性和穩定性
固結方法
高屏溪斜張橋吊索固結方式採用了預力法,主要步驟包括:
- 預應力作業:在吊索內部安裝預應力束材,並施加適當的張力。
- 灌漿作業:將高強度灌漿材料注入預應力束材和吊索之間的空隙,形成均勻的固結層。
- 養護作業:灌漿材料養護固化後,移除預應力束材,完成吊索固結作業。
固結材質
高屏溪斜張橋吊索固結使用的灌漿材料為聚氨酯灌漿料,具有以下特性:
- 高強度和耐用性
- 良好的粘結性和密封性
- 耐腐蝕和耐候性
- 低收縮率
固結效果
高屏溪斜張橋吊索固結方式已成功實施,有效地提高了吊索的整體性能。
固結流程
高屏溪斜張橋吊索固結作業流程如下:
步驟 | 説明 |
---|---|
1 | 吊索表面處理 |
2 | 預應力束材安裝 |
3 | 張拉預應力束材 |
4 | 灌漿作業 |
5 | 固化養護 |
6 | 預應力束材移除 |
固結品質
高屏溪斜張橋吊索固結作業品質控制嚴格,包括以下措施:
- 吊索表面處理符合規範要求
- 預應力束材施力準確
- 灌漿材料質量符合標準
- 養護條件符合規定
固結效益
延伸閲讀…
高屏溪斜張橋監測作業-有高度的勇者
斜張橋 – 海鷗雄哥的窩- 痞客邦
高屏溪斜張橋吊索固結方式提供了以下益處:
- 增強吊索耐久性
- 提高抗震抗風能力
- 減緩吊索老化
- 保障橋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