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無憂:無憂無慮,安享太平
《史記·卷九一·黥布列傳》:「使布出於上計,山東非漢之所有也;出於中計,勝敗之數未可知也;出於下計,陛下安枕而卧矣。」
《東周列國志》第七九回:「孔子見疏,必棄魯而適他國,君可安枕而卧矣。」
唐.韓愈〈與鳳翔邢尚書書〉:「戎狄棄甲而遠遁,朝廷高枕而不虞。」


《四遊記·南遊記·第九回》:「陛下高枕勿憂,決無反情。華光須在中界,亦有功於陛下。」
《漢書·卷九四·匈奴傳》:「故北狄不服,中國未得高枕安寢也。」
晉.陶潛 《搜神後記·卷三·形魂離異》:「夫大愕,便入。與婦共視被中人,高枕安寢,正是其形,了無一異。」
故事出處:
相傳齊國公子孟嘗君有一位門客叫馮諼,他奉命去討債,卻燒掉了借據,並向孟嘗君説:「我為您買來了『義』,收買了人心。」後來孟嘗君失勢,回到封地,馮諼提醒他:「狡兔三窟,您在封地站穩腳跟,只能算得到一窟,還不能高枕而卧。」
詞語演變:
「高枕無憂」在先秦時期已是一個常用詞。《戰國策·齊策》有「高枕而卧」之説,《魏策》也有「大王高枕而卧,國必無憂矣」的記載。後世又有了「高枕無虞」「高枕無事」「高枕安卧」等變體,意思相同。
字面意義:
「高枕無憂」字面意思是睡覺時,枕頭越高,睡得越香。古人認為,枕頭高度在三四寸(約9到13釐米)時,可以長壽無憂。
實際用途:
中醫重視睡眠,發明瞭獨特的藥枕,如菊花枕、決明枕、綠豆枕,利用草藥的芳香、清熱、養神等功效,輔助睡眠。
應用範例:
陸遊在詩中寫道:「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悶幽香。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説斷腸。」菊花枕能讓他回想起逝去的時光。
黃庭堅在詩中也提到:「枕囊代曲肱,甘寢聽芬苾。老眼願力餘,讀書真成癖。」決明枕可以幫助他增強讀書的精力。
成語結構:
ABB形式
近義詞:
安枕無憂,無憂無慮
反義詞:
枕戈待旦,危在旦夕
英語:
to sleep peacefully (idiom),\u200b to rest easy, to be free of worries
法語:
dormir sur ses deux oreilles, dormir à poings fermés et sans aucun souci
高枕無憂:悠然自在,無慮無憂
「高枕無憂」一詞形容心安理得,毫無憂慮。一般用於形容人處於安全、安穩的狀態,不受外界影響或威脅。無論是面對工作、生活或情感,當我們能夠做到高枕無憂,便能自在從容,享受充實安定的生活。
- 提升抗壓能力:高枕無憂的人,心態穩定,遇到壓力也能從容應對,不輕易慌亂。
- 增強自信心:當我們滿足了基本需求,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就能建立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挑戰。
- 改善睡眠品質:當我們解除憂慮,放鬆身心,睡眠品質便能得到改善,有助於恢復體力。
- 促進心理健康:高枕無憂能減輕心理壓力,預防焦慮、憂鬱等心理疾病。
- 提升創造力:當我們無後顧之憂,就能專注於當下,激發創造力和想像力。
如何達到高枕無憂?
「高枕無憂」並非「無憂無慮」,而是一種內心的安穩平和。要達到這種狀態,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 調整心態: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培養感恩意識,減少負面情緒。
- 管理壓力:學會有效管理壓力,找出導致壓力的根源,並尋求健康的應對方式。
- 強化人際關係:培養和諧的人際關係,與朋友、家人建立良好的互動。
- 追求財務自由:積極理財,逐步提升財務狀況,為未來提供保障。
- 健康養生:注重身體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檢查身體。
- 持續學習:不斷學習新知,提升自我,擴展人生可能性。
- 適度運動:適當的運動能釋放壓力,改善情緒,培養毅力和耐力。
「高枕無憂」是一種令人嚮往的理想狀態,它需要我們持續的努力和經營。透過調整心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追求財務自由、注重身體健康,我們才能逐漸實現高枕無憂的人生,享受自在從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