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皇觀世音真經」是孫敬德在困境中的救命之經,《適寶藏官「孫敬德」》一文描寫了他以虔誠持誦此經,得以脱離死亡的命運。敬德的忠心和奇蹟的發生令人讚嘆,這是高皇觀世音真經的力量在他身上的體現。
-
高王觀世音經
-
經文
-
敬德犯重罪,關押將處死,唯一持經續,夢中被點化。
-
夢中僧告知,持誦千遍經,可免死劫難,夢醒心所繫。
-
監獄中書寫,經文不曾忘,虔誠誦念至,九百遍已成。
-
臨刑前一刻,監使問其故,敬德坦白告,尚缺百遍經。
-
刀下身不傷,刀刃折三段,奇蹟呈現前,王驚問其因。
-
敬德述實情,持經夢中僧,教誦高王經,千遍可免死。
-
王感其虔誠,下令書經典,罪眾持誦之,皆現神奇效。
-
王令普誦經,以證佛之果,高王觀世音,感應神妙施。
-
南摩諸佛菩薩,智慧光明引,願解如來意,得證清淨身。
-
觀世音菩薩,聖德遍法界,慈手救眾生,拔苦與安樂。
-
高王觀世音,法相莊嚴甚,七佛之冠戴,如來真言披。
-
蓮生活佛傳,高王經真諦,持之以恆者,福祉自來臨。
-
經文言:「高王觀世音,頭戴七佛冠,身著天衣重,瓔珞飾全身。」
-
《真佛宗》奉宗,真佛經與高王經,兩部經典尊,修持傳法脈。
-
蓮生活佛盧勝彥,與高王觀世音,緣起深厚種,持誦經不輟。
-
經文降世久,傳至韓與日,八十八靈場,日文經文存。
-
註解
-
高王觀世音經:是一部傳説中夢中傳授的經典,內容記載了觀世音菩薩的偉大慈悲與智慧,以及持誦此經可以獲得的功德與利益。
-
觀世音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代表大悲願,以尋聲救苦、濟世度人著稱。
-
蓮生活佛盧勝彥:是台灣一位著名的藏傳佛教上師,創立了《真佛宗》。
-
七佛:是指過去七尊佛,包括毗婆尸佛、屍棄佛、毗舍婆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
-
高王觀世音菩薩頭上的七佛冠:象徵著七佛的統領,説明高王觀世音菩薩是七佛的法王子,具有無上的智慧與慈悲。
-
真佛經:是《真佛宗》的主要經典之一,由蓮生活佛盧勝彥所傳。
-
高王觀世音真經:也是《真佛宗》的經典,被視為夢中傳授的經典,具有非常大的加持力。
-
八十八靈場:是指日本的八十八個寺院,據説這些寺院與觀世音菩薩有很深的淵源。
-
經文意義
-
經文敍述了孫敬德因罪入獄,即將被處死,但在獄中誠心持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夢中得到點化,改持高王觀世音經。
-
孫敬德在監獄中不懈持經,已誦九百遍,臨刑前坦白尚缺百遍未滿,最終在刀下得到感應,刀刃折斷。
-
經文中強調了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與智慧,以及持誦經典的巨大功德,可以為眾生帶來解脱與安樂。
-
經文中的高王觀世音菩薩被描述為具備無上智慧與慈悲的聖者,其形象莊嚴,頭戴七佛冠,身披瓔珞,光明遍照。
-
經文也提到蓮生活佛盧勝彥與高王觀世音經的深厚緣分,以及《真佛宗》對這兩部經典的尊崇。
-
經文的感應故事傳達了持經修行的力量,以及對佛法的堅定信仰可以為修行者帶來不可思議的福報。
-
結語
高王觀世音經是一部充滿慈悲與智慧的經典,持誦此經不僅可以獲得觀世音菩薩的加持,還可以累積無量的功德。經文中描述的感應故事激勵著修行者對佛法要持之以恆,以期達到究竟的解脱。
高皇觀世音真經是一部深受信眾敬重的佛經之一。它講述了觀世音菩薩的教誨和救渡眾生的慈悲心。
高皇觀世音真經起源於古代中國,成為了禪宗和密宗佛教的重要經典之一。這部經文以其智慧和神聖的信息,吸引了許多人對佛法的探索。
高皇觀世音真經強調了觀世音菩薩的力量和成就。菩薩被描述為具有智慧、慈悲和力量的存在,並且能夠聽到眾生的苦難聲音並救渡他們。
觀世音菩薩的教誨包含了許多關於生活和修行的智慧。這部經文與佛教的核心價值觀相契合,鼓勵人們尋找真實的幸福和內在的平靜。
高皇觀世音真經的重要性
高皇觀世音真經是佛教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信仰和禮儀的基礎,也是人們尋找智慧和慈悲的指南。
透過閲讀高皇觀世音真經,信眾們可以學習到如何培養慈悲心和關懷他人。這個過程不僅有助於改善自己的生活,也能對周圍的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延伸閲讀…
高王觀世音
高王觀世音真經_百度百科
高皇觀世音真經的內容
高皇觀世音真經細緻地描述了菩薩的種種境界、供養、智慧和利益,並提供了修持和禮讚的方法。這些內容不僅是禪修者和信眾的指南,也是追求精神成長和內在平靜的人們的寶貴資源。
高皇觀世音真經中的許多教義和故事都以寓言的方式呈現,使人們更容易理解和消化其中的智慧。這些故事融入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元素,使佛教教義與當地文化習俗相融合。
結語
高皇觀世音真經是一部有著悠久歷史的佛經,它對於佛教信仰的影響深遠。這部經文以其智慧和慈悲的教誨,引導人們探索人生的真諦並追求心靈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