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積聚、凝滯。
如:「鬱積」、「鬱結」。
《漢書.卷八.宣帝紀》:「朕不明六藝,鬱於大道,是陰陽風雨未時。
」唐.皮日休〈請韓文公配饗太學書〉:「雲霧久鬱,忽廓。
」1.積聚、凝滯:“鬱積”、“鬱結”。


《呂氏春秋.仲夏紀.侈》:「故樂愈侈而民愈鬱,國愈亂。
」形樣子。
如:「鬱鬱蒼蒼」。
《詩經.秦風.晨風》:「鴥彼晨風,鬱彼北林。
」。
如:「」、「鬱鬱寡歡」。
《楚辭.劉向.九歎.》:「願假簧舒憂兮,志紆鬱其難釋。
」1.積聚、凝滯:“鬱積”、“鬱結”。
《漢書•卷八•宣帝紀》:“朕不明六藝,鬱於大道,是陰陽風雨未時。
”唐•皮日休《請韓文公配饗太學書》:“雲霧久鬱,忽廓。
”2.怨恨。
《呂氏春秋•仲夏紀•侈》:“故樂愈侈而民愈鬱,國愈亂。
”3.樣子:“鬱鬱蒼蒼”。
《詩經•秦風•晨風》:“鴥彼晨風,鬱彼北林。
”4.:“”、“鬱鬱寡歡”。
【詩·豳風】六月食鬱及薁。


延伸閱讀…
”英語: luxuriant; dense, thick; moody法語: triste,mélancolique,stagnant,réprimé德語: doof ,schwermütig, Melancholie (S),Yu (Eig, Fam)木叢生者。
林,省聲。
迂弗切〔古文〕【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紆物切,音罻。
【説文】木叢生者。
【詩·秦風】鬱彼北林。
【傳】鬱,積。
【疏】鬱積而。
【詩·豳風】六月食鬱及薁。
延伸閱讀…
【傳】棣屬。
【陸璣疏】其樹五六尺,其如李,色赤,食之甘。
【書·五子歌】鬱陶乎予心。
【疏】鬱陶,憤結積聚之意。
【禮·內則】鳥皫色而沙鳴鬱。
【注】鬱,腐臭。
【左傳·昭二十九年】鬱湮不育。
【注】鬱,滯。
【爾雅·釋言】鬱,氣。
【疏】謂鬱蒸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