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 中」是一種源自中國的棋牌類遊戲,又稱麻雀。它在各地的規則有所不同,但基本目標都是通過一系列置換和取捨規則拼出特定組合的牌型,並阻止對手達成相同目的。麻雀結合了記憶能力、複雜的概率計算和策略運用,與撲克不同,它還要猜測其他玩家手中的牌型。麻將在東亞與東南亞地區特別盛行,在娛樂中同時能夠聯繫情感。
沃爾特·馬錢特·羅曼(Walter Mancait Romney)在1913年發表的《中華麻將》(Mah-Jongg; The Chinese Game of Piles of Ten)一書頗具權威,他與利奧波德·馮·蓋森博格男爵(Leopold von Geyr)在1875年於上海首次接觸到麻將,隨後羅曼對麻將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出版了多本關於麻將的書籍。這些書籍對推廣麻將在西方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


麻將,又稱麻雀,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牌類遊戲,通常有四人參與。遊戲的規則因地區而異,但目標通常是利用一系列的置換和取捨規則,排列出特定的牌組,同時阻止對手達成相同目標。麻將的組合方式多種多樣,既包含運氣成分,也強調技巧和策略。玩家需要記憶大量信息,並進行複雜概率計算,同時猜測其他玩家手中的牌,這樣才能在遊戲中獲勝。麻將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非常流行,不僅是娛樂消遣,也是聯繫感情的方式。
麻將牌的種類和數量在不同地區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序數牌和字牌兩大類。序數牌包括筒子/餅子、索子/條子、萬子,每種都有從一到九的牌各四張。字牌包括風牌/四喜牌和箭牌/三元牌,每款四張。因此,遊戲使用的麻將牌基本數量是136張。此外,東南亞國家還可能加入百搭牌,如筒子、索子、萬子和字牌的百搭牌各一張。香港、廣東、福建、台灣、南昌、北京等地則可能加入花牌,如“春、夏、秋、冬;梅、蘭、菊、竹”等。古代麻將牌可能由骨、竹或象牙製成,現代則多由壓克力或塑料製成。
一副麻將除了牌外,還包括骰子和其他道具,如日本麻將中的“點棒”。大多數麻將還包括一個名為“莊”或“圈風器”的塑料道具,用於標識莊家和顯示“圈風”。
首次有麻將牌具的記錄出現在1875年,記錄的是美國外交官吉羅福贈送給博物館的藏品。首次將遊戲命名為“麻雀”的文獻記載可追溯至1894年。史上第一本麻將譜《繪圖麻雀牌譜》的作者沈一帆提到“麻雀之始……不過三十餘年”,該書成於1914年,即認為麻雀起源於1880年前後。清末曾在南洋公學(今上海交通大學)任教的許指嚴在《十葉野聞》(1917)中提到,在北京,麻雀在光緒末年和甲午戰爭結束後逐漸流行,到1900年已經很盛行,這與前述的幾個年份接近。徐珂的《清稗類鈔》(1916)同樣指出麻雀在光緒、宣統年間盛行,但他説麻將由太平軍發明,時間較上述麻將牌具記錄早了至少十年,但仍屬於19世紀後半葉。由此可以推測,麻將起源於晚清,是一項相當近代發展起來的遊戲。
關於麻將的起源地,有寧波和閩粵兩種説法。
沃爾特·羅曼與麻將
沃爾特·馬錢特·羅曼(Walter Mancait Romney)是一位對推廣麻將在西方世界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物。他與利奧波德·馮·蓋森博格男爵(Leopold von Geyr)在1875年於上海首次接觸到麻將,並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後,羅曼對麻將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出版了多本關於麻將的書籍,其中最著名的是1913年出版的《中華麻將》(Mah-Jongg; The Chinese Game of Piles of Ten)。這本書被認為是對麻將規則和策略的權威描述,它不僅在西方世界介紹了麻將,而且還幫助建立了國際性的麻將規則。羅曼的其他著作還包括《麻將詳解》(Mah-Jongg: A Complete Manual of the Chinese Game of Piles of Ten)和《麻將規則》(The Laws of Mah-Jongg)等。
麻將的流行與規則
麻將作為一種源自中國的遊戲,已經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廣為流行。雖然不同地區的麻將規則有所不同,但遊戲的基本目標是一致的,即通過合理地排列手中的牌,形成特定的牌組,同時防止其他玩家達成同樣的目標。麻將的策略性和技巧性很高,玩家需要具備良好的記憶力和概率計算能力,同時要能夠準確判斷其他玩家的出牌策略。
麻將牌的種類和製成材料
麻將牌通常分為兩大類:序數牌和字牌。序數牌包括筒子/餅子、索子/條子、萬子,每種都有從一到九的牌各四張。字牌包括風牌/四喜牌和箭牌/三元牌,每款四張。此外,一些地區還會加入百搭牌和花牌。麻將牌在古代可能由骨、竹或象牙製成,而現代麻將則多由壓克力或塑料製成。
麻將遊戲的道具與配件
一副麻將除了牌以外,通常還包括骰子和其他道具,如日本麻將中的“點棒”。此外,大多數麻將還包括一個名為“莊”或“圈風器”的塑料道具,用於標識莊家和顯示“圈風”。
麻將的起源與歷史
關於麻將的起源日期,目前沒有確切的歷史記錄,但根據一些文獻和推測,麻將可能起源於19世紀末或20世紀初。一些學者認為麻將可能源自寧波,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麻將可能源自閩粵地區。具體來説,寧波麻將和廣式麻將是有差異的,但它們都屬於麻將的範疇。
寧波與閩粵的麻將差異
寧波麻將和閩粵麻將在規則和玩法上有所不同。例如,寧波麻將可能更注重技巧和策略,而閩粵麻將可能更多依賴運氣和快速反應。此外,兩地的麻將牌可能存在設計上的差異,這反映了兩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遊戲傳統。
麻將中,是一款源自中國的策略性桌上遊戲,至今在全球仍然非常受歡迎。玩家需要通過組合花牌和混合牌來獲得最高的分數。麻將中遵循著一套複雜的規則,需要玩傢俱備良好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決策力。
這款遊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最早的麻將中覺得被認為是源於中國的福建省,然後迅速傳播到其他地區。麻將中主要使用牌子,每一張牌子都有特定的價值和含義。這些牌子可以形成特定的組合,以獲得分數。最常見的組合是「順子」、「刻子」和「碰子」。
麻將中的遊戲有著深厚的策略性。玩家需要在決策中考慮自己手中的牌子、其他玩家出的牌子以及已經落下的牌子。通過觀察其他玩家的表情和行為,玩家還可以獲得更多有用的信息。這就需要玩傢俱備良好的觀察力和判斷力。
麻將中的遊戲通常需要四位玩家進行。每位玩家輪流拿牌並出牌,直到有人擁有指定的牌型或有人贏得了最後一張牌。通常情況下,牌局結束後,玩家的分數將按照特定的計算公式進行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