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男士女士,都會鼻生暗瘡,但原來這一切在中醫角度是反映身體潛藏的不同問題。TOPick請教了女中醫手記的李頴儀中醫師,以中醫角度揭示不同徵狀的背後的問題。李頴儀指出,生暗瘡的人易兼見胃脹悶、心煩、易怒、口臭、口乾舌燥、眠差、大便臭、大便乾硬或便秘等。原因多是因為肺熱、脾胃濕熱或沖任失調。
額頭屬「心」,如暗瘡集中在額頭部位,一般是「心火偏盛」,患者一般較易發怒,心情易緊張,睡眠不足,夜眠不安,或發惡夢,舌色鮮紅,嚴重者更會覺舌痛,其中尤以舌尖為甚。鼻屬「脾」,鼻部色紅多暗瘡,多為脾胃消化不良,積滯化熱,患者可見胃脘脹悶,口臭,大便秘或溏臭,暗瘡在吃了熱氣食物或者便秘會加重。


右頰屬「肺」,右面頰多鼻生暗瘡,意味肺有異狀,患者可見經期量少,顏色淡,經後或經前乳房脹痛,舌色偏淡,可能有淡黃苔,而且嚴重時會覺舌痛,嚴重時胸悶,所以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鼻上暗瘡是身體健康異常的一種反應。
中醫眼中的暗瘡:不同部位反映身體狀況
暗瘡,這個令無數人煩惱的皮膚問題,在中醫眼中並非只是表面症狀,而是身體內部失衡的反映。脾胃濕熱、肺熱、肝鬱化火或沖任失調都可能引起暗瘡的發生。據中醫師李頴儀所述,額頭的暗瘡多與心火旺盛相關,常伴隨易怒、口乾舌燥等症狀。鼻部的暗瘡則可能是脾胃消化不良的表現,同時也可能與肺火上升或肝鬱化火有關。下巴的暗瘡則與月經不調和內分泌問題有關。
鼻頭生瘡:成因與解決方法
鼻頭生瘡不僅影響外觀,也可能與財運有一定的關聯。然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確定鼻頭生瘡的具體成因。普通暗瘡和痤瘡酒糟鼻的症狀相似,但實際上是不同的皮膚問題。普通暗瘡通常會堵塞毛孔,引發囊腫或膿皰,且可能伴有疼痛感。而痤瘡酒糟鼻的特徵則是廣泛的紅腫,可能從鼻子開始延伸至臉部周圍。
為了分辨是哪種問題,可以通過評估皮膚症狀來進行區分。同時,由於中醫強調整體觀念,治療上會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症狀進行個性化的調理。例如,對於肺熱引起的暗瘡,中醫可能會使用清肺熱的藥物;對於脾胃濕熱引起的暗瘡,則可能會使用健脾利濕的藥物。
部位 | 相關臟腑 | 症狀 | 中醫治療 |
額頭 | 心 | 易怒、口乾舌燥、夜眠不安 | 清心火 |
鼻部 | 脾胃 | 胃脘脹悶、口臭、大便秘或溏臭 | 健脾利濕 |
右頰 | 肺 | 喉嚨乾燥、痰多咳嗽 | 清肺熱 |
左頰 | 肝 | 壓力大 | 疏肝理氣 |
下巴 | 腎 | 月經不調、內分泌問題 | 調節沖任 |
最後,提醒大家,中醫治療強調辨證論治,個體化治療。在選擇治療方案時,最好諮詢專業的中醫師,以便獲得最合適的診療建議。
鼻生暗瘡是一個常見的皮膚問題,許多人都會在鼻子周圍或鼻子上出現類似粉刺的小紅點。這種情況可能令人困擾,尤其是當它們變得紅腫和疼痛時。
鼻生暗瘡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油脂過多、毛孔堵塞、細菌感染和皮膚發炎等。為了處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日常護膚習慣入手。
首先,保持鼻子周圍的皮膚乾淨是非常重要的。使用温和的潔面產品,可以温和地清潔皮膚,並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妝品或洗面奶。
其次,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避免過度使用保濕產品。過多的油脂可能會堵塞毛孔,導致鼻子周圍出現暗瘡。選擇輕盈而不油膩的保濕產品,並避免塗抹在鼻子周圍的皮膚上。
此外,定期去角質也是保持鼻子周圍皮膚清潔的一種方法。輕輕按摩鼻子周圍的皮膚,有助於去除死皮細胞和預防毛孔堵塞。
值得一提的是,鼻生暗瘡的形成也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過度攝取油脂和糖分可能會使皮膚容易出現暗瘡。因此,保持均衡的飲食是維持皮膚健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