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蟠虎踞石頭城】諸葛亮説南京 |巍巍的鍾山 |鍾山春歌詞合輯 |

【龍蟠虎踞石頭城】諸葛亮説南京 |巍巍的鍾山 |鍾山春歌詞合輯 |

呈華蓋三峯狀鐘山,中峯尊。

鐘山西峯,向西南延伸富貴山、覆舟山(小九華山)、雞籠山(北極閣)、鼓樓崗、五台山,止於石頭山(山)、雨花台、巖山丘崗,作外白虎砂。

西峯連接而重起金星體圓珠狀山,為本身伸出白虎砂,略為抬頭,外鎮壓一方,內兜收堂氣,然後俯向南延伸。

東峯(茅山)之下,有砂出,止於馬羣,向內彎環。

山上有城,因以名。

龍蟠虎踞石頭城 Play

東峯之外,龍王山、青龍山、大連山遙為依靠,作青龍方外重護砂。

鐘山龍蟠,雲蒸霞蔚,引無數風雲人物夢縈魂牽,古有孫權、朱元璋,今有孫中山、汪衞、蔣介石。

石頭城像一隻蹲著老虎,鐘山像盤曲卧龍。

早在東漢末年,南京這一景況諸葛亮、孫權政治家看眼裡,形象地概括為「龍蟠虎踞」。
龍蟠虎踞石頭城

(宋)周應合《山川志序》此詳作解析,曰:
「鐘山左,攝山、臨沂、雉亭、衡陽,達於東;東為白山、大城、雲穴、武岡,達於東南;南土山、張山、青龍、石硊、天印、彭城、雁門、竹堂,達於南;南聚寶、戚家、梓桐、巖、夏侯、天闕,達於西南,綿亙三山,於大江,所謂龍蟠勢。

鐘山右,近之為覆舟、雞籠,宮城後;北為直瀆、、四望,達於西北;西北為幕府、盧龍、馬鞍,達於西,是石頭城,止於江,所謂虎踞形。

」山石頭城乃鐘山西延之尾端,高者海拔65米,低者19米,方圓4 公里。

《輿地誌》:(石頭山)環七里一百步,緣大江,南抵秦淮。

山上有城,因以名。

(吳)孫權修理,改曰石頭城。

今城於其上,甓磚石,,控制勝。

青龍山,名實符,而,引領諸山南京城東南青龍砂,蜿蜒起伏。

據(清)同治《上江兩縣誌》載,此山「石堅而青」,「重巒疊嶂」,迴,黃龍山成二龍兑走狀,故名青龍。
龍蟠虎踞石頭城

(唐)李白有「青龍見朝墩」詩句,即描述此山,一名青山。

《南唐書》載,後主(李煜)獵青山,即此山。

山呈西南——東北走向,形走而神回。

孔山,古名雁門山,西南青龍山相接,南隔廣谷湯山相望。

相傳1800年前,諸葛亮途經江南一個縣城,看看風景山水,説了一句讚嘆話,讓有心人聽了去,從此後,這裡成為天下安家所在地,成為「十朝會」。

龍蟠虎踞石頭城 Play

延伸閱讀…

鍾山春歌詞合輯※ Mojim.com

巍巍的鍾山,龍蟠虎踞石頭城

(待續,本文選自《千年堪輿——月泛金甌》第三章「金陵興廢」。

)天目牛首,南京龍脈走向成謎你可能懂風水,但會拒絕風水……學習傳統文化,你我做起——山圍故國周遭,潮打空城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今日石頭城唐朝詩人劉禹錫這首《石頭城》裡描寫這座空城如今南京城牆景點鬼臉城。
龍蟠虎踞石頭城

南京山西麓,虎踞關龍蟠裏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牆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依山而築石頭城。

山高100多米,方圓4公里,建有清涼山公園。

跨虎踞路石頭城與之遙相呼應,一雄渾,一,映襯。

相傳1800年前,諸葛亮途經江南一個縣城,看看風景山水,説了一句讚嘆話,讓有心人聽了去,從此後,這裡成為天下安家所在地,成為「十朝會」。

延伸閱讀…

諸葛亮説南京「龍蟠虎踞」,指什麼?

鍾山春- Album Version-歌詞- 周璇

相傳赤壁戰前夕,劉備派遣諸葛亮出使江東,孫權共議結盟抗曹破敵之策。

鐘山古稱「龍山」,是西行寧鎮山脈峯,歷來認為是南京地區的羣山首,具有風水地貌特徵。

説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諸葛亮,是個傳奇人物。

審時度勢,看風水向來是他看家本領。

説,1800年前,諸葛亮行經一個江南小城時,看此地有龍盤虎踞王氣,説了句讚嘆話。

而諸葛亮這句話成了置業風向標,隨後前來定居者數不勝數,此地成了「十朝會」。

導語:南京是我國古代八大古都之一,稱古都,其風水是。

然而南京建都十個王朝是短命王朝。

為何歷代帝王會南京如此痴迷?南京是「風水寶地」嗎?南京令人印象兩個,一個是金陵,另一個石頭城了。

而它們和這座城裡附有傳奇色彩一座小山有關,它山。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山上建起了金陵邑,南京有了金陵美稱。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十朝會,歷史上有著眾多稱,比如金陵、建業、建鄴、建康、江寧,這些稱要麼體現了當時統治者雄心壯志,比如建業,或者有著願景,比如江寧,再就是展現出當地地理形勢,比如虎踞龍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