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蟠虎踞 意思】龍蟠虎踞,金陵壯麗風采!探索「龍蟠虎踞」意思,親臨南京勝景

【龍蟠虎踞 意思】龍蟠虎踞,金陵壯麗風采!探索「龍蟠虎踞」意思,親臨南京勝景

金陵之雄偉:虎踞龍蟠

自古以來,詩詞歌賦中屢見「虎踞龍蟠」,以喻地勢險要。如李白讚頌金陵「龍蟠虎踞帝王州」,而宋代辛棄疾哀嘆「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凸顯時代變遷的滄桑。

龍蟠虎踞 意思 Play

表列古代文獻中「虎踞龍蟠」的出處,可見其廣泛運用於描繪各地雄偉險要的地形:

龍蟠虎踞 意思

出處 篇章 表達
南朝陳.徐陵 《太極殿銘》 紫蓋黃旗,揚都之王氣長久;虎踞龍蟠,金陵之地體貞固。
明.許三階 《節俠記》 牝雞司晨,雄狐滔天。魚書潢池亂,狼煙甘泉遍。虎踞龍盤,百年不保。
唐.李商隱 《亂石》 虎踞龍蹲,星光漸減。東西路礙,廚頭阮步兵哭。
宋.曾寓軒 《沁園春.運在東南》 地雄江左,蟠龍踞虎。閫外交事,緩帶輕裘。
宋.秦觀 《遊湯泉記》 風曀,建業江山蟠龍踞虎之狀,依約而得。
唐.李白 《永王東巡歌》 龍蟠虎踞,金陵訪古丘。
元.無名氏 《黃鶴樓》 霸業之鄉,虎踞龍蟠之勢。

龍蟠虎踞之意

龍蟠虎踞,意指氣勢雄偉、險要壯麗。引用自西漢劉向的《九嘆·離世》:「路鬱紆而周流兮,龍蟠虎踞而自恃。」形容山川險要,易守難攻。

「龍蟠虎踞」的由來

「龍蟠虎踞」一詞出自《易經》,〈乾卦〉:「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指陽氣上升,潛龍在淵,將見大人而得位。〈需卦〉:「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指陰陽相待,虎伏於藪,暫待時機而動。

後人將「龍蟠」與「虎踞」合併使用,形容地形險要,易於防衞。

「龍蟠虎踞」的應用

「龍蟠虎踞」廣泛應用於地名、軍事、建築等領域。

地名:

  • 江蘇南京,因地勢險要,明代稱「龍蟠虎踞之天府」,簡稱「金陵」。
  • 河南開封,因「龍亭」與「虎牢」相對峙,素有「龍蟠虎踞」之稱。

軍事:

  • 古代將領在兵法上,重視地形險要。如孫子《孫子兵法》:「夫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建築:

  • 中國傳統建築中,常將重要建築建在險要之地,如北京故宮、西安城牆。

「龍蟠虎踞」的相關詞語

與「龍蟠虎踞」相關的詞語,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