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步幾公分】一個公式算出你的最佳步伐 |你走對了嗎 |你走對了嗎 |

【1步幾公分】一個公式算出你的最佳步伐 |你走對了嗎 |你走對了嗎 |

編:走路壽命有相關嗎?那要怎麼走路呢?走路步幅與速度是關鍵,該怎麼計算自己走路步幅與速度?怎麼激勵自己出門走路?有一份很有意思報告,是關於「步行速度和生存率」。

這份報告整理了1986到2000年整15年之間,3萬4,485名65歲以上高齡者(73.5歲)為對象調查結果。

作者史蒂芬妮.史杜登斯基(Stephanie Studenski)博士研究團隊表示,這段期間過世人數有1萬7,528人。

有意思是,該結果顯示了整體生存率和步行速度關係,統計上,步行速度和生存率確有關係。

步行速度人顯然。

這一份報告刊載世界四大優良雜誌之一《美國醫學會》(JAMA)上,可信度。

能夠走,請試著這個步幅加快速度。

1步幾公分 Play

所以,沒有走路習慣人,請想著,只要開始走路,坐上長壽列車。

後增加步數,若養成外出習慣好了。

比起室內,外出走路有壓力,情緒安定。

如果能鬆外出,表示站立和步行能力達到水準了。

若能步行,接著拉開步幅。

步幅拉開後,步行速度會變快。
1步幾公分

問題,只要持續下去,步行速度會變快。

此公式,身高170公分人步幅76公分,身高160公分人步幅是72公分。

地板上,膠帶貼出記號步幅印子,實際走走看該步幅。

跨走感覺,確認是不是有勉強跨出步伐,然後來做調整,應該大部分人能感覺出跨走感覺如何。

若是鬆跨步走不用擔心。

能夠走,請試著這個步幅加快速度。

手機裡應該有節拍器APP,可以設定得一點,試著挑戰設定一分鐘走8085步速度。

如果覺得不要勉強,可以設定一個自己覺得「有點呢」速度。

你本來有自己步行速度,只要設定一點。

腳像圓規向前伸出,處嘗試像要圓規收起來,收縮大腿內側肌肉。

步幅變人,表示大腿內側肌力可能。

,會只有大腿內側肌力下降,有可能下肢肌肉整體肌力衰退。
1步幾公分

雖然要拉開步幅,只是而已,配合拉開步幅來走,肌力訓練。

習慣後,1公分也好,試著拉開步幅看看。

走能促進陳代謝,燃燒體脂肪。

我們物理治療師患者出院前,會一個人穿越斑馬線、10秒走完10公尺目標來設計療程。

步幅大小、步行速度,只要「之前狀況」。

如果可以改變,試著改變步幅吧。

1步幾公分 Play

延伸閱讀…

你走對了嗎?一個公式算出你的最佳步伐

你走對了嗎?一個公式算出你的最佳步伐

另外,走快一點,能提高心跳數,但是會感到。

若目的是要走得,需要走。

外出能夠走得,加上能和同行朋友或家人,速度一起走開心。

可以配合狀況來調整改變。

請參照下圖,這是步幅和步行速度關係縱橫軸線表。

右上「步幅速度快」,是「動作量」。
1步幾公分

所謂「動作量」,消耗能量。

左下是對比兩極「步幅速度慢」,是「動作量」牛步。

重點是左上和右下「動作量」是差不多,説,「步幅速度慢」和「步幅速度快」是運動。

即,要拉開步幅,不然加快速度,可以配合自己狀況選擇方法。

實際上,這肌肉及心肺功能來説會有些微影響,不過不要想得那麼複雜。

如果可以改變,試著改變步幅吧。

延伸閱讀…

一步的平均距離

平均步距(一步平均寬度/長度)

如果你步幅,那麼請試著練習步幅拉到範圍。

前面説過,只要拉開步幅,接下來速度會變快。

拉開步幅、加快速度理想,這樣能接近圖中右上部分了。

我家附近有很多坡路,騎腳踏車去車站時鬆,回來時候。

若是繞點路是有路,如果時間趕,我會走平路回家。

不想外出人,會會是因為去車站路程有坡度起伏?人是過馬路視為瓶頸。

前面説過,斑馬線是一公尺一秒、10公尺10秒速度來調整紅綠燈。

如果擔心不能順利通過,會影響外出意願。

有,斑馬線上有2公分左右高度,這是讓視障者知道這是斑馬線設計,但是有很多人怕因此跌倒。

所以我建議大家可以避開上下坡路及斑馬線,找出一條「路線」。

像遛狗一樣,總是走路線。

我家附近有一個公園,走一圈是一公里,很計算。

適合喜歡公園裡走路線人,不過像説,走一圈一公里,適合期望能實際感受到成果人。

聽音樂走,令人忘記了時間,一首曲子是45分鐘。

聽著喜歡音樂,聽隨著哼唱,若聽個5首25分鐘。

比方説,步幅60公分,若每分鐘能走30步,25分鐘差不多走一公里。

走個時,即便是悠閒地走,能走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