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時辰對照】農曆十二時辰對照表,瞭解您的生肖運勢與吉凶如何

【12時辰對照】農曆十二時辰對照表,瞭解您的生肖運勢與吉凶如何

子時為晚上23:00-凌晨1:00,兩小時一個時辰,以此類推,十二時辰對照表對應時間表為:子(23:00-0:59)、醜(1:00-2:59)、寅(3:00-4:59)、卯(5:00-6:59)、辰(7:00-8:59)、巳(9:00-10:59)、午(11:00-12:59)、未(13:00-14:59)、申(15:00-16:59)、酉(17:00-18:59)、戌(19:00-20:59)、亥(21:00-22:59)。

“十二”這個數字在中國有很特別的意義,如十二生肖,十二地支,十二時辰,一年有十二個月,一天有兩個十二小時,人體經脈有十二正經……就連皇帝王冠上擺穗也是十二個。

12時辰對照 Play


12時辰對照表

12時辰對照

  1. 子(23:00-0:59)
  2. 醜(1:00-2:59)
  3. 寅(3:00-4:59)
  4. 卯(5:00-6:59)
  5. 辰(7:00-8:59)

12時辰對照表(續)

  1. 巳(9:00-10:59)
  2. 午(11:00-12:59)
  3. 未(13:00-14:59)
  4. 申(15:00-16:59)
  5. 酉(17:00-18:59)

12時辰對照表(續)

子時對應的時間與其文化意義

子時為晚上23:00至凌晨1:00。在中國古代,一晝夜被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包含兩個小時。子時是第一個時辰,對應於現代時間的23:00至01:00。根據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子時被認為是鼠類動物最活躍的時間,因此得名。在古代,人們會通過觀測天象、太陽的影子或者巡夜打更來確定時間。如今,這些方法已經過時,我們主要依靠精準的鐘錶來計時。儘管如此,十二時辰的劃分仍然在中文中廣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古典文化或進行傳統活動時。

12時辰對照是古代中國用來表示時間的一種方法。它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表示兩小時的時間。這種對照方法源於古代的天文觀測和日常生活中的需要。

12時辰對照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當時人們觀測到太陽的運行和地球的自轉,並將一天分為十二等份,每等份稱為一個時辰。這種對照方式後來被廣泛應用,在古代的各個領域都有所體現。

12時辰對照在農業中的應用

在古代農業中,12時辰對照被用來指導農作物的種植和管理。根據這種對照,人們可以知道什麼時候澆水、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收割等等。這對於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非常重要。

12時辰對照在醫學中的應用

在古代醫學中,12時辰對照被用來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根據這種對照,醫生可以判定病人的病情和處方適當的藥物。這對於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非常重要。

12時辰對照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除了農業和醫學,12時辰對照還被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根據這種對照來安排各種活動,如用餐、休息、工作等等。它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時間,達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總結

12時辰對照是古代中國一種表示時間的方法,它在農業、醫學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的應用。這種對照方法不僅反映了古代人們對時間的觀念和認識,同時也對現代人們理解時間的意義有所啟示。

延伸閲讀…

十二時辰- 12時辰與二十四小時對照表

時辰,十二時辰對照表對應時間,12時辰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