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97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 |1971年 |

【1971年】197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 |1971年 |

1971年是一個平年,第一天從星期五開始。

1971年,這裏描述是年度發生各項事件。

大會76票贊成、35票、17票棄權通過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權利,承認她政府代表中國聯合國組織唯一合法代表並蔣介石代表它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非法佔據席位上驅逐出去。

大會提名庫爾特•瓦爾德海姆擔任聯合國秘書長。

1972年1月1日1981年12月31日,瓦爾德海姆先生連任兩屆秘書長。

第一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會議決定成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總部位於內羅畢。

秘書長庫爾特•瓦爾德海姆呼籲召開聯合國世界糧食大會,研究全球糧食生產和消費問題,會議成果文件為《世界消滅飢餓和營養宣言》。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受邀第一次登上聯合國講壇。

11月22日,聯大通過決議,重申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剝奪權利,並巴解組織聯合國觀察員身份。

  眼看時間進入2月,而第31屆世乒賽即3月底舉行,後藤鉀二感到希望,準備收拾行李回國。

1971年 Play

會議確立了實現國際婦女年目標世界行動計劃,並計劃於1985年之前提高婦女地位。

  50年前1971年4月10日,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和批美國新聞記者抵達北京,成為自1949年以來第一批獲準進入中國境內美國人。

  中美兩國乒乓球隊往來,推動了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進程,譽為“小球推動大球”。

  1971年4月13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舉行歡迎儀式,歡迎前來中國進行訪問美國乒乓球代表團,中美兩國乒乓球運動員北京體育館進行了友誼比賽。

圖|新華社  這樁改變中美關係乃至世界格局大事件,原到一個個參與者身上,有什麼故事呢?   1971年1月下旬時候,住北京飯店後藤鉀二有點急了。

  後藤鉀二是日本乒乓球協會會長,本來是亞洲乒乓球聯合會會長,但因為支持中國申請加入亞乒聯、取消台灣會員資格未果,辭職。

此時他,北京待了幾天了,但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答覆。

  1966年8月24日,日本乒乓球協會代理會後藤鉀二率領日本男女乒乓球代表隊抵達北京,參加北京國際乒乓球邀請賽,他們一行北京機場受到這次邀請賽組織委員會主席、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陳先以及中國乒乓球運動員歡迎。

圖|新華社  後藤鉀二是作為“特使”專程趕到北京,目的只有一個:邀請中國派出代表團,參加日本名古屋舉行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當時,作為世界乒壇一支舉足力量,中國乒乓球代表團缺席了兩屆世界錦標賽。
1971年

而第31屆世乒賽日本舉辦,組委會希望能邀請中國派代表團參加。

  後藤鉀二來中國,是頂着壓力。

彼時,中日邦交正常化,他中國行,受到了日本右翼勢力阻撓,有威脅和恐嚇。

但他是克服了種種阻力,帶着當時日中文化交流協會代表村岡日本乒協理事森武人來到了中國。

  到了北京後,後藤鉀二提出了自己請求,並出了一份草案,希望雙方能出一個“會談紀要”。

但中方詳細研究後給予他回覆讓他有點懵了。

  中方提出,出“會談紀要”可以,但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將“中日關係政治三原則”放在紀要第一條;第二,加一句,“台灣是中國一個省,是中國領土”。

  所謂“中日關係政治三原則”,是1958年7月周恩來會見日本社會黨代表團時提出,三點內容:  體現出自己,後藤鉀二到中國後主動提出,可以遵守“中日關係政治三原則”放在“會談紀要”第二條。

但是,中國方面提出要放到第一條,並且要加上那句話,他感到無能力:我只是一個日本民間搞乒乓球代表,我有什麼權力決定這些東西呢?  後藤鉀二堅持不肯這樣寫,而中方人員堅持寫,談判陷入僵局。

  眼看時間進入2月,而第31屆世乒賽即3月底舉行,後藤鉀二感到希望,準備收拾行李回國。

  然而,1月30日,後藤鉀二得到了中方通知:第一,堅持當初要求添加條款;第二,中國派出代表團參加第31屆世乒賽,並堅決支持後藤先生辦好這屆世乒賽。

  後藤鉀二後來知道,中方態度突然轉變,主要是因為一個人。

  1971年1月29日午夜,周恩來召開了一次協調會。

  參會有外交部,有國家體委,有外協會,周恩來開門見山:凡事要看實質,不要搞形式上爭論。

  周恩來明確指出,既然後藤鉀二“中日關係政治三原則”放入紀要,為何要他寫上“台灣是中國一個省”呢?後,周恩來發了點小火:他不是日本外相,你們這樣朋友要求過分了。

  周恩來眼光,確實要比很多人一些。

  但是,周恩來做出中國代表團出征決定後,變幻莫測國際局勢中國出了一個難題:1971年3月上旬,柬埔寨兼國防大臣朗諾將軍和副施裏瑪達殿下,趁柬埔寨領導人西哈努克親王訪問蘇聯之際,發動了軍事政變。

  當時西哈努克親王正在北京逗留,中國政府表態支持西哈努克政權。

不過,西哈努克流亡政府提出,希望中國和朝鮮能夠有力地表達支持——比如放棄參加第31屆世乒賽,因為有朗諾集團運動員參加。

  那場召開討論會上,乒乓球代表團有兩種意見:一方認為政治,不能去;而另一方認為,既然答應了日本,守信,且參賽中國乒乓球運動、整個國家。
1971年

還有人提出:要去,但比賽,去現場開展鬥爭。

  周恩來當時人民大會堂等到凌晨3點,直到聽到乒乓球代表團意見總結彙報後,他拍了板:遵守諾言,參加比賽!同時,他做出了指示:如果碰到朗諾集團選手,我們棄權。

  心思周恩來親自動筆,熬了個通宵,寫了一份邏輯情況報告,請示了毛澤東。

  毛澤東看完後,報告上寫下了批示:“照辦。

我隊應去。

並準備死幾個人(注:當時日本右翼宣稱要暗殺中國代表團)。

死。

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  中國乒乓球隊,出征名古屋。

那個運動員一上車,發現整車是頭髮、黃皮膚中國運動員,自己愣住了,忙想轉身下車,但這時候,班車開動了。

1971年 Play

延伸閱讀…

1971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71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乒乓球代表下飛機,受到了日本方面歡迎,光是趕到機場日本各界代表超過了2000人。

很多日本人手執中日兩國國旗、歡迎標語和鮮花,機場大廳擠得水泄不通。

  1971年4月29日,中國乒乓球運動員離開東京前夕,東京工人、青年和各界友好人士舉行專場表演賽,並同日本乒乓球運動員進行了表演賽。

圖莊則棟和谷川信彥進行表演賽時,日本運動員伊藤繁雄裁判,河野記分員。

圖|新華社  宋中後來知道,因為中國代表團參賽,名古屋世乒賽規格一下子升級了,這不僅是因為中國乒乓球世界處於一流水平,因為這是“文革”以來,中國第一次日本派出大規模代表團。

  第31屆世乒賽如期開幕,闊別世界舞台中國乒乓球代表團如猛虎下山,整個世界乒壇注入一股“中國旋風”,拿下了男團、女單、女雙、混雙冠軍。

  男單比賽中,三屆世錦賽冠軍莊則棟第二輪遭遇了朗諾集團選手柯武,賽前制定策略,莊則棟選擇棄權,手不戰而勝。

雖然莊則棟當時過了巔峯時期,但依舊是中國男隊一號主力,他棄權後中國男隊丟掉男單金牌應該產生了影響。

  但是,賽場內拼殺相比,宋中一些場外細節留意。

  在世乒賽舉行期間,國際乒聯舉行過會議。
1971年

這場會議上,宋中公開表示朗諾集團是“美帝國主義扶植傀儡”。

但宋中發現,一起參會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團長斯廷霍文並不在意,反而會後主動找宋中寒暄。

  讓宋中是,斯廷霍文寒暄內容不僅有“中國運動員乒乓球打得”這類客套辭,有一句有所指“玩笑話”:“聽説你們邀請了五個國家球隊到你們國家去訪問,不知什麼時候會邀請我們?”  這屆世乒賽上,中國代表團確實英國、澳大利亞、哥倫比亞、加拿大和尼日利亞五個國家代表團發出了訪問邀請。

  因為這句話,宋中想起了在世乒賽舉行前不久,美國乒乓球協會駐國際乒聯代表拉福德·哈里森他説話:“美國隊員們想訪問中國……尼克松總統取消了美國公民去中國旅遊禁令。

如果你們我們簽證,我們可以任何時間去中國訪問。

”  當天晚上,中國代表團成立了以團長趙正洪、秘書長宋中組成七人臨時黨委,專門討論斯廷霍文這句話有沒有“弦外之音”,討論結果是,國內報告。

  而國內報告和聽取指示過程中,意料之外事情發生了。

  1971年4月4日下午,中國代表團班車上,莊則棟一下子懵了。

  當時,中國隊球員上了班車,司機準備開動,車門一開,上來了一個頭髮、藍眼睛外國運動員。

那個運動員一上車,發現整車是頭髮、黃皮膚中國運動員,自己愣住了,忙想轉身下車,但這時候,班車開動了。

延伸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71年)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71年–資料中心

  這名上錯車外國運動員只能面朝車門站立,而他這一轉身,運動服背後國家字母露了出來:U.S.A.。

  一個美國運動員,莫名其妙上了中國隊班車。

  美國運動員面朝車門,動。

中國隊所有隊員面面相覷,人敢搭腔。

  整整10分鐘,車廂內一片,沒有人説話。

  整個班車行程一共15分鐘,有5分鐘抵達目的地了。

這時候,莊則棟隊友目光中,走向了那位美國運動員。

當時有隊友拉他衣服:“小莊,去,別理他,別惹事。

”  莊則棟回答是:“沒事,他個運動員。

”  莊則棟拉着翻譯走到了那位美國運動員面前,自我介紹,然後知道了美國運動員名字叫科恩。

科恩認識三屆世錦賽冠軍莊則棟,情緒一下子變得。

  莊則棟不光上去打了招呼,包裏拿出一段一米多杭州織錦,作為禮物送給了科恩。

  莊則棟後來自己回憶,他當時這麼做是出於兩個理由。

  一是他覺得中國是禮儀邦,“不能人家晾在那裏”。

二是他想起不久前毛主席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美國老朋友斯諾説話:“我們要寄希望於美國人民。

”  班車到站,跟蹤中國隊每一個行程日本媒體記者地發現:一個中國運動員和一個美國運動員微笑着站一起。

  第二天,日本各報刊醒目位置,刊登了這條新聞。

  而此時,中國代表團內部陷入了分歧:莊則棟這樣行為是不是違反了外事紀律?是不是要回國聽候處分?  與此同時,美國代表團接到了科恩彙報後,代表團副領隊哈里森中國代表團提出了正式請求:“美國乒乓球隊希望能訪問中國。

”  一紙報告,放到了中南海一個人案前。

  美國乒乓球隊提出希望訪華請求,中南海引起了震動。

  當時外交部和國家體委建議是,時機。

理由是美國“台灣問題”上沒有表現出誠意,並且侵略越南、老撾和柬埔寨,威脅中國安全。

  從訪問方式上來看,應該是美國先派高級官員前來,而不是派一個乒乓球隊。

  周恩來外交部和國家體委報告上做了圈閲,遞交給了毛澤東。

毛澤東壓了三天後,4月6日晚上做了圈閲——拒絕美國乒乓球隊訪華。

  文件送走後,是晚上11點多。

毛澤東吃了安眠藥後,讓他保健護士吳旭君他讀“參考”(供中央高層閲讀“參考資料”)。

毛澤東本來昏昏欲睡,但聽到外電莊則棟科恩班車上互動評價時,他突然説起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