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年】1986 年: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事件回顧

【1986 年】1986 年: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事件回顧

「1986 年」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這一年,著名科學家王大珩、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上書中共中央,提出了發展高技術的建議。

1986 年 Play


幾個月後,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了《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這一計劃後來被稱為“八六三”計劃。

同年,國內也取得了其他重要成就:全國人大批准了「七五」計劃,通過了《民法通則》、《義務教育法》和《外資企業法》。

1986 年
此外,國務院還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討論了貧困地區經濟開發問題,並提出瞭解決温飽問題以及實行新的經濟開發方式的意見。

在7月12日,國務院還發佈了《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國營企業招用工人》等重要政策文件。

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及其後果

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釋放出的大量放射性物質對周邊地區造成嚴重污染。此後,蘇聯政府在1990年承認需要國際援助,聯合國隨即介入,協調各國援助工作。聯合國成立了切爾諾貝利信託基金,並通過了呼籲國際合作的決議。自災難發生以來,聯合國機構和非政府組織推出了多項研究和援助項目,涵蓋健康、核安全、環境等領域。

切爾諾貝利國際紀念日

為了紀念切爾諾貝利災難的受害者,並喚起對核安全的重視,聯合國大會在2016年12月8日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國際切爾諾貝利災難紀念日”。這一紀念日的設立,突顯了災難的長遠影響,以及受影響地區持續的需求。

新安全圍堵體的建設與移交

在切爾諾貝利災難發生30年後,新安全圍堵體於2019年7月10日移交烏克蘭政府。該項目的完成是通過45個捐助國的資助,由國際組織監管,總計投入超過22億歐元。新安全圍堵體的建成標誌着對災難現場進行了更加安全和長久的封堵。

在1986年1月28日,太空梭挑戰者號(Challenger)的發射任務以悲劇結束,使整個世界為之震驚。太空梭在發射過程中發生故障,七名宇航員的生命因此喪失。這個事件揭示了太空探索的危險性,並提醒我們在探索未知時,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謹慎。1986年1月28日成為了銘記於心的日子,對太空探索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

另一個世界性事件發生在1986年4月26日,就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這場災難發生在蘇聯的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廠,核反應爐的爆炸導致大量輻射物質洩漏出來。這場事故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並成為核能安全的重要里程碑。

雖然1986年有著悲傷的開始,但這一年也有一些值得慶祝的時刻。同年,阿根廷在墨西哥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中贏得了冠軍。這是他們自1978年以來再次贏得這一殊榮,為阿根廷足球寫下了新的篇章。

此外,1986年也是一些重要科技突破的年份。IBM公司在這一年發布了首款個人電腦,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數位時代逐漸到來。而隨著互聯網的誕生,人們的生活也開始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1986年是一個充滿著轉變和教訓的年份。這一年的事件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引領著未來的發展方向。雖然當年既有悲傷,也有喜悦,但它們都成為了我們歷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