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屬羊人性格方面還是,生活態度是人為善,所以説,人緣。
沒有結婚91年屬羊人,虎年、兔年、馬年是適合結婚,31歲、32歲和35歲。
一些猴年和豬年是適合結婚,37歲和40歲。
下面,來看看1991年屬羊哪年結婚吧!屬羊人紅鸞星申,天喜星寅,因此猴年和虎年桃花運。
午六合,亥卯三合,馬年、豬年、兔年桃花運。
因此,生肖羊戀愛結婚年份是猴年、豬年、虎年、兔年、馬年,年份對應年齡來説,25歲、28歲、31歲、32歲、35歲,是91年屬羊人適合結婚年齡。
這幾個年份中,屬羊人桃花,找到適合結婚對象,這幾個年份裏結婚諸事會順利,夫妻間感情會和和美美。
而且猴年和虎年有紅鸞星和天喜星降臨,是適合婚嫁年份。
啦,無論如何,只要是找到了自己喜歡人,能夠包容很多,結婚話會是!至於結婚年份小編覺得只要你們想結婚是好日子,因為心裏覺得合適才是。
1991年出世屬羊人五行屬金,所以稱這年出世羊人叫金羊,金羊主人人心地善良,有志氣,外柔內,有責任心,重原,講信義,做事喜歡計劃進行。
只是有時,有些欠缺變通思想,專攻某一項技術,並能夠取得卓越成果。
1991年出生屬羊人家中祖業,所以他們前半生生活困苦,不斷努力後會收穫昌順後半生。
屬羊人待人,戀愛時是如此,會方壓,像春天微風吹過,深情款款。
91屬羊人於戀愛和婚姻是認,而且責任感強,會家庭上心,能夠得到伴侶關心和愛護,只要找到人,婚姻會十分。
生肖羊和生肖馬婚姻搭配是,他們有許多,各個方面,加上彼此開朗性格,婚姻生活會過。
雖然性格某些方面會有點,但是這並影響他們。
他們遇到問題時候,懂得彼此退讓,很少發生爭吵,日子十分和諧。
1991年,我國各族人民堅決貫徹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方針,取得了。
整體經濟形勢好轉,國民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改革開放邁出步伐,國際收支狀況進一步轉,人民生活改善,科技、教育、文化、衞生、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成績,治理整頓主要任務基本完成,社會安定,實現“八五”計劃創造了一個開端。
統計,全年國民生產總值19580億元,上年增長7%;其中第三產業5331億元,增長5.3%。
經濟運行中主要問題是:結構調整進展,經濟效益,財政困難大。
一年,鞏固、發展治理整頓成果和深化改革任務艱鉅。
1991年,我國部分地區遭受了災害,但舉國上下一致抗災救災,奪得了農業生產好收成。
國內市場增長。


其中,種植業增長0.9%,林業增長7.8%,牧業增長6.1%,副業增長1.8%,漁業增長6.7%。
主要農產品產量中,糧食略有減產,但是歷史上第二個高產年,棉花增產,油料、糖料、烤煙產量創歷史水平;蔬菜,水果生產獲豐收。
但農產品流通體制完善,農業發展問題存在。
造林綠化事業成績顯著。
1991年,全國造林面積8260萬畝,上年增長5.8%。
防護林體系建設繼續深入展開,“國家造林項目”速生豐產林建設開始全面實施。
森林覆蓋率上升,林木蓄積量增加,實現了森林資源生長量於消耗量目標。
水產品繼續增產。
全年水產品產量1339萬噸,上年增長8.3%;其中淡水產品產量增長4.8%,海水產品產量增長10.9%。
農業生產條件有所改善。
1991年末全國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93億千瓦,上年末增長1.9%;大中型拖拉機78.8萬台,下降3.1%;小型和手扶拖拉機729.3萬台,增長4.5%;載重汽車62,6萬輛,增長0.3%;排灌動力機械O.73億千瓦,增長2.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2856萬噸,增長10.3%;農村電量939.7億千瓦時,增長11.3%。
農田水利建設繼續加強。
農村經濟繼續發展。
1991年農村社會總產值18931億元,上年增長11%。
鄉鎮企業保持發展,農村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和商業、飲食業產值增長20%;佔農村社會總產值比重上年53.9%上升到57.7%。
工業生產增長。
1991年工業總產值28225億元,上年增長14.2%。
其中鄉及鄉以上工業總產值23121億元,增長12.9%。
全部工業中,全民所有制工業增長8.4%,全民所有制工業新增產值佔全部工業新增產值比重上年37.8%提高到43.1%;集體所有制工業增長18%,個體工業增長24%;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經營工業增長55.8%。
大中型企業生產開始擺脱前兩年徘徊狀況,上年增長9.2%。
1991年工業產值13796億元,上年增長14.5%。
主要工產品中,適銷對路產品生產保持增長,長線產品生產有所控制。
重工業產值14429億元,增長13.9%,主要重工業產品中,投資類機電產品生產增長,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生產基本。
“質量、品種、效益年’活動取得初步成效,經濟效益下滑勢頭得到遏制。
1991年全員勞動生產率上年提高6.2%,預算內國營工業企業實現利税1420億元,上年增長8%,其中實現利潤下降14.2%,定額流動資金週轉天數124天,上年加速6天;但企業經濟效益問題突出,每百元資金實現利税13.28元,上年減少0.52元;成本繼續超支,虧損額上升,工業結構調整。
資產投資回升。
全年全社會資產投資完成5279億元,上年增加829億元,增長18.6%。
其中,全民所有制單位投資3558億元,增長21.9%;集體所有制單位投資629億元,增長18.7%;個人投資1092億元,增長9%。
但在建規模,新開工項目增長過,全年全民所有制單位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新開工項目7.45萬個,上年增加1.8萬個。
1991年,全民所有制單位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2075億元(含車船購置費),上年增長21.8%;更新改造投資997億元,增長20.1%;商品房建設投資243億元,增長31.1%;其他投資243億元,增長22.2%。
投資結構進一步調整。
全民所有制單位投資中,原材料工業投資533億元,上年增長24%,佔比重上年15.7%上升到16.1%;運輸郵電通訊業投資468億元;增長40.1%,佔比重由12.2%上升到14.1%;農業、林業、水利投資101億元,增長31.2%,佔比重由2.8%上升到3.1%;但能源工業投資942.9億元,增長14.4%,佔比重由30.1%下降到28.4%。
更新改造投資中,於節能源,增加花色品種、提高產品質量、“三廢’治理投資298億元,上年增長32.8%,佔比重上年27.1%上升到29.9%;而於增加產量投資328億元,增長12.5%,佔比重由35.2%下降到32.9%。
重點建設進展,一批項目建成投產。
國家合理工期組織建設182個重點項目,全年完成投資440億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
投產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100個,大中型項目單項工程155個,限額以上更新改造項目115個。
當年全國基本建設新增加主要生產能力有:煤炭開採2714萬噸,發電機組容量1184萬千瓦,三年超過一千萬千瓦,石油開採1491萬噸,天然氣開採11億立方米(石油開採和天然氣開採含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資增加能力);鍊鋼396萬噸,鍊鐵376萬噸,純鹼60萬噸,化肥96萬噸,木材開採21.2萬立方米,水泥292萬噸;鐵路複線里程309公里,鐵路電氣化里程849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609萬噸。
建築業生產回升。
1991年全民所有制建築施工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030億元,上年增長1.5%;開工面積0.9億平方米,增長26.4%;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6070元,提高2.1%。
但經濟效益無改善,虧損企業和虧損額多。
地質普查勘探發現礦產地231處,取得進展勘查礦區138處,有50種礦產增加探明儲量。
石油、天然氣普查勘探工作陝西、新疆及南海海域取得可喜進展。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工作國民經濟建設中繼續發揮作用。
交通運輸生產全面回升,重點物資運輸完成情況,但交通運輸建設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運輸收入增加。
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總收入上年增長8.4%。
但地方公路和水運企業虧損面有所增加,經濟效益局面存在。
國內市場增長。
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9398億元,上年增長13.2%;扣除零售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10%。
消費品零售額8227億元,增長13.5%;其中售予社會集團消費品零售額879億元,增長18.6%。
農業生產資料零售額1171億元,增長11.5%。
1991年,城市消費品零售額4515億元,上年增長16.1%;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712億元,增長10.4%。
各種經濟類型商品零售額全面增長。
全民所有制單位上年增長13.9%;集體所有制單位增長7.6%,其中供銷合作社增長6.7%;合營增長23.8%;個體增長18.1%;農民非農業居民零售額增長18.8%。
各類消費品銷售數量看,吃商品增長,與上年相比,糧食增長10%,食用植物油、豬肉、鮮蛋銷量增長0.9-4.7%;穿商品中棉布、針織內衣褲銷量下降一成多,但各種服裝銷量增長7.1%;消費品除錄音機銷量減少、電風扇持平外,其餘有程度增長,彩色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銷量增長2.6-9.1%。
商業企業經濟效益有所轉。
全年商業部系統國營商業企業虧損0.73億元,上年減虧0.84億元;供銷合作社實現利潤15.3億元,上年增加2.7億元,虧損企業虧損面由上年27.9%下降到25.7%。
生產資料市場趨向活躍。
1991年全國物資系統購進生產資料2891億元,上年增長25.3%;銷售3129億元,增長24.5%。
價格改革邁出了步伐。
1991年年初以來,國家後有計劃地提高了原油、成品油、鋼材、生鐵基礎產品和鐵路貨運價格,提高了城鎮居民定量供應糧食和食用油銷售價格,價格結構性調整力度。
但市場物價總水平保持基本。
全年零售物價總水平上年上漲2.9%;城鄉居民生活費用價格總水平(包括生活消費品和服務項目)上年上漲3.4%,其中城鎮上漲5.1%,農村上漲2.3%。
存在主要問題是大中城市物價漲幅,全年35個大中城市職工生活費用價格上年上漲8%。
1991年 其中:城鎮12月 上年上漲% 上年同月上漲%居民生活費用 3.4 6.31.食品類 3.3 8.2 糧食 8.6 35.0 肉禽蛋 -2.3 -1.0 其中:豬肉 -1.4 4.1 鮮菜 6.1 4.6 水產 1.5 4.3 煙酒茶 0.8 4.5 糕點 6.3 5.72.衣着類 4.1 4.23.日用品類 1.5 1.74.藥及醫療用品類 3.4 6.25,燃料類 15.6 12.36.農業生產資料類 2.9 3.67.服務項目 8.7 9.5 進出口全面增長。
海關統計,1991年出口總額719億美元,增長15.8%,其中“三資”企業出口額120.5億美元,增長54.2%;進口總額638億美元,增長19.5%。
扣除收付外匯進出口貨物,出於進124.5億美元。
外貿實行自負盈虧體制,促進了出口結構調整,提高了經濟效益。
國際收支狀況繼續轉。
利用外資增長。
1991年籤利用外資協議金額178億美元,上年增長47.6%;實際使用外資113億美元,增長9.6%。
其中外商直接投資協議金額111億美元,實際投資40億美元,增長67.6%和13.8%。
投資環境改善和開放地區擴大,“三資”企業增加多。
截至1991年末,我國註冊“三資”企業37215個;註冊資金460億美元,其中外商投資262億美元。
外經濟技術合作有進展。
1991年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籤金額32億美元,上年增長23%;完成營業額20億美元,增長7%。
國際旅遊業發展。
1991年到我國旅遊、訪問以及事各項活動國際旅遊者達3336萬人次,上年增長21.5%;旅遊外匯收入28.4億美元,增長28.3%。
科技事業取得進展。
全國共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23000項;獲國家獎勵成果95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53項,國家發明獎209項,國家科學技術獎502項。
受理國內外專利申請50040件,授權專利24616件,上年增長20.7%和9%。
1991年全國科技成果主要有:秦山核電站建成發電,標誌我國和平利用核能取得重大突破;合肥輻射加速器及光束線實驗站全部通過驗收,建成5條輻射光束線和5個實驗站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水平;高產多抗性玉米雜交種――沈單7號增產效果;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填補了國內空白;KM4太陽模擬器研製,其主要性能技術指標上了國際同類設備進水平;報關自動化系統工程達到了國際進水平。
科技經費投入增加。
1991年,全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業企業單位於科技經費支出409億元,其中於研究發展經費142億元,佔國民生產總值比重0.72%。
科技隊伍進一步擴大。
1991年末全民所有制企事業單位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412.8萬人,上年末增長5.6%。
全國縣級以上全民所有制獨立研究開發機構5466個,高等院校辦2450個,大中型工業企業辦9525個,事科技活動人員230.2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149.1萬人。
國家推行各項科技計劃顯著。
1991年,“八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批准可行性報告145個,簽定專題2245個,國家撥款6.5億元,其中5兆瓦低温核供熱堆實現了熱電聯供,中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項目取得可喜成果。
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批准了1224個研究課題,國家撥款3.92億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科研項目3495項,資助金額1.7億元,上年增長0.49%和25.3%。
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取得進展,1991年建成16個重點實驗室。
火炬計劃安排國家級項目301項,當年完成投資額13億元。
到1991年末我國共有國家級技術產業開發區27個。
國家直接支持重點開發項目470項,當年完成投資6億元。
1991年各類財產險承保總額28015億元,上年增長20%。


延伸閱讀…
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結合。
1991年有6582個預算內國營工業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進行了口交流,企業轉讓了4965項科技成果,並設立了4864個聯合研究開發項目。
全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組織萬元投資以上技術開發項目45862個,上年增長16.3%;產品產值佔工業總產值比重10%。
技術市場發展。
全年全國簽訂技術20.7萬份,成交金額94.1億元,上年增長0.1%和25.4%。
羣眾性科技活動活躍。
全國共有廠礦科協8300個,會員184萬人;農村專業技術研究會9.6萬個,會員307萬人。
普通高等教育規模基本,專業結構繼續改善。
1991年全國招收研究生3萬人,與上年持平;學研究生8.8萬人,上年下降5.4%。
普通高等學校招收本、專科學生62萬人,上年增長1.8%;在校學生204.4萬人,上年略有減少。
1991年全國有320個長線專業點招生,工科、醫藥、財經招生比例上升。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
1991年各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633.2萬人(含技工學校學生142.2萬人), 佔高中階段在校學生總數1356萬人46.7%。
普及義務教育有進展。
1991年全國初中在校學生3960.7萬人,小學在校學生12164萬人。
7-11週歲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7.9%;小學畢業生升學率達77.7%,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
普通初中和小學學生輟學率降到5.38%和2.35%,是建國以來點。
辦學條件繼續得到改善。
成人學歷教育調整取得進展,多種形式崗位培訓蓬勃發展。
1991年成人高等學校招收本、專科學生44.7萬人,在校學生140.3萬人,上年下降15.8%;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168萬人,增長5.8%;成人技術培訓學校在校學生3165.7萬人,增長1.5倍;成人中、小學在校學生853.6萬人。
全年掃除文盲548.3萬人。
1991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774個,文化館2977個,公共圖書館2536個,博物館1097個,檔案館3579個,廣播電台724座,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703座,電視台541座,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974座,各類電影放映單位14.1萬個。
1991年生產電影故事片130部,發行各種新片(長片)189.5部,有16部(次)影片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全國性和省級報紙全年出版175.1億份,各類雜誌出版20.8億冊,圖書出版62億冊(張)。
衞生事業繼續發展,醫療條件進一步改善。
1991年末全國醫院共有病牀268.9萬張,上年末增長2.5%。
業衞生技術人員398.5萬人,上年增長2.2%;其中醫生178萬人(含中、西醫師131.1萬人),增長0.9%;護師、護士101.2萬人,增長3.8%。
體育事業取得成績;全年國際比賽中共獲獎牌182塊;86名運動員獲得93個世界冠軍,是歷史上多一年。
有25人1隊50次創造31項世界記錄,34人9隊64次創造49項亞洲記錄,123人30隊212次創造127項全國紀錄。
羣眾體育事業發展迅速,近70%學校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80%學生達到合格標準。
居民收入增加。
抽樣調查,1991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1570元,上年增長13.2%,扣除生活費用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7.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10元,上年增長3.5%;扣除價格變動因素,實際增長2%。
城鎮就業繼續增加。
1991年全國城鎮安置待業人員430萬人。
年末全國職工人數14397萬人,上年末增加338萬人。
其中,全民所有制單位實行勞動合同制職工達1535萬人,增加163萬人。
年末城鎮個體勞動者704萬人,增加33萬人。
1991年全國職工工資總額3350億元,上年增長13.5%;職工貨幣工資2365元,扣除生活費用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5.1%。
城鄉儲蓄增加。
1991年末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9110億元,上年末增加2076億元,增長29.5%。
城鄉居住條件有改善。
1991年城鎮新建住宅1.1億平方米,農村新建住宅7.2億平方米。
環境保護事業有發展。
1991年末全國環境保護系統共有7.1萬人,環境監測站2199個,國家級保護區61個。
全年完成環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6574個,總投資17.4億元。
到1991年末全國351個城市中建成了2199個煙塵控制區,面積達8897平方公里;216個城市中建成了1098個環境噪聲達標區,面積達1803平方公里。
保險事業進一步發展。
1991年各類財產險承保總額28015億元,上年增長20%。
延伸閱讀…
全國有50.8萬户企業參加了企業財產保險,10070萬户居民參加了家庭財產保險,有23370萬人參加了人身保險。
保險公司處理國內財產險賠案337.8萬件,支付賠款76.5億元,1190萬人支付人身保險賠款33.5億元。
1991年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人口出生率19.68‰,死亡率6.70‰,增長率12.98‰。
據推算,1991年末全國總人口115823萬人,上年末增加1490萬人。
――――――――注:(1)本公報所列數據我國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數。
(2)各項總產值數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可比價格計算。
(3)各項指標對比基期數均《中國統計年》發表年度統計數 (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計算中自產自用產品價格過去國家牌價計算。
現定購綜合價計算,1990年方法計算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86元。
1991年,我國各族人民堅決貫徹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方針,取得了。
整體經濟形勢好轉,國民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改革開放邁出步伐,國際收支狀況進一步轉,人民生活改善,科技、教育、文化、衞生、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成績,治理整頓主要任務基本完成,社會安定,實現“八五”計劃創造了一個開端。
統計,全年國民生產總值19580億元,上年增長7%;其中第三產業5331億元,增長5.3%。
經濟運行中主要問題是:結構調整進展,經濟效益,財政困難大。
一年,鞏固、發展治理整頓成果和深化改革任務艱鉅。
1991年,我國部分地區遭受了災害,但舉國上下一致抗災救災,奪得了農業生產好收成。
全年農業總產值8008億元,上年增長3%。
其中,種植業增長0.9%,林業增長7.8%,牧業增長6.1%,副業增長1.8%,漁業增長6.7%。
主要農產品產量中,糧食略有減產,但是歷史上第二個高產年,棉花增產,油料、糖料、烤煙產量創歷史水平;蔬菜,水果生產獲豐收。
但農產品流通體制完善,農業發展問題存在。
造林綠化事業成績顯著。
1991年,全國造林面積8260萬畝,上年增長5.8%。
防護林體系建設繼續深入展開,“國家造林項目”速生豐產林建設開始全面實施。
森林覆蓋率上升,林木蓄積量增加,實現了森林資源生長量於消耗量目標。
水產品繼續增產。
全年水產品產量1339萬噸,上年增長8.3%;其中淡水產品產量增長4.8%,海水產品產量增長10.9%。
農業生產條件有所改善。
1991年末全國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93億千瓦,上年末增長1.9%;大中型拖拉機78.8萬台,下降3.1%;小型和手扶拖拉機729.3萬台,增長4.5%;載重汽車62,6萬輛,增長0.3%;排灌動力機械O.73億千瓦,增長2.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2856萬噸,增長10.3%;農村電量939.7億千瓦時,增長11.3%。
農田水利建設繼續加強。
農村經濟繼續發展。
1991年農村社會總產值18931億元,上年增長11%。
鄉鎮企業保持發展,農村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和商業、飲食業產值增長20%;佔農村社會總產值比重上年53.9%上升到57.7%。
工業生產增長。
1991年工業總產值28225億元,上年增長14.2%。
其中鄉及鄉以上工業總產值23121億元,增長12.9%。
全部工業中,全民所有制工業增長8.4%,全民所有制工業新增產值佔全部工業新增產值比重上年37.8%提高到43.1%;集體所有制工業增長18%,個體工業增長24%;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經營工業增長55.8%。
大中型企業生產開始擺脱前兩年徘徊狀況,上年增長9.2%。
1991年工業產值13796億元,上年增長14.5%。
主要工產品中,適銷對路產品生產保持增長,長線產品生產有所控制。
重工業產值14429億元,增長13.9%,主要重工業產品中,投資類機電產品生產增長,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生產基本。
“質量、品種、效益年’活動取得初步成效,經濟效益下滑勢頭得到遏制。
1991年全員勞動生產率上年提高6.2%,預算內國營工業企業實現利税1420億元,上年增長8%,其中實現利潤下降14.2%,定額流動資金週轉天數124天,上年加速6天;但企業經濟效益問題突出,每百元資金實現利税13.28元,上年減少0.52元;成本繼續超支,虧損額上升,工業結構調整。
資產投資回升。
全年全社會資產投資完成5279億元,上年增加829億元,增長18.6%。
其中,全民所有制單位投資3558億元,增長21.9%;集體所有制單位投資629億元,增長18.7%;個人投資1092億元,增長9%。
但在建規模,新開工項目增長過,全年全民所有制單位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新開工項目7.45萬個,上年增加1.8萬個。
1991年,全民所有制單位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2075億元(含車船購置費),上年增長21.8%;更新改造投資997億元,增長20.1%;商品房建設投資243億元,增長31.1%;其他投資243億元,增長22.2%。
投資結構進一步調整。
全民所有制單位投資中,原材料工業投資533億元,上年增長24%,佔比重上年15.7%上升到16.1%;運輸郵電通訊業投資468億元;增長40.1%,佔比重由12.2%上升到14.1%;農業、林業、水利投資101億元,增長31.2%,佔比重由2.8%上升到3.1%;但能源工業投資942.9億元,增長14.4%,佔比重由30.1%下降到28.4%。
更新改造投資中,於節能源,增加花色品種、提高產品質量、“三廢’治理投資298億元,上年增長32.8%,佔比重上年27.1%上升到29.9%;而於增加產量投資328億元,增長12.5%,佔比重由35.2%下降到32.9%。
重點建設進展,一批項目建成投產。
國家合理工期組織建設182個重點項目,全年完成投資440億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
投產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100個,大中型項目單項工程155個,限額以上更新改造項目115個。
當年全國基本建設新增加主要生產能力有:煤炭開採2714萬噸,發電機組容量1184萬千瓦,三年超過一千萬千瓦,石油開採1491萬噸,天然氣開採11億立方米(石油開採和天然氣開採含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資增加能力);鍊鋼396萬噸,鍊鐵376萬噸,純鹼60萬噸,化肥96萬噸,木材開採21.2萬立方米,水泥292萬噸;鐵路複線里程309公里,鐵路電氣化里程849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609萬噸。
建築業生產回升。
1991年全民所有制建築施工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030億元,上年增長1.5%;開工面積0.9億平方米,增長26.4%;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6070元,提高2.1%。
但經濟效益無改善,虧損企業和虧損額多。
地質普查勘探發現礦產地231處,取得進展勘查礦區138處,有50種礦產增加探明儲量。
石油、天然氣普查勘探工作陝西、新疆及南海海域取得可喜進展。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工作國民經濟建設中繼續發揮作用。
交通運輸生產全面回升,重點物資運輸完成情況,但交通運輸建設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運輸收入增加。
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總收入上年增長8.4%。
但地方公路和水運企業虧損面有所增加,經濟效益局面存在。
國內市場增長。
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9398億元,上年增長13.2%;扣除零售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10%。
消費品零售額8227億元,增長13.5%;其中售予社會集團消費品零售額879億元,增長18.6%。
農業生產資料零售額1171億元,增長11.5%。
1991年,城市消費品零售額4515億元,上年增長16.1%;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712億元,增長10.4%。
各種經濟類型商品零售額全面增長。
全民所有制單位上年增長13.9%;集體所有制單位增長7.6%,其中供銷合作社增長6.7%;合營增長23.8%;個體增長18.1%;農民非農業居民零售額增長18.8%。
各類消費品銷售數量看,吃商品增長,與上年相比,糧食增長10%,食用植物油、豬肉、鮮蛋銷量增長0.9-4.7%;穿商品中棉布、針織內衣褲銷量下降一成多,但各種服裝銷量增長7.1%;消費品除錄音機銷量減少、電風扇持平外,其餘有程度增長,彩色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銷量增長2.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