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有28天的月份是】全年共有384天 |搜索結果 |農曆癸卯兔年 |

【2月有28天的月份是】全年共有384天 |搜索結果 |農曆癸卯兔年 |
免費五行分析(輸入你想查詢的事/物/八字 五行):

  新華社天津1月1日電(記者周潤健)2022年過去,嶄新2023年開始走來。

天文科普專家介紹,公曆2023年平年,2月有28天,全年共有365天。

即到來農曆癸卯兔年閏年,全年共有384天。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公曆和農曆各有不同歷史淵源和歷法規制。

公曆每4年設一閏年。

情況下,公曆年數能4盡年份閏年,2月有29天;不盡年份平年,2月有28天。

2023年不能4盡,所以是平年,共有365天。

  農曆是月亮變化週期,一個朔望月一個月,29.53天,全年是354天或355天,公曆年(稱迴歸年、太陽年)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使農曆年度和公曆年度接近,古人採用增加閏月方法,即19個農曆年中加入7個閏月;有閏月那一年有13個月,全年是384天或385天,叫作閏年。

這樣,19個農曆年和19個公曆年度相等。

  至於閏月安置哪一個月,這和二十四節氣“中氣”有關。

二十四節氣12個節氣和12箇中氣組成,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兩者相間排列。

加閏月規則是每個月中,含有中氣算月份,不含中氣就算上一個月閏月。

農曆癸卯兔年“閏二月”沒有中氣,所以上一個月二月閏月。

古代羅馬皇帝修改曆法時規定了12個月,大小月,2月月,算30天,後是366天而不是365天了,於是要扣除1天,選擇了2月,變成了29天,後來羅馬另外一個皇帝進行了更改,7月變成了月,算31天,於是2月減少了1天,成了28天。

2月份28天,有29天,這是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原因,繞一週需要時間是365天5時48分46秒,後規定了一年365天和366天,這樣出現了2月份有28天或者29天。

平年是28天,閏年是29天。

那麼平年和閏年怎麼區分呢?年份數除以4,有餘數是平年,沒有餘數是閏年,但如果是年份是整百,那麼該年份數除以400,有餘數是平年,沒有餘數是閏年。

以此來計算平年和閏年。

目前,國際上統一規定了陽曆2月份是28天或者29天,這是大家認同,相關日期統計,2月份平年時候,只能是28天,那樣整體日期計算才不會有問題。

一三五七八十臘,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我們現在使用公曆中,有些月份30天,有些月份31天,有一個奇怪2月,大多數時候只有28天?其實,“月”這個概念來源於月亮陰晴變化週期,我們現在知道,這個週期是29.53天。

但是,什麼我們現在公曆,要強行月份規定30、31、28這樣天數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公曆起源——古羅馬,開始説起。

很久以前,古人通過觀察月亮變化,定義了“月”,這個代表時間概念。

此外,他們通過觀察太陽和氣候變化,發現365個日夜,12個月時間,完成了一個週期。

並因此規定了“年”。

世界上包括古羅馬內很多文明,是這種規律觀察,制定了曆法。

不過,説到我們今天主角,公元前700多年古羅馬,有個槽吐一下。

其實,古羅馬人有了“月”和“年”概念。

但是,知道是不是因為走心,他們每年規定了10個月,剩下61天是空白。

後來,他們才在一年裏塞進了2個月,變成了一年12個月。

延伸閱讀…

搜索結果_哪個月有28天

2月

所以,現在我們説9月-12月這幾個月,是後挪了兩位。

它們英文單詞詞,拉丁語中代表是7、8、9、10意思。

,吐槽歸吐槽,古羅馬人代表了當時世界文明領先水平。

到了公元1世紀之前,羅馬帝國成為了橫跨歐洲、亞洲、非洲地中海霸主。

我們現在使用公曆,這個時期完善成形。

公元前45年,羅馬帝國締造者,凱撒,做出了這項影響規定:一年12個月中,單數月有31天,稱為月,雙數月有30天,稱為月;此外,每四年要2月補上一天,來補曆法陽規律間偏差。

至於2月天數什麼月份,民間有很多傳説,比如2月是囚犯受刑月份,吉利,所以減掉一天。

其中流行説法是:凱撒繼承者——奧古斯,出生8月這個只有30天月,讓8月變成31天月,他2月搶走了一天放在8月。

其實如果你看仔細,應該發現了:8月,August,這個奧古斯名字命名,而7月,July,是凱撒名字命名。

你説,這些人自戀不自戀…後來,他們9月後大小月調換了位置,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公曆子。

這種曆法凱撒名字命名,叫做“儒曆”,並此後一千多年裏,多國家採用。

延伸閱讀…

農曆癸卯兔年“閏二月”,全年共有384天

為什麼2月只有28天?

説到這,我們故事告一段落了。

但是,一千多年後16世紀,事情發生了一點小小的變化。

儒曆算法,下來每年是3651/4天,比實際的迴歸年,多了11分鐘左右,了一千多年積累後,儒曆際日期晚了10天。

所以,1582年,天主教領袖,當時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儒曆進行了修正。

他規定:1582年10月4日後直接跳到10月15日,這樣彌補了那10天偏差。

此外,他優化了閏年算法。

    新華社南京電(記者 蔡玉高 周潤健) 一年12個月,有月份31天,有月份30天,2月天數,只有28天或29天,這是什麼?江蘇省天文學會天文專家嚴家榮表示,這緣於古羅馬人規定,後世代沿襲下來。

    嚴家榮表示,公曆是現世界各國通用曆法,起源於古羅馬。

公曆紀年是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週所需時間作為。

地球繞太陽轉一週,需要365天5時48分46秒,計算起來,人們一年時間定為365天,這樣,1年會多出5時48分46秒,4年下來會多出1整天,於是,天文歷算專家規定每4年設個閏年,即全年366天。

    陽曆一年天數定下後,接着就是要確定每個月時間了。

嚴家榮表示,如果每個月時間30天,那麼12個月只能有360天;而如果每個月時間31天,12個月會有372天。

因此,要想公曆年天數能12個月天數銜接,要求有月份30天,有月份31天。

    嚴家榮介紹,公元前46年,古羅馬統治者儒略•愷撒召集了一批天文歷算方面專家,要求每個月天數。

於儒略•愷撒出生7月,於是他決定7月改為“儒略月”,並7月所有單月規定31天,而雙月30天。

這樣一年變成了366天,而於2月是古羅馬處死犯人月份,減輕人們當時恐懼心理,2月減少1天,29天,逢閏年加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