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實況
現場目擊者描述,傍晚時分突聞轟然巨響,居民驚慌失措奔逃,霎時間房屋傾斜加劇,「磁磚爆裂」的聲響迴盪不絕於耳,原本一樓外牆變形的建築頃刻成為危樓。令人驚訝的是,約8個月前已有居民發現傾斜徵兆,但相關單位遲遲未採取行動,任憑事態演變至如此嚴重的地步。


市府應對
台北市長蔣萬安深夜親臨現場指揮,初步研判事故起因為鄰近建案往下開挖3層,不及時做大底,導致連續壁破裂,引發相鄰建築物下沉。市府隨即緊急灌漿,穩固壓力平衡。
住户安置
事故發生後,市府緊急安置撤離住户,197户、367人暫時入住周邊學校及旅館。蔣市長表示,將視現場狀況,適時通知住户返家取回物品。
過往陳情與公部門失職
居住附近大樓的住户出示7月6日市府公文,指出當時會勘標的判定「無危害公共安全之虞」,並准予建案繼續施工,令人質疑公部門失職,忽視住户生命財產安全,將其置於官商勾結的危險之中。
營造商責任
台北基泰大直坍塌案的營造商登記於新北市,台北建管處已發文至新北市移送懲戒。新北市工務局表示,將儘速審議違規事宜。
對北市府的質疑
台北市議員顏若芳指出,基泰建設理應承擔全責,但北市府也難辭其咎,對於建案施工監管及住户陳情處理均有缺失。
議員指控與媒體報導
議員陳怡君質疑公部門縱容建商違法施工,讓住户淪為犧牲品。媒體報導指出,台北市建管處已發文新北市移送懲戒營造商,大直民宅塌陷案持續引發社會關注。
2樓變1樓:打造無障礙生活空間的必要性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無障礙生活空間的需求日益迫切。其中,「2樓變1樓」的改造工程尤為重要,它能有效提升年長者、身障者和行動不便者的生活品質。
2樓變1樓的必要性
- 提升生活便利性:將2樓主要生活空間遷移至1樓,可避免年長者上下樓梯的困難和風險,大幅提升生活便利性。
- 保障居住安全:樓梯容易發生跌倒等意外事件,2樓變1樓能消除此類安全隱憂,保障居住環境的安全。
- 促進社會參與:無障礙環境有助於年長者和身障者參與社會活動,打破空間障礙,提升社會參與度。
可行性的考量
2樓變1樓的改造工程涉及房屋結構、設備配置和空間規劃等多方面因素。以下列出重要考量:
階段 | 考量因素 |
---|---|
評估階段 | 房屋結構是否適合改造、改造成本、居住者的需求 |
規劃階段 | 空間配置設計、無障礙設施設置、設備更新 |
施工階段 | 室內外改造、無障礙坡道的設置、設備安裝 |
驗收階段 | 符合無障礙規範、居住者使用滿意度 |
無障礙設施的設置
2樓變1樓的改造工程中,應納入無障礙設施的設置,包括:
設施 | 功能 |
---|---|
無障礙坡道 | 方便輪椅使用者進出 |
扶手欄杆 | 提供上下樓梯和行走時的支撐 |
防滑地板 | 降低跌倒風險 |
適老化衞浴設備 | 提供安全、舒適的沐浴空間 |
照明系統 | 確保夜間照明充足 |
費用及補助
2樓變1樓的改造工程費用視房屋類型、改造規模和材料選擇而異。政府提供了補助方案,年長者或身障者可根據資格條件申請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