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文化大學地質系時參加登山社,2010年加入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北區搜救委員會,現在是新北市義勇消防總隊山域搜救分隊隊員,參與清水大山、白楊步道奇萊山數次山救援。
[2]
2019年尼泊爾時間5月27日凌晨3時16分,登上世界第一峯聖母峯,成為江秀真後登上聖母峯台灣女性登山家,台灣第二位達此成就女性。
此前13日差、5月15日登頂世界第五峯馬卡魯峯,台灣第一登頂者。
2015年,她赴吉爾吉斯國家公園進行技術攀登,當時所在地為冰河,一旁是山峯,返途時因繩結鬆脱,她瞬間山壁墜落冰河,造成左髖骨脱臼,受困於冰河中。


2018年,詹喬登上世界第四峯洛子峯,成為第一位完登台灣女性;並2019年登上世界第一峯聖母峯,成為繼江秀真後,第二位登上聖母峯台灣女性登山家。
詹愛外跑,多項户外運動。
高三那年,詹喬登上雪山東峯,是第一次接觸登山,不過,當時她認為山很漂亮,沿途可以欣賞風景,而已。
直到大學,她加入了登山社,跟著學長姐進一步學習登山相關知識,參加訓練課程、探勘,發現有許多技能要學,是繩結運這方面專業技巧,吸引著她,不知投入其中。
詹喬登山方面專業技能,取得國內外各種技術證照,完成中級嚮導訓練,成為具備探勘能力嚮導;著好奇心,她同時去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上課,進而投入山難搜救行列,山域經驗投入於此,成為新北市消防局板山搜義消分隊一員,參與數十起山救援。
詹搜救中目睹事人暴漲溪水沖走,無數次背著意識傷者下山,救了許多人一命,背過屍體下山,每次救援都面臨著困難風險,而這些經歷讓她貼近生死。
每次登山氣候、地形大不相同,儘管詹喬歷知識兼具,國外登山時發生意外。
2015年,她赴吉爾吉斯國家公園進行技術攀登,當時所在地為冰河,一旁是山峯,返途時因繩結鬆脱,她瞬間山壁墜落冰河,造成左髖骨脱臼,受困於冰河中。
詹喬一度嘗試自救,或是撐得一些,但掉落冰河後,詹,當下狀況適合移動,萬一掉進冰河裂隙,情況危險,索性待原地等待救援。
然而,搜救人員抵達現場2次後撤退,過程中,空氣刮到。
,詹喬等候26時後,終於順利獲救,左腳雖免於截肢,受傷時間過長,導致神經死,等同癱瘓。
當地醫療資源匱乏,詹喬希望回台灣治療,飛機拒載,而延誤了一個多禮拜。
回台灣治療後,開啟她、漫長的復健路,自己一天內達到時間的復健,她綁起左腳,跟著友人們前去攀爬奇萊北峯。
雖然神經修復,可以坐得起來,但依舊無法復原受傷前狀態。
花了長達2年養傷,左腳留下了後遺症。
完登聖母峯隔年,詹喬推出了《攀向沒有頂點山:三條魚追尋》一書,巍峨山景書中一覽無遺;而登山社菜鳥蜕變為實現八千米夢想登山家,她書中道盡一路以來旅程。


延伸閱讀…
2019年5月,詹喬兩週內登上兩座海拔8000公尺以上高山──馬卡魯峯以及世界第一峯「聖母峯」。
挑戰這兩座高山契機,機緣巧合,參雜了一些衝動。
詹擔任教練時,同行登山家觀察她體能高度適應狀況後,建議她嘗試挑戰7546米慕斯塔格峯,直接她報名了即出發登山隊,雖然價格20萬元,但她認為這個數目來肯定能夠償還,應該把握眼前機會。
這趟旅程,詹喬現,自己體能能夠負荷海拔攀登,有餘裕協助其他隊員,海拔8000公尺山或許是夢想,評估過安全否後,決定跨出圈一試。
過程中曾碰到天候不佳而撤隊,因為消耗多體力,累到一度想放棄,但後詹咬牙撐了下來,直到登上頂峯。
從外界看來,登山成果限於「完登」。
經歷詹喬説,登頂並不算是一項困難任務,每次目標自己定義,她希望能一次次攀登中有所成長。
完登聖母峯隔年,詹喬推出了《攀向沒有頂點山:三條魚追尋》一書,巍峨山景書中一覽無遺;而登山社菜鳥蜕變為實現八千米夢想登山家,她書中道盡一路以來旅程。
延伸閱讀…
如今,詹喬登山界小氣,平時只要有空檔,會參與公益活動,帶地區孩子登山。
登山所需花費貲,詹喬藉由寫企劃書和企業提案找贊助,不過,登山並不是個找到企業贊助運動,得依賴山友或民眾小額贊助。
即使登上第一峯,詹眼光放得,朝著「爬完14座8,000米以上高山」目標前進。
挫折淬鍊出詹喬韌性,每一次攀登她帶來了無倫比成就感。
每她站山頂,俯瞰腳下世界,能深深感受到自己進步和成長。
這種感覺,這種,是她山嶽世界如此著迷原因。
詹喬説,登山不僅是一項運動或是一次次冒險,它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自己挑戰和超越。
每一次讓她堅信,只要有夢想和決心,沒有什麼是可能。
登山融為她生命一部份,而她腳步會停歇。
未來,無論面多困難和挑戰,詹繼續勇往直前,持續挑戰自己,追求山巔。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