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墳墓有特點是來龍酷似神龜戲水,衛星雲圖和航拍角度看逼真,栩栩如生。墓穴砂水形勢看,當時是請風水師尋龍點穴。
墓碑顯示陳賡祖母是民國十一年去世,民國十一年是1922年,當時陳賡出生。所以此墓穴是影響陳賡後天風水。
,我們一起來看看此穴於陳賡後世有那些吉凶影響。
給大家介紹一下陳賡基本情況。陳賡生於湖南湘鄉,出身將門,其祖父為清朝湘軍將軍陳益懷。
畢業後,留校任副隊長、連長。參加了商團叛亂和討伐陳炯明東徵。後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北伐、南昌起義、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朝鮮戰爭,為人民解放事業汗馬功勞。 1955年授予大將軍銜。
家庭情況:陳賡一生共有兩次婚姻。第一妻抗日戰爭期間日軍殺害,育有一子。第二妻共生育三子一女。人丁還算。
壽元:陳賡出生於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上海心髒病治,於上海病逝,終年58歲。壽有些。
降勢如天而下,形似龜背。
來龍羅城停止,探出入首龍,形成龜頸。入首龍盡頭在龍盡氣種處龍氣結成土包,形成龜頭狀。
墓穴左右龍虎砂環抱,明堂內諸山形態,但欠缺聳,巍峨。出貴。
來龍兩側隨龍水可見,說明龍氣。
羅城是水庫,水口正前方,虎山下探到水庫中半島,對岸形成半閉合水口。雖然堂氣至於完全擴散,但降低穴場格局。
此墳扦穴是乙兼卯,七十二龍是辛酉木龍。扦穴在入首龍右側,無脈線入穴,是屬於內氣聚。
水口位於縫針甲卯宮位,金局胎宮,木龍帝旺宮,形成“陽差”。玉尺有載:“遇陽差而克夫”。
開國十大中,陳賡將軍指戰能力不是,是知名度,他遇事波瀾不驚,熱情、處事風格受大家歡迎。
只是令人痛心是,建國後1961年,陳賡將軍成為第一位去世開國,時年58歲,作為令人致敬開國功臣,追悼會結束後將軍遺骨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受後人瞻仰。
只是令人不解是,將軍病逝50年後,遺骨遷出八寶山,這是為何呢?
1903年,陳賡生於湖南湘鄉一個武官世家,祖父湘軍領,所以他家境,寢食無憂。不過陳賡貪於安逸生活,13歲那年家裡跑出來參加了湘軍。但軍閥軍隊陋習,讓他心生厭惡。
離開湘軍陳賡開始了學業,求學期間接觸馬列主義思想,並1922年成為黨員,1924年陳賡成為黃埔生,表現出色,稱為“黃埔三傑”之一。
黃埔畢業後陳賡參加了東徵戰役,第二次東徵時,他危難之中救得蔣介石性命,本來他老蔣信任學生,此時成了老蔣救命恩人,此後畢前途似錦,榮華享受盡。
不過陳賡堅守自己,並1927年參加了南昌起義,到了抗戰爆發後,陳賡是八路軍386旅旅長,成為八路軍高級領。
抗戰時期,陳賡先後指揮兩次亙村伏擊戰、神頭伏擊戰、長樂村追殲戰、白晉戰役、關家垴戰斗,每次能打得鬼子鬼哭狼嚎,損失,日軍他率領386旅氣恨,表達心中386旅“仇恨”,日軍裝甲車上寫著“打三八六旅”標語。
抗戰時期陳賡戰績,有人生痛點,1939年3月8日,他愛妻王根英找回拉下重要文件,撤退途中遭遇日軍,亂槍中犧牲,當得知愛妻犧牲噩耗,陳賡當天日記中寫道“三·八,是我不可忘記一天,是我一天。”表達亡妻哀思,了為妻子守節三年誓言。
一年後他結識了第二任妻子傅涯,遵守誓言,直到1943年8月,兩人才步入婚姻殿堂。
婚後日子雖然,但是戰事,陳賡妻子聚少離多,這樣生活一過數年,直到中國成立後有轉。
延伸閱讀…
成立國家百廢待興,有很多工作去做,軍事援越、赴作戰、籌建軍事工程學院,工作一件接著一件。
1846年,曾國藩祖母去世,安葬後,過了半年,有三件事讓曾國藩高興:一是祖父病痊癒了,二是困擾自己多年癬疾(皮膚病)了,三是自己地官升二品。
曾國藩認為這些祖母陰宅(墓地)風水有關係,說明當初墓地選址是正確。
接下來兩年,曾家接增添了三個男孩,曾國藩本人官職升到侍郎(於今天副部長)。
曾國藩這一連串好事他祖母葬了風水福地聯繫一起,認為風水說法不可以信,可以一點不信。
那後,曾國藩變得風水熱心起來,對自己懂風水感到,囑咐自己弟弟要留心學習風水。
曾國荃(曾國藩九弟)要出任湖北巡撫時候,曾國藩寫三封信,告訴弟弟湖北武昌巡撫衙門“風水”,建議他到別處駐紮,趨吉避凶。
曾國荃堅持要駐紮武昌,曾國藩他推薦了一個懂風水人,來巡撫衙門改風水。
曾國藩固然相信風水,但是並迷信,風水有著認識。
風水:有緣可遇,有德居之
延伸閱讀…
曾國藩認為風水寶地“有緣可遇,強求不得”,這是天地間定理。
古往今來,很多達官貴人挖空心思,講究風水,而修德積福,身敗名裂,當前官場有“風水熱”,很多貪官鋃鐺入獄,風水幫不了他們。
風水是會助紂為虐、違逆天道!所以曾家後人出了那麼多人才,並不是曾家風水,而是因為曾國藩確立家教和家風!
曾國藩說:“吾所見所聞,發之家,未有續尋得大地者。”
曾國藩經驗,發達家庭沒有能獲得風水福地,這是因為天道,有起有落,不過三代,俗話說“風水輪流轉”。
陽宅:世華屋,取禍之道
咸豐九年(1859年),曾國荃老家建新房,畫了個圖樣曾國藩看,曾國藩,覺得規模。
曾國藩寫家信說,若房屋建造得,會惹人非議,“亂世而居華屋廣廈,非所宜”,是取禍之道,名聲在外,“亂世恐倖免”!
作為一個家族,曾國藩故居堂,四合院結構,總佔地面積過4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這裡走出了除曾國藩外,有曾紀澤、曾紀鴻、曾寶蓀、曾約農名人。
陰宅:不求地,但求
對安葬先人,曾國藩認為“地者,鬼神造化秘惜,輕予人者”,說風水寶地那是上天會人,除非方積累了福德。
那麼風水追求只能是“不求地,但求”,只要先人陰宅能避免水淹、蟲蟻、凶煞可以了,“斷不能求富貴利達”。
曾國藩說:“此理,念,然後能尋地;不明此理,念,並者不可得。”
只有明白了以德求,而不能風水求道理後,可以得到先人陰宅,若是一味尋求風水寶地,只怕一塊之地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