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五臟與方位】細說五臟 |五行的正確位置 |細說五臟 |

按中醫藏象學說,人體的內臟器官分為五臟六腑,五臟分別為:心、肝、脾、肺、腎,六腑分別為: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然後又為五臟六腑確定了五行屬性,分別是:腎屬水、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六腑中腎與膀胱同屬、肝與膽同屬、心與小腸同屬、脾與胃同屬、肺與大腸同屬,三焦的五行屬性複雜,不在此列。

中醫將人體內各大器官的五行屬性劃分的如此明確,並以此為診斷疾病的依據,道理何在?在現代西醫大夫的眼裡,人體內就是一個個組織器官,不存在什麼五行屬性,認為那都是無稽之談。可幾千年來,中醫大夫按照五行理論診療疾病,活人無數,說明我們的中醫藏象學說是有道理的,我們需要找出這個道理背後的根據來。

中醫藏象學說最早見於《黃帝內經》,以後一直沿用,沒有人提出過什麼異議,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套理論經過無數臨床檢驗後,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那幾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發現五臟六腑的五行屬性的呢?現代醫學理論認為,當時我們古人的解剖學已經很發達,經過人體解剖,可以清晰明了地搞清楚人體內部結構,從而劃分五臟六腑的各自屬性。

竊以為這種說法是靠不住的,人體解剖可以弄明白內部結構,但其五行屬性怎麼可能看出來,怎麼能分清楚。所以,當時古人給內臟確定五行屬性使用的是別的方法,一種說起來有點玄學味道的方法,即內視法。我國古代的玄學是以太極陰陽,五行八卦為基礎的,其發端之初是從實際情況為出發點的,並非後世認為的虛無縹緲,玄之又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