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五龍港域有兩傳奇風水寶地,主要是南宋韓氏渡瓊始祖韓顯卿長眠地,稱“兔子攬月”風水寶地,之交界處另一風水寶地稱“五龍吐珠”,卜葬許氏渡瓊始祖許模。
五龍港“五龍吐珠”,這霸氣蘊含魅力名字,是如何許氏始祖聯繫一起,這片令人嚮寶地是出自韓氏渡瓊始祖韓顯卿手。
南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授任瓊州府通判落籍海南,許氏渡瓊始祖。
韓顯卿,字灼道,河南安陽人,北宋三朝宰相魏國公魏郡王韓琦第六世孫。
生於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知廉州(今廣西合浦),次年徙雷州東溪,敕授朝議大夫知瓊州府事,奉朝廷命渡瓊,乃瓊州韓氏入瓊始祖。
許模韓顯卿同船南渡,兩人投緣,成為莫逆之交,結為金蘭之友。
韓顯卿卜學,於五龍港之西擇得自居風水寶地,稱“兔子攬月”;擇一寶地“五龍吐珠”於五龍港濱,為好友許模卜居。兩者同船渡海,金蘭情義,“生平居欲,行欲遊。”百年後,卜居五龍港堪輿風水寶地,後世子孫繁榮昌盛,人才輩出。
時方立秋,氣候,赴五龍港得以瞻仰“五龍吐珠”風水寶地,謁拜許模公墓!
水清魚現,樹影倒映。
綠草茵茵,群牛閒趣。
這是“五龍吐珠”寶地人第一印象,環境清幽宜人!
延伸閱讀…
墓塚轎形石墓,四角翹起,頂頭石雕一壽桃。
石墓前立有兩通墓碑,其中一通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立,鐫刻:宋過瓊始祖任瓊州府通判許模公墓。
攬閱海南古塔,不乏佛塔、燈塔、墓塔、風水塔、敬字塔、魁星塔類型,同時作為風水塔,文筆塔、燈塔古塔,並多見。
了,可不是。這天,我去文昌東郊椰林遊玩之際,發現了一座。古塔位於東郊椰林東北三公里港邊村,離海邊不過50米。
延伸閱讀…
走文昌清瀾、東郊一帶,人人知道文筆塔,我沒有費多少周折,找到了海邊古塔。我到時候,天色暗了下來,古塔夜色籠罩下,顯得有歷史情懷。
據《文昌縣志》記載,東郊文筆塔建於光緒年間,港邊村盤運通邀眾建造,坐東朝西,七層,25米。因為地人稱古塔所在地為“白土尾”,故稱為“白土尾塔”。
有人說文筆塔,以天紙,雲墨,書寫著悠悠歲月。你可說,望去東郊文筆塔,猶如一支文筆挺立於天地之間,見證著歲月滄桑,書寫著歷史篇章。
文筆塔建立時期,正值清朝末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當地先賢們籌資建塔,鎮風水,祈文運,不僅如此因為塔身高聳雲間,往來漁船以此航標。可以說,漁民們看到古塔,看到了家。
以至於,許多祖籍文昌海外華僑以及在外工作和求學文昌人此塔有著感情,文筆塔因此成了文昌標誌性建築和傳統文化象徵之一。
說起來,古塔命運多舛,並非原貌。 1993年遭雷擊,1997年遭暴雨沖刷,2001年遭2次雷擊後徹底毀壞,原本七層文筆塔存底層。